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
二 |
|
代溫德拉納特本人身上兼具三種不同的氣質——對宗教的濃厚感情、對藝術的敏銳感受和對實際工作的精明善斷。第一種氣質反映在他精神上的唯心主義和對神靈的感悟力上;第二種氣質表現於他對大自然的熱愛中,表現於他的充滿著優美而富於詩意的言談和寫作中;第三種氣質則體現在他對梵社的組織工作和對財產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方面。這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結合;此外,他待人溫文爾雅,舉止尊貴大方。他的才幹和為人使他的名望與日俱增,後來人們稱他為「瑪哈希」,即「大聖人」。 在當年的印度,旅行被認為是一種冒險的事情,需要真正的勇氣。 就像他的父親一樣,代溫德拉納特終生喜歡旅行。幾乎每年春季或秋季,「大聖人」都要離家出遊。他尤其喜歡到白雪皚皚、巍然高聳的喜馬拉雅山旅行。面對著那四季積雪的崇山峻嶺,他內心感到無限的快慰。被塵世紛繁的生活困擾的代溫德拉納特,甚至想永久定居於自己熱愛的喜馬拉雅山,這樣他就可以在孤寂和寧靜中對著神靈祈禱,度過餘生。然而有一次當他面對山泉,思索著溪流源于高山泉水,流向原野,奔向大海,而不惜將清流弄得渾沌以服務于人類時,他的心又感動不已,一種偉大的情感便油然而生,於是他決心將自己所悟所學的真理傳播于四方,造福於人類。從此,雖然他也多次去喜馬拉雅山旅行,但再沒有過隱居遁世的念頭。 由此可見,「大聖人」在真誠地思索來世的問題時,並沒有規避現世。他對宗教改革的滿腔熱忱和他積極的生活態度,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家人。由於他的思想是在自由的空氣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並且衝破了教義的束縛,所以,他在家庭中對待子女們的態度也十分開明。他一方面給孩子們以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又對他們施行嚴格的家庭教育;一方面培養他們虔誠的宗教情感,另一方面又不限制他們享受美好的生活。在這個家庭裡,孩子們可以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可以充分地發揮各自不同的特長。家中還經常展開宗教和哲學問題的討論,有時還演出劇目,舉行詩歌朗誦會和音樂會。常常有許多著名學者、詩人、音樂家和演員慕名而來。 在這樣一個充滿智慧、才能、激情而又富於自由精神的家庭中無拘無束地成長起來的孩子們,怎麼可能沒有卓越的天分和才華呢? 代溫德拉納特有一個龐大的家庭。他和妻子夏勒達·黛維一共生育了15個兒女。女兒們長大結婚後,女婿們也長住在這個大家庭裡。此外,還有不少親戚和眾多僕人與主人同住在一起。 長子德維瓊德拉納特聰穎過人,才華出眾,富於創造精神。他是位大學者、詩人、音樂家、哲學家和數學家。他在詩歌創作中大膽實踐,創造出孟加拉速記體來寫詩,並有著名長詩和哲學專著傳世。 次子薩特因德拉納特是進入英屬印度行政機構的第一個印度人。他通曉多種語言,是一位梵文學家,同時還能流暢地用英文和孟加拉文寫作,用孟加拉語翻譯過迦梨陀娑的作品《雲使》,寫過一部關於佛教的著作和一本回憶錄。他的女兒英迪拉·黛維後來成為孟加拉文學中受人尊敬的作家。 三子海明德拉納特承擔了教育我們這位傳主——少年泰戈爾的重擔,他堅持用祖國的語言來教育他的弟妹,為他們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惜的是,他不到四十歲便去世了。泰戈爾後來在《回憶錄》中滿懷感激之情寫道:「在四周盛行英語教育的那些日子,我三哥勇敢地教我在孟加拉語言的道路上前進。我把自己的感激虔誠地奉獻給升入天堂的哥哥。」 五子喬迪楞德拉納特多才多藝,具有強烈的民族情感,是那個時代促使印度覺醒的重要人物,同時他還是富於激情的詩人、劇作家、音樂家和藝術家。他對比自己小十三歲的弟弟——未來的偉大詩人的詩才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這個家族的其他子女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女兒——泰戈爾的兩個姐姐: 長女蘇達米妮,為幫助母親分擔操持大家庭繁重的家務,以母親般的慈愛撫育著我們的小詩人,也曾長時期地陪伴和服侍年邁的父親。 第五個女兒斯瓦爾納庫瑪莉是一位名音樂家,同時也是孟加拉第一位女性長篇小說家。 一個家庭能擁有如此之多的優秀子女,已是非常罕見的了。然而當時又有誰能夠想到,這個大家庭中即將呱呱墜地的最小的一個孩子日後會成為名揚世界的文化名人和詩歌巨匠呢? 第二章 羅賓的童年 1861年5月7日,一個嬰兒誕生在加爾各答市中心的這個既傳統又開明的大家庭裡,他就是印度近代最負盛名的偉大詩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由於是父母最小的兒子,羅賓德拉納特——家人都親切地稱他為「羅賓」——便成為整個家庭中所有成員都鍾愛的小孩子,可是,大家又從不溺愛他。 孩子出生時,總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在多子女的印度家庭中,不管怎麼說,沒有一個家庭會對第十四個出生的孩子表示特殊的歡迎和優待。而泰戈爾家族的這個大家庭,居住在加爾各答的喬拉桑戈府邸中,各個兄弟姊妹及其親屬各自都帶有一大群子女。小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要想得到「小皇帝」般的待遇幾乎是不可能的。羅賓的母親管理著這個大家庭,整日裡被沒完沒了的家務纏得無法脫身,根本騰不出時間來關照最小的兒子,所以羅賓在童年時代並未享受到多少母愛,倒是他的大姐蘇達米妮在某種程度上代替了母親,給予小羅賓以無限的疼愛和溫存。 羅賓是父母的第十四個孩子,第八個兒子。他剛出生時,容貌端正,身體強壯,不過他似乎還沒有哥哥姐姐們那麼白皙、漂亮。擔負撫育羅賓的大姐蘇達米妮在給他洗澡時,總愛開玩笑說道:「我的羅賓長得黑,不如大家白淨,可將來有一天他比誰都要更了不起的。」 也許不少人會認為,既然羅賓德拉納特生在富貴人家,那他一定是在相當優越舒適的環境中長大的。其實不然。總的說來,泰戈爾家庭是比較富裕的,孩子們在花錢方面一般也沒有什麼限制。可是這個大家庭的生活其實是非常簡樸的,在飲食方面的要求是衛生和營養,絕不去追求美味佳餚。孩子們的穿著也不比一般中等家庭的孩子更講究,並非都是綾羅綢緞。所以,泰戈爾家中的孩子遠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公子和小姐。而且按照傳統,鞋子和襪子要等孩子長到10歲時才依照宗教法規批准穿用。況且,到了羅賓出世時,由於父親代溫德拉納特整日耽于思索,無心過問家政,家中已不像從前那麼殷實了。詩人在他遲暮之年回憶起他的童年時,曾經這樣的寫道:「我在童年幾乎不知奢侈為何物,總的說來,那時的生活比現在簡單得多。同時,我們家裡的孩子,有完全不受過分照顧的自由。……我們的膳食沒有什麼美味的,我們所穿的那些衣服只能引起現代兒童的嘲笑。在我們滿十歲以前,無論如何也穿不上鞋襪。冷天就在布衣上加一件棉布外褂。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這就算寒傖。」 「我們家的情形那時已經很像窮人了。什麼馬呀、車呀,只是在名義上存在罷了。院子外的一角,皂角樹下的鉛皮頂馬房裡,只有一輛馬車和一匹老馬。那時我們穿的衣服也極其簡單。腳上穿襪子是以後很久的事。當我們可以超過布拉節西瓦爾的菜單的規定,早餐吃麵包和香蕉葉子包的黃油的時候,那在我看來簡直就是登了天。在舊時豪華已日趨敗落的情況下,我們被訓練得很容易安於一切了。」① 〔①泰戈爾:《回憶錄·我的童年》,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版。以下引語末特別注明者均出自此書。〕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