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列夫·托爾斯泰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伏洛嘉的哥哥像英雄一樣犧牲了。臨死前,他最關心的是俄國軍隊是否已經收復了原先的陣地。伏洛嘉的死則完全沒有被人覺察到,一直等到同伏洛嘉在一起的符蘭回過頭來才發現:「在伏洛嘉堅守的地方,有個穿軍大衣的人臉朝下趴在那裡。」 《現代人》雜誌主編涅克拉索夫給予這篇小說高度的評價:「中篇小說是第一流的:精確、獨特的觀察,對事物和性格實質的深刻洞察,嚴格的、貫通全篇的真實按照本意提供塞瓦斯托波爾最後時日人們的內心感受,通過一個高尚青年未被生活醜惡沾染的天真美好的心靈的三棱鏡,把內心的各種體驗展現給讀者伏洛嘉·柯捷爾卓夫在俄國文學中必將長久地生存下去,也許,他將伴隨著人們對於塞瓦斯托波爾圍困戰的壯麗、悲慘和嚴酷歲月的回憶長存。」 總起來說,這3篇小說是根據作者親身經歷和見聞寫成的,它不僅表現出作家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和對人民命運的關注,而且克服了俄國文學中戰爭描寫的虛假的浪漫主義傾向,描寫了普通士兵和軍官樸素但卻悲壯的真正愛國主義,揭露了貴族軍官的虛榮心和裝腔作勢,顯示了他善於真實、細緻、具體地描繪戰爭生活場景的才能,開創了俄國文學中戰爭描寫的現實主義傳統。作品的缺點,是未能具體地揭示這場戰爭的本質,只是從抽象的人道主義觀點和千古不變的道德原則出發,譴責它的「愚蠢」和「可怕」。 塞瓦斯托波爾的戰鬥環境,引起托爾斯泰對於自己未來生活的思考。脫離軍職、從事文學創作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越來越成熟。他在日記中寫道:「軍旅職業並非我的職業,為了使我能完全獻身于文學,越早離開軍隊越好。」 著名文學家屠格涅夫也堅持說服托爾斯泰離開軍隊:「假如您能從克裡木脫身,那就太好了。您已充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懦夫,但是,軍旅仕途畢竟不是您的事,您的天職是做一個文學家、思想和語言的藝術家我向您重複一篇:你的武器是筆,而不是軍刀,詩神不僅不喜歡無謂的奔波,而且還纏著您不放。」 儘管俄羅斯人民還在為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感到悲傷,但沙皇政府在克裡木戰爭中的失敗已引起了全國巨大的社會性熱潮。廣大農民不願再處於貴族地主所有制的統治之下,農奴解放的問題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人們都在期待著發生巨大的變革,托爾斯泰懷著這種變革的希望,於1855年11月回到了彼得堡。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