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公爵逼西爾維亞儘快與修裡奧結婚,西爾維亞決定逃到曼多亞找瓦倫丁。不幸,但實際上是萬幸,她在路上被一夥強盜截住了。他們正要帶她到瓦倫丁大王那裡邀功,普洛丟斯追隨而來,帶著裝扮成僕人的朱利亞。他把西爾維亞從強盜手中救出,自以為有功,急不可待地向西爾維亞求婚。朱利亞在旁邊聽著,心中直撲騰,生怕她答應,恰在這時,瓦倫丁接到報告趕來。 普洛丟斯正求愛時,被朋友撞上,心裡羞愧得不得了,因為這些事都是瞞著瓦倫丁的。他坦白了自己的罪惡,表示真心悔改。瓦倫丁呢,馬上寬恕了他,因為友誼為重。他並且還說,既然普洛丟斯這般癡情,他情願把西爾維亞從心中忘掉,讓給朋友。這話剛一出口,一旁的朱利亞就暈倒在地,她怕普洛丟斯接受這出自友情的過分慷慨的贈予。大家救她醒過來後,她心生一計,把原先普洛丟斯送給她的戒指拿出來,說這是她主人讓她送給西爾維亞的。普洛丟斯看到戒指大吃一驚,定睛端詳,認出這個僕人正是朱利亞,她為了愛情經受了如許的磨難,而經過這些磨難後她的愛仍然這般熱烈,深深感動了普洛丟斯。他們和好如初。友誼和愛情各得其所。 在全劇的結尾,公爵和修裡奧也追到森林裡。修裡奧還口口聲聲把西爾維亞稱為未婚妻,瓦倫丁豈能相讓,提出決鬥。那修裡奧原是個膿包,嚇得立時退縮。公爵對瓦倫丁大加讚賞,高高興興地將女兒許配給他。瓦倫丁也乘機請求他未來的岳丈寬恕森林中那夥強盜,擔保他們日後會改邪歸正,有益於社會。公爵答應了他的請求,大家說說笑笑回到米蘭,大辦婚慶的筵席。 這齣戲的中心思想是友誼高於愛情。兩對情人中以兩位男子為主,故劇名提到二紳士。兩位小姐的形象只作為她們情人的陪襯,前後變化不大,可以說她們是愛情的化身,都忠誠于愛人,自始至終不變心。 而兩位紳士中又以普洛丟斯的變化大,從友誼到愛情,從愛情的迷誤到友誼的毀棄,又到友誼的重建和愛情的恢復,成為一個完整的過程。愛情與友誼的矛盾是西方文學古老的主題,莎士比亞時代也很盛行。莎士比亞對這個主題的刻畫,比其他人更優雅,更從容,更多美感和心理意蘊。他的主要手法是對比。他要在戲中體現他的一個思想即歌頌真誠的友誼,同時也歌頌忠誠的愛。所以兩對情人之間的對比是必要的。如果單純描寫一個第三者插入者的形象,則易失之乏味。 莎士比亞把第一對戀人作為鋪墊,使對比有了基礎。 他的重點是放在第二對即瓦倫丁和西爾維亞身上的。 瓦倫丁的愛是一種熱烈衝動,不可抑制但又高尚純潔的愛。相比之下,普洛丟斯對朱利亞的愛就遜色得多。 從莎士比亞為他們安排的情節和語言中可以看出兩對情人的高下之分。 第二幕第四場兩位老朋友久別重逢,瓦倫丁對普洛丟斯說自己也中了丘比特的箭,整日魂不守舍。兩個人有一大段對話,各誇自己的愛人,很能透露出全劇轉折的契機。瓦倫丁的語言熱情奔放,失去節制,表現出愛情的迷狂,普洛丟斯的語言則冷靜、簡短,顯示著他冷淡舊情、轉移愛戀的可能性:普洛丟斯夠了,我在你的眼睛裡可以讀出你的命運來。你所膜拜的偶像就是她嗎? 瓦倫丁 就是她。她不是一個天上的神仙嗎? 普洛丟斯 不,她是一個地上的美人。 瓦倫丁 她是神聖的。 普洛丟斯 我不願諂媚她。 瓦倫丁 為了我的緣故諂媚吧,因為愛情是喜歡聽人家恭維的。 普洛丟斯 當我有病的時候,你給我苦味的丸藥,現在我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瓦倫丁 那麼就說老實話吧,她即使不是神聖,也是並世無雙的魁首,她是世間一切有生之倫的女皇。 普洛丟斯 除了我的愛人以外。 瓦倫丁 不,沒有例外,除非你有意誹謗我的愛人。 普洛丟斯 我沒有理由喜愛我自己的愛人嗎? 瓦倫丁 我也願意幫助你抬高她的身分:她可以得到這樣隆重的光榮,為我的愛人捧持衣裙,免得卑賤的泥土偷吻她的裙角;它在得到這樣意外的幸運之餘,會變得驕傲起來,不肯再去滋養盛夏的花卉,使苛酷的寒冬永駐人間。 普洛丟斯 哎呀,瓦倫丁,你簡直在信口亂吹。 瓦倫丁 原諒我,普洛丟斯,我的一切讚美之詞,對她都毫無用處;她的本身的美點,就可以使其他一切美人黯然失色。她是獨一無二的。 普洛丟斯 那麼你不要作非分之想吧。 瓦倫丁 什麼也不能阻止我去愛她。告訴你吧,老兄,她是屬我的;我有了這樣一宗珍寶,就像是20個大海的主人,它的每一粒泥沙都是珠玉,每一滴海水都是天上的瓊漿,每一塊石子都是純粹的黃金。 不要因為我從來不曾夢到過你而見怪,因為你已經看見我是怎樣傾心于我的戀人。 從以後的情節發展來看,這種激情給普洛丟斯以極大影響,「一陣更大的熱焰壓蓋過原來的熱焰,一枚大釘敲落了小釘」。這一切都是言詞引起的嗎?是,又不完全是。這自有其心理的邏輯。普洛丟斯,按莎士比亞的設計,一直在模仿他的朋友。這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要好的朋友行動趨於一致。以往他們在一起遊玩,遇事商量,協力同心,有好的東西共同分享。 但現在遇到上好的東西——愛情,卻是不能分享的。 友誼可以模仿,愛情卻不能。瓦倫丁越說西爾維亞好,普洛丟斯越按捺不住狂亂的見異思遷的心,最後分享的欲望愈加膨脹,破壞了朋友的愛情,當然也就破壞了友誼。 那麼,這個普遍的心理現象是否也發生在瓦倫丁身上呢?莎士比亞沒有寫出來。也許瓦倫丁在維洛那嘲笑著普洛丟斯那副鬱鬱不樂的神情時,心裡也懷著幾分羡慕呢。他之離開維洛那,也就很可能是因為感覺到自己的多餘。但他採用躲開的辦法,追求別樣的東西,而他那不幸的朋友就無路可逃,做出背叛友誼,不忠於愛情的荒唐事。這也正是普洛丟斯不如瓦倫丁之處。莎士比亞堅持傳統的道德觀念,把友誼看得高於愛情,特別是二者發生衝突的時候。對於個人來說,可以沉浸於愛情不能自拔,但在社會上,愛情不能對其他人際關係造成危害。作者在以前的十四行詩中曾用很大的篇幅讚美友誼,在這齣戲中又優美而巧妙地處理了這一題材。 莎士比亞的喜劇語言已趨豐滿,人物性格的刻畫也越發生動,他的喜劇藝術已經成熟。弗裡德裡希·恩格斯在談到德國戲劇時,曾拿莎士比亞作比較,不無誇張地說,莎士比亞戲中的一個僕人和一條狗的戲比(他那個時代)德國全部的劇作生動,包含著更多的戲劇性。這個僕人和他的狗就出現在《維洛那二紳士》第二幕第三場中:僕人朗斯牽著狗去碼頭,滿懷憂傷地自言自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