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撒切爾夫人自傳 | 上頁 下頁
一四五


  前中歐共產主義國家面臨的經濟挑戰雖是難以對付的,但其規模較小一些。自然,東德能夠與歐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合併。匈牙利在其共產主義統治的最後幾年已經向西方式的經濟走了一段路。意義重大的是,當波蘭政府,特別是捷克共和國政府最早作出了最大膽的決定從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時,它們取得了最顯著的成就。

  波蘭最大的有利因素是共產黨人大體上沒有實行農業集體化。因此共產主義未能完全控制經濟,就像面對天主教的抵抗它未能控制整個社會一樣。可是,共產黨人進行經濟改革的企圖失敗了。確實,它最大的遺產是惡性通貨膨脹。團結工會領導下的政府進行了成功的改革,它的設計師萊謝克·巴爾塞羅維奇有意選擇了一條激進的道路:同時採取措施廢除物價控制,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減少預算赤字和取消了幾乎所有對國際貿易的限制。通貨膨脹顯著下降。新的小企業應運而生,貨物流進了商店。的確,它們的價格使人難以接受,但是許多人認為生活水平下降的說法只是根據虛構的統計數字得出的,因為波蘭人以前已面臨商品奇缺。

  後來,在改革裡最後增加了私有化計劃這一重要內容。現在,私營部門占了經濟的55%。可是,成功裡也攙雜有失誤。無節制的福利支出使預算赤字似乎會繼續下去。自從在1993年左派取得政權後,私有化計劃似乎放慢了。由於歐洲共同體對波蘭產品沒有充分開放市場,作為對這一做法的部分反應,波蘭又有再一次提高關稅率的傾向。可是,兩下一平衡,改革所取得的成功遠遠超過了它的失敗,以致波蘭的經濟在1993年和1994年增長了大約4%,1995年的情況似乎也會一樣好。沒有必要把右派在1993年大選中的失敗歸咎為人們對改革進程本身抱有不滿。由於(大多數新的民主團體輕率採取的)比例代表制,在一些互相競爭的小黨中反社會主義票數的分散必須對此負有主要責任。

  在捷克共和國,經濟改革的成果也很顯著,這與斯洛伐克恰好相反,因為後者有意識地保持了更加社會主義的方向。當然,捷克人繼承了工業成就的傳統,甚至40年的共產主義也未能將它消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列入世界最先進的行列,平均人口收入與法國相等。此外,捷克的改革家們與波蘭的同行不一樣,他們沒有繼承惡性通貨膨脹,也未非得要尋求共產黨人對他們改革措施的支持。在先任財長後任總理的瓦茨拉夫·克勞斯的堅定領導下,採取了激進的戰略,沒有對希望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走「第三條道路」的要求作出讓步。

  捷克取消了價格控制,削減了補貼,急劇減少了公共費用,並且為了貿易原因可以兌換貨幣。通過擔保人開始實行的大規模私有化計劃改變了所有制形式,現在有80%的捷克資產在私人手中。經過了變革的創傷後,經濟開始在健康的基礎上增長(1994年為2.5%)。儘管舊的、」效率差的工業出現了輕度的經濟衰退,現在失業率是低的(1994年為4%)。與波蘭和匈牙利不同,在捷克共和國推動必要的經濟改革的那些人在政治上也得到了回報,這本身就是使改革會繼續下去的最好保證。

  可是,也許在原先東方集團國家中最小、最窮的阿爾巴尼亞的例子能最好他說明受約束的資本主義所具有的創造性潛力。阿爾巴尼亞曾經生活在時間停滯的情況下,與外界的政治或經濟接觸完全被切斷。它沒有像樣的運輸工具,無望的、過時的工業壓在了肩上,農業完全實行了集體化,多疑的統治者在風景區到處修建了掩體。唯一的前進道路是再一次從頭做起,它現在正在這樣做。突然間大量的向外移民給阿爾巴尼亞的鄰國造成了直接困難,但在那以後給它帶來了大量的匯款,再加上外援,於是開始出現了消費社會。

  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到處湧現。能從集體農莊和掩體搶救出來的任何東西都開了用於新建的私人農場。由於政府已經取消了物價控制,這些農場很快能向人民提供糧食。阿爾巴尼亞現正取得幾乎任何人都認為不可能取得的成績:它的經濟連續兩年以兩位數字在增長。當然,這是從很低的水平開始算起的。外國投資占了它低工資成本和缺少規章的便宜,正在利用該國的礦產資源和開發它的旅遊潛力。

  因此,原共產主義國家經濟發展速度不一,這證明了我的主要論點,即雖然政治、社會和文化因素不是不重要,但是不管何時何地採用了自由企業這一方案就能奏效。此外,它的應用對於鞏固民主也非常重要。最近對10個前共產主義國家的輿論調查表明,幾乎在每一事例中,對舊的共產主義政權的懷念都與未能向自由經濟快速轉化有關。

  第八節 兩種模式——英國和德國

  中、東歐的經濟改革家們自然試圖研究在他們想重建的資本主義制度中最成功的模式。他們當中許多人把眼睛看著英國,特別是想學習私有化的做法,雖然這些做法必須適應不同的情況。但是美國和德國的例子最有影響。

  美國與歐洲的資本主義模式有明顯的區別。美國人傳統上強調有必要實行有限的管理、少量的規章、低稅收和盡可能靈活的勞力市場。它的成功首先表現在它能夠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在這方面它一直比歐洲成功。自60年代以來,在歐洲經濟共同體,就業人數平均每年只增長0.3%,而美國每年是1.8%。此外,美國與歐洲不一樣,它的大多數工作機會都是私營部門創造的。在歐共體內,失業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占失業人數的40%,而美國是10%。

  在美國政府中有些決策人贊成對培訓、工業政策和受管制的貿易進行干預。近年來他們對歐洲模式,特別是德國的模式,給予了許多積極的考慮。因此要瞭解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體制的弱點和毋庸置疑的優點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如果世界上自由資本主義最偉大的榜樣和代表在對內、對外的經濟政策上偏離了它,就會嚴重關係到整個自由企業制度。

  戰後西德成為了歐洲的主要經濟大國,人們正確地把這稱為「經濟奇跡」。德國人的成就的特點是通貨膨脹率非常低,生產率高。這反映了德國人民和德國政府政策的特點,特別是50年代和60年代政策的特點,當時他們對「社會市場」這一做法強調的是「市場」而不是「社會」。在70年代和80年代,由於國家干預和工會與行政的共同決定(即工人參與企業管理)增多,上述情況有了很大改變。

  稅收以及對雇主規定的負擔大大增加了,有人認為現在已接近工資的100%。雖然德國的經濟成就一直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由於上面兩個負擔,再加上在擴大接納前共產主義的東德時沒有處理得很好而帶來的衝擊,以前促使德國資本主義取得了成就的某些特點如今卻導致了嚴重問題,有徵兆表明這些問題可能會變得更糟。工業的協商一致蛻變成較為死板的總體主義,這降低了德國工業靈活迎接來自亞洲和中歐挑戰的能力。無論是對一個個的德國公司來說還是對整個部門來說,情況都是這樣。意味深長的是,1994年德國雇主將東德的工資提高到西德的水平,這一做法證明其危害很大,最後幾乎不可能辦到。在經濟中,只有當集中進行工資談判已成為公認的準則時,才能實行這一決定。

  此外,在所有國家中現在德國勞動力的工時最短,假期最長。亞大地區工業競爭者每小時的工資成本只有德國的1/6,這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相對而言,德國比大多數經濟發達的國家更加依靠製造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