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斯諾 | 上頁 下頁
二二


  看來,斯諾無法保持沉默了,只能提早讓真相大白於天下了。斯諾從海倫手中搶過電話,與懷特直接通話。吉米·懷特又立即發出電訊闢謠。謠言是被打破了,這下斯諾倒成了新聞人物了。真是忙中添亂,忙上加忙了。

  幾個小時後,斯諾作了一點準備就立即趕到美國駐華大使館,舉行了別開生面的新聞發佈會。斯諾安然無恙地出現在蜂擁而至的中外記者、外交官員和其他官員們的面前。「嚓、嚓、嚓」,鎂光燈不停地閃爍,攝影記者們在搶鏡頭。斯諾用馬克·吐溫式的幽默語氣說道:「死訊對我來說還不成熟,也許是別的人在中國內地被殺了。」接著,斯諾從容地講述了他在蘇區旅行訪問中的神奇經歷,並展示了他在蘇區拍的一張張照片。在場的聽眾反響異常活躍,有的由衷地認為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聞,因而瞠目結舌;有的對斯諾的勇氣深表敬意;一些國民黨政府的官員則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這突如其來的爆炸性的新聞,就像沒有預報的大地震來臨了,如驚雷閃電,振聾發聵,驚天動地。中國沸騰了,世界震動,輿論譁然。國民黨政府方面矢口否認斯諾到過蘇區,他不可能通過封鎖線進入蘇區,他不可能與他們相處在一起,他從未接觸過他們,斯諾的報道是個極大的騙局。當照片發表出來後,證實斯諾到過蘇區,國民黨新聞局又威脅要吊銷斯諾的新聞記者特許證,取消他的採訪權。然而日本方面則說斯諾是拿了美國和蘇聯的雙重津貼的間諜,以混淆視聽。在背後,國民黨人和日本人的探子則悄悄地來向斯諾打聽越過封鎖線的辦法。國民黨人還猜測斯諾是乘坐一架俄國飛機到紅區的。不然,他們怎麼也不能想像斯諾能通過國民黨軍隊的嚴密防守區進入紅區。斯諾只好胡謅:從北平到內蒙,穿越邊界即可。

  十年來,沒有人對紅區,對共產黨和紅軍作過採訪、報道,而斯諾是第一位,並且是秘密單獨進行的,由此而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某些人的懷疑,本屬自然之理。但是在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武斷地否認斯諾到過紅區,則是蓄意混淆視聽。

  斯諾不辭辛勞,也不顧中國政府當局及敵視共產主義者的威脅,到處奔波,發表演講;應邀到燕京大學、北京飯店、美國大使館、記者招待會上作報告,展示照片,放映電影膠片。他向中外各界人士報告了自己在蘇區的見聞,使聽眾們為之耳目一新,使這些沒有見到過紅軍和蘇區的人,對共產黨、紅軍有了初步的瞭解。斯諾的演講報告被刊登在上海的各大報紙上。美國駐華大使館、駐上海領事館給予相當重視,認為「斯諾提供的中國蘇維埃運動的情況是最全面、最權威的和最新的。」

  在北平盔甲廠十三號這個四合院裡,斯諾把自己關在小書屋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坐在打字機前,「滴滴嗒嗒」地敲打著鍵盤。懷著對中國共產黨、紅軍將士和蘇區人民的敬佩之情以及新聞記者的使命感,他寫出了一篇篇真實、生動、客觀的觀察及分析報道文章,詳盡地記述著陝北之行的見聞。英美各大報刊爭相與斯諾商談,約稿的信件猶如雪片般飛來。在上海的《密勒氏評論報》則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首先發表了斯諾與毛澤東的長篇談話,還把毛澤東頭戴八角紅星帽的照片首次刊登出來了。《評論報》還加上

  「本報評論」文字。該報發行市場主要是中國,所以在文章和照片刊登出來後,在中國引起了轟動,給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帶來了新鮮空氣,給民族以希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

  在英國,《倫敦每日先驅報》連續幾周用頭版篇幅登載斯諾發來的有關

  「紅色中國」的系列報道。該報社又一次提升斯諾,任命他為該報社駐遠東首席記者。

  在美國,無論是保守的右翼報紙,還是左翼的進步報紙都爭相發表斯諾的文章,惟恐得不到斯諾的來稿。《紐約時報》和《紐約太陽報》甚至為爭奪獨家發表權而爭吵不休。斯諾曾誤以為他們不願意全文刊載,或其他原因而不發表他的文章,要求這兩家報社退回稿件。因而在美國首先刊登斯諾採訪報道的是《星期六晚郵報》。《亞洲》期刊的一期中,有一半的篇幅是斯諾的長篇報道。《新共和》雜誌則獲得了發表斯諾蘇區訪問報道的四部分文章的機會。保守的而且長期以來是支持國民黨蔣介石的美國《生活》週刊,卻出人意料地用重金取得斯諾在蘇區拍攝的照片的刊登權,並且創該刊紀錄地連續兩期用了11頁篇幅刊登了共75幅照片。還有《亞美》、《信使》、《太平洋事務》等報刊雜誌也相應刊登了斯諾的一些文章。

  英美這些報刊雜誌,在刊登斯諾的報道文章和拍攝的照片期間,使各報刊的讀者成倍猛增。他們真正瞭解了他們急切想知道的關於中共的真實情況。中國政府所宣稱的「赤匪」、共產黨「共產」、「共妻」之類的熟聞於耳的東西,在斯諾犀利而不失浪漫、詼諧的筆調下黯然失色、自行破滅;國民黨的謠言攻勢崩潰了。美國作家休梅克後來指出:「看著那些咯咯笑的共產黨領導人的夫人們,看著那些心滿意足的娃娃們,看著那些軍服整潔的紅軍幹部們——對於任何人來說,要讓他們相信紅軍只是土匪,真是太困難了。」

  在向英美各報刊提供稿件的同時,斯諾將自己寫的一組報道文章交給北平的一些愛國知識分子翻譯出版。讓中國人自己瞭解與世隔絕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與人民的情況,瞭解共產黨的政策與主張,瞭解共產黨人的理想與現實的實踐。王福時、李放、郭達、李華春等人立即行動起來,把斯諾在蘇區的採訪報道趕譯成中文,並於1937年3月出版,取名為《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為了避免國民黨政府的圖書檢查,掩人耳目,以文藝小說形式的封面出版。該書一刊行就一售而光,以致一版再版,甚至傳抄,影響了當時不少進步的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此書實際上是《紅星照耀中國》的簡譯本,首次在中國以中文刊行。向中國億萬同胞報告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在民族災難深重的中國,還有這樣一支為民請願的革命隊伍的存在,實乃民族不幸之萬幸。

  為了擴大反法西斯主義宣傳,擴大民主的宣傳,1937年1月,斯諾夫婦與中外著名人士共同創辦了英文版雜誌——《民主》,燕京大學的愛國教授也參與其工作。斯諾利用雜誌發表有關蘇區的報道文章。在創刊第一期的封面上,斯諾特意刊登了周恩來身著軍裝、跨著駿馬的照片。雜誌還經常刊登反法西斯的文章。辦到第六期的時候,日本侵略者佔領了北京城,《民主》雜誌已在印刷廠印好,還沒來得及發行就被日本法西斯沒收了。

  3.《紅星照耀中國》

  1937年4月,斯諾夫人——海倫決意步丈夫後塵去西北紅區,去收集斯諾還未來得及採訪的有關資料信息。在地下黨員黃敬的護送下,海倫來到西安。可她沒有斯諾那麼幸運,又一次受阻,她被國民黨軍警發現並被監禁在西京招待所內,24小時受到嚴密監視。海倫的膽量和機敏過人,性格倔強,有非達目的不可的決心。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她女扮男裝,跳窗而逃,躲過了監視人員。可當她走到大門口時又遇到巡邏哨兵的盤查,她巧妙地回答:「我要回家。」糊塗的哨兵被蒙住了,把她放出了大門。原打算幫助她的人在大門口拐彎處遇到海倫,他說監禁太嚴,無法接近。逃離魔掌後的海倫,獨自一人直奔蘇區,到達延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