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斯諾 | 上頁 下頁
二〇


  8月16日,斯諾到達紅軍司令部——預旺堡。在那裡,這個「紅色調查員」受到熱烈歡迎,並應邀在軍民聯歡大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

  「諸位英勇的同志們:對於你們熱烈的歡迎,我萬分激動和榮幸。你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現在又要與二、四方面軍會師,你們的前途是無限廣闊的。

  「今天,我替你們照了紅軍活動的照片,我將帶到全世界去傳播,使全世界同情你們的人——廣大勞動大眾,尤其是你們的同志受到鼓舞。

  「你們的鬥爭不是孤立的,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都擁護你們。我這次來,就是要把你們幾年來艱苦奮鬥的經歷記錄下來,告訴全世界的無產階級。

  「我們高呼:中國革命成功萬歲!紅軍勝利萬歲!世界革命成功萬歲!」

  斯諾的演說也帶上了中國風味,與當時的環境和氣氛相呼應,恰到好處,具有極強的鼓動性。正因為如此,斯諾的演說詞被當時的西征紅軍某部記錄下來,並且用中文寫在楊家堡的一堵白灰牆上。1963年5月,寧夏博物館在徵集革命文物時,發現了這堵牆上的記錄依然依稀可辨,便把它拍了下來。現在牆已不復存在,而演說詞卻永久地保存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

  在西征前線的兩個月裡,斯諾與廣大指戰員進行了廣泛的交談,傾聽了彭德懷、徐海東等人的傳奇的經歷,探討蘇區老百姓與軍隊的關係,瞭解紅軍戰士參加革命的原因。蘇區的一切呈現在斯諾眼前:軍事、部隊給養、政治、經濟建設(工業、農業)、文化教育、法律制度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都使斯諾相信蘇區軍民是真正的革命者。蘇區與國民黨統治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經比較,斯諾才真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真正魅力所在。因為他們熱情地擁護科學,提倡男女之間的平等和友愛,堅持種族平等,對將來抱著積極的態度。「所有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優秀的。他們所提倡和實行的改革,的確滿足了人民對糧食、住所和某種民主、平等的要求」,斯諾如是寫道。

  通過對一般老百姓的訪問,斯諾看到蘇區老百姓過著雖不富裕卻安詳的生活。即使在部隊進行戰爭,他們仍安然地在地裡幹活。遇到戰事,被迫轉移時,紅軍掩護他們安全轉移。斯諾沿途借宿農民家中,受到的都是熱情接待。他說:「我所見到的人民,是那時候我見到過的最自由、最幸福的中國人。」

  斯諾興致勃勃地聽紅軍將士講述長征的故事:突圍、挺進,攻佔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紅軍怎樣神話般地跨越二萬五千里征程。他為之嘆服,「不論你對紅軍有什麼看法,對他們的政治立場有什麼看法,但你不能不承認,他們的長征是軍事史上偉大的業績之一」。為此,斯諾計劃將來寫一部紅軍長征專史,記載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這個靠遊擊戰術為主,打敗強大對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是現代軍事史上少有的典範,的確值得大書特書。只可惜當時環境不許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行,以及後來世界風雲的變幻等,使斯諾未能實現這個願望。他的《西行漫記》後來轟動世界,如果寫成長征專史其影響恐怕更加難以估量。他的記述為後人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從前線考察回到後方保安城,已是9月22日。斯諾現在既是採訪者,又是被採訪者。毛澤東向斯諾詢問了許多有關美國政治、經濟、地理、氣候、人口的問題和情況,以及到前線採訪的感受。斯諾以心滿意足的愉快心情回答了主席的提問。賓主之間的關係早已變成了朋友關係,毛澤東邀請斯諾嘗了他愛吃的辣椒饅頭和毛夫人自己製作的酸棗蜜餞。毛澤東還談了愛吃辣椒的人與革命者關係的理論,紅軍中還流行有趣的《紅辣椒》歌曲。當然這是根據地和長征途中特殊艱苦環境下的產物,其實吃辣椒與革命之間並無直接關連。斯諾可辣得受不了,但像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一樣,實踐了吃辣椒與「革命」的感受。

  斯諾一邊繼續採訪,一邊整理記錄,理清思路,如何向世界報道在蘇區的所見所聞呢?作一般的新聞報道,那可以一一列舉事實,開個清單就行了,但無法解釋這一切。斯諾記述道「我在保安時常常暗自思量,怎麼才能將這震撼中國胎盤的極其自然的動盪解釋清楚,怎樣才能夠把這緩慢的受孕、臨產的胎動、產時的陣痛、產後的結束描寫出來?」這裡,不僅要求斯諾作一般的新聞報道,而且還要求作歷史的、社會的全面分析、推斷,對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過去進行估價,對其前景和未來進行預測;要從蘇區現實中尋找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的答案;要透過大量事實的表像,尋找合乎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這就要求斯諾還要有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慧智眼光。

  36年後,與斯諾同去陝北的馬海德回憶道:「具有歷史感的埃德加一夜一夜地在燭光下提出無數的問題,辛勤地記錄了毛主席對中國人民的目的和願望的精彩描述……通過同埃德加在陝甘寧共產黨地區的廣泛旅行,我開始懂得了中國,懂得了共產主義。埃德加反復思考了這些新的、發人深省的思想,有時同我進行討論到深夜。然後又回到毛主席那裡,提出更多的問題,或者問周恩來等其他同志。他向大家提問,從前方的將領到被熱情地稱作『小鬼』的司號員和警衛員,從地裡的農民到遊擊區的小型工廠裡的工人。在他提出的所有問題中貫穿著一條線,這就是為什麼這些人有這樣堅定的獻身精神,為什麼這些獻身的人還胸懷世界?」

  為了儘快報道蘇區的見聞,在國民黨嚴密封鎖交通線即將對蘇區發動進攻前,斯諾決定立即離開蘇區。此時,紅二、四方面軍已到達陝北,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了,斯諾不想延誤歸程,沒來得及採訪新到的勇士們,12日就啟程離開保安。這些珍貴資料由他的夫人翌年收集到,特別是朱德的事蹟和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斯諾以此更正一些史料和補充了一些新材料於《西行漫記》中。

  斯諾要離開紅軍回到北京去,紅軍將士們依依不捨向斯諾道別。一位紅軍戰士送給斯諾三枚紀念銅幣,這是從江西一直保存在其身邊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錢幣。斯諾接過銅幣並珍藏起來。後來斯諾把它做成了手鏈,隨身佩戴。徐海東將軍送給他一個黑玉鼻煙壺,並告之:傳說是一位蒙古王公用過的,帶著它可以保平安,這是紅十五軍的一片心意。毛澤東主席則揮毫抄就《七律·長征》一詩相贈。

  「別了,紅色中國」,斯諾帶著蘇區人民的重托,走出保安城。蘇區將士和人民祝福他「一路平安,斯諾同志!」赤都人民歡送斯諾。

  此情此景,斯諾心裡有說不出的滋味。當他最後走過保安城大街時,「越是走近城門,越是戀戀不捨,我心裡感到很難過。我覺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離開家」。蔡樹藩將軍在老遠叫道:「別忘了我的假臂」,陸定一提醒道:「別忘了我的照片!」楊尚昆則笑道:「我們等著你的航空隊」,博古則為斯諾曾想改善大家的生活,試做蛋糕時從他那兒徵用了捨不得吃的四兩可可,卻未能做成蛋糕而覺可惜,為空喜一場而索債,「你把四兩可可送回來」。與「赤匪」已打成一片了,分手已覺難,說再見,何時再相逢?互道珍重,後會有期。馬海德和黃華留在蘇區,道別了老朋友,斯諾在紅軍戰士的護送下帶上珍貴的友誼,懷著蘇區人民的希望和重托,踏上了歸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