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史沫特萊 | 上頁 下頁
四三


  在史沫特萊的影響下,艾諾成了一位工會積極分子。

  1945年夏季的一天,雅都山莊的草地在太陽的照耀下散發出芬芳的氣息,和煦的風輕輕吹拂著。史沫特萊早早起了床,頭上裹著頭巾,腰裡系著圍裙,看上去像個農村的家庭主婦。她用力地擦拭著小木屋樓上樓下的窗子,把褥子搬到房前的草地上晾曬,房後邊系著的鐵絲上晾著幾條毛毯。

  史沫特萊花了三天的時間把屋子裡裡外外上上下下作了一次大掃除,她幹得風風火火,興高采烈,因為她要迎接一位尊貴的客人——參加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成立大會的中國十人代表團中僅有的一位共產黨代表董必武。

  大會結束以後,董必武在美國旅行訪問了三個月,8月份到雅都會見史沫特萊。

  為了迎接遠方來客,史沫特萊每天都十分忙碌,她大汗淋漓地騎著自行車到斯普林斯鎮和薩拉托加的其他市鎮一家一家地在食品商店裡尋找、選購備餐的材料。一切準備就緒,史沫特萊靜靜地、虔誠地等待著董必武的到來。

  8月的一個晴朗的日子,董必武來到了雅都山莊,作為陪客的還有史沫特萊的日本好友女作家石垣綾子和榮太郎夫婦。

  董必武生于1886年,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共產黨員,1913年因反對袁世凱而逃亡日本,曾與孫中山先生一起從事革命活動。他是經歷了歷史性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鍛煉的知識分子,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史沫特萊第一次見到董必武是在西安事變的時候,他作為談判代表隨周恩來飛來西安。1937年她在延安時,董必武也在那裡,兩人上一次見面是在1940年史沫特萊經過重慶時。他是一位鬥士,又是一位詩人。他年近60,穩重大方,臉上浮現著溫和的微笑,是給年輕人講有趣的戰鬥故事的「董老」。史沫特萊覺得他有點像中國畫中的人物,具有古風盎然的神韻,是一位使人一看就覺得親切的寬厚長者。

  董必武到來的那一天,史沫特萊花了半天時間為他做了一道用雞肉做的中國菜。史沫特萊會做中國菜,這還是在上海學的。她做菜像做一件極為嚴肅的大事一樣,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她站在一口大鍋面前,往鍋裡添加調料,再用湯匙嘗試味道,享受著親手做出可口菜肴的樂趣。可是這一天她偏偏感到有點遺憾:「今天做的稍微有點焦,真糟糕!」

  董必武極有興味地品嘗了史沫特萊做的中國菜,讚不絕口:一個外國人能做到這樣,真是太了不起了,這該是一個對中國生活方式多麼熟悉的外國人呀!

  史沫特萊請董必武講紅軍長征,他講了一段關於紅軍翻越長年積雪的夾金山的故事。

  ……要是你途中坐下來休息,就會死在那裡。我們在途中發覺有人橫臥路旁,抓住他的腳一看,那人早已凍死了。那裡是一萬六千英尺的高山,空氣稀薄,氣溫驟降的時候,凍得人直想吐,手、嘴唇也都凍成了紫色……

  講過長征的故事以後,董必武又用流暢的筆體書寫了一首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的詩,贈給殷勤的主人。董必武說:「19世紀的太平天國革命是一場農民的戰鬥,中國農民就像攀登陡峭懸崖的猿猴一樣,即使受傷跌落下來,還要爬起來繼續向上攀登。今天我們的革命鬥爭也是一樣。」

  董必武在雅都山莊逗留了三天,準備離去的那天下午,大家坐在沿松林山丘蔓延的草地上,董必武的年輕秘書紅著臉給大家唱了一首描寫離情別意的中國民歌。他唱完以後,史沫特萊站起來,唱了一首她喜愛的美國民歌《啊,我的祖國》。

  史沫特萊從小愛唱歌,她的歌聲輕柔而富有感情。在延安的時候,她是以能歌善舞聞名的。也許是繼承了她那愛唱歌跳舞的父親的秉賦,一首歌只要聽上一遍,她就能唱出來。在雅都山莊,當晚霞映紅了山巒和松林的時候,她總愛獨自一人來到擺著風琴的房間,淺彈低唱,直到太陽落了山,才回到自己的屋子裡。現在中美兩個民族的優美民歌旋律在蕩漾,這格調迥異的樂韻,訴說人類共同的願望:和平、安寧、愛情和幸福。

  董必武離開以後的8月6日早晨,石垣綾子和榮太郎夫婦在雅都做客,史沫特萊和他們夫婦在早餐桌旁,漫不經心地翻看著《紐約時報》,猛然看見報紙在頭版用了半版的篇幅登載了廣島上空升起的巨大蘑菇雲的照片,餐廳的廣播播送出杜魯門總統的聲明,說在廣島投下的是原子彈。幾個人頓時大吃一驚,誰也說不出話來。過了許久,埃姆斯夫人摟著綾子的肩膀,俯在她身上輕聲說道:「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作為一個美國人也為投擲原子彈而深感羞愧,我沒臉見你們這些日本人了。」埃姆斯夫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寡婦,結婚才三個月丈夫就戰死在沙場上。

  美國人對投擲原子彈的反應是各種各樣的。善意的人們和正義感的宗教人士出於人道主義立場譴責投擲原子彈;抱有美國至上主義愛國精神的人們高興地說:「這下可解決大問題了,可以不用再犧牲將士的生命去結束戰爭了。」還有一些左派人士,認為投擲原子彈是為了打敗日本法西斯。雖然造成悲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史沫特萊對美國投擲原子彈置日本普通人民於地獄的烈焰中的做法感到震驚。她知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曾向杜魯門總統發出過反對使用原子彈的呼籲。羅斯福總統要是活著的話,他是會尊重科學家們的意見的。但自從羅斯福總統4月12日猝然逝世以後,新上任的杜魯門總統的政府迅速向右轉,反共傾向越來越明顯,向日本投擲原子彈是為了達到戰後美國掌握世界霸權的目的的一個手段。實際上,當時日本的兩個盟友意大利和德國都已經戰敗投降。

  在東方,中國的抗日武裝力量已經收復了1941年1942年淪陷的大片土地,日本投降是大勢所趨,即使不使用這種新式的殺人武器,日本的戰敗也只是個早晚的問題。美國之所以投擲原子彈,是為了向全世界表明,自己在對日作戰中付出最多,對打敗日本起決定作用的是美國。不僅如此,美國還要從時間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蘇聯打敗德國以後在亞洲參戰的天數越少,就越難於對戰後日本的管理進行干預,對日本的佔領就具有更濃厚的美國色彩。總之,美國投擲原子彈讓日本儘早投降,是為了在戰後的世界中與蘇聯抗衡。

  8月15日,日本終於投降了,這一天美國人民徹夜狂歡。為防備空襲而掛上的厚厚的黑色窗簾被扯掉了,明亮的電燈照亮了美國的城市和鄉村。人們流著淚,歡呼著:噩夢一般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