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史沫特萊 | 上頁 下頁


  莫莉·斯泰納是一位出生於烏克蘭的俄羅斯少女,她因散發反對武裝干涉俄國的傳單而被判15年監禁的重刑。她出身于工人家庭,家裡非常貧困。獄中的苦難生活沒有磨滅她的意志,也不能動搖她的信仰。她在牢房的牆上貼著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卡爾·李蔔克內西和約翰·裡德的照片,在石牆的上方,用紅色的印刷體字母寫了一條標語:「社會主義革命萬歲!」莫莉在法庭上向檢察官描繪她一直嚮往著的世界:「那將是一個嶄新的社會秩序,在這種社會秩序下,不會發生一個集團統治其他任何集團的現象。人人都有平等的發展權利。任何人都不能依靠剝削別人的勞動成果生活,每個人都必須各盡所能,而分享他需要的一份。他將有時間掌握知識和文化……而我們全世界的工人將以人類的同胞情誼結成一個整體。為了實現這樣一種秩序,我已保證:奮鬥終生。」檢察官以嘲諷的口吻問道:「世界上有你所說的那種地方嗎?」莫莉答道:「我相信那些代表俄國的人,是由工人而且完全是由工人選出來的。在布爾什維克的政府裡,沒有寄生蟲的代表。」莫莉在獄中以自己不屈不撓的意志鼓舞了史沫特萊,直到幾十年以後,史沫特萊還時時想起她。

  第四位女難友凱蒂·馬裡昂的遭遇更富於戲劇性。她是一位職員,節制生育運動的死心塌地的支持者。有一天,一位叫布蘭伯格的先生來到她的辦公室,向她訴說貧窮和多子的煩惱,害怕再增加人口。凱蒂給了他一份節制生育的資料。這一下可就闖禍了,想不到此人是臭名昭著的所謂「風化維護協會」派來騙取凱蒂從事「有傷風化」的節育工作的「罪證」的。凱蒂被判監禁30天。在監獄裡,凱蒂被罰洗地板,每天提著水桶在過道裡來來往往,見到任何人,包括女看守和女囚徒,都用這樣一句話打招呼:「為節制生育三呼萬歲!」囚徒們也答道:「為節制生育三呼萬歲!」離開監獄的時候,凱蒂說,她進來時不過是一顆火星,而現在出去時,已燃成了一簇熊熊的烈火。後來,她成了瑪格麗特·桑格夫人倡導的節制生育運動的一員主要幹將。

  史沫特萊遭逢意外變故,無法支持弟弟薩姆上學,薩姆無可奈何,決定去當兵。在被派往歐洲戰場時路過紐約,他來到托姆斯監獄,請求讓他見姐姐一面。監獄官員一口拒絕,大聲呵斥道: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是個賣國賊,而你,一個為國家去打仗的戰士,你絕對不可能見她!」

  薩姆蹲在托姆斯監獄門口,悲傷地放聲大哭,他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見到姐姐。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告訴史沫特萊,她聽了,兩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用力地咬著嘴唇,仍然沒有控制住眼淚。

  《紐約時報》在史沫特萊被捕的第二天報道了這個消息:「昨天當局逮捕了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小姐,得到了關於印度反對英國統治的一個叛亂陰謀的重要證據。」據報道,高斯是「主謀」。報道最後說:「希爾德警長向史沫特萊小姐建議,她要是揭露陰謀就能幫助自己的國家,她拒絕了。她拒絕提供情報以換取寬大處理。」她的罪名是:試圖煽動印度反英叛亂,以幫助英國和美國共同的敵人德國;還有一項罪名是違反了不許擴散節制生育知識的法令。鑒於列寧的蘇俄政府與德國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史沫特萊這個所謂「德國間諜」就有了保釋出獄的可能,但要交納保釋金一萬美元。

  節育主義者瑪格麗特·桑格趕來為史沫特萊辯護,惟一神教派牧師霍姆斯牽頭為她募集保釋金,史沫特萊離了婚的丈夫、她的終身好友厄恩斯特·布倫丁當時正在向埃莉諾求婚,也放下自己的事情去為史沫特萊奔走。1918年夏天,史沫特萊終於被保釋出獄。

  這時候的史沫特萊,用她自己在《大地的女兒》中的話說,是一個單純的,渴望在正義的鬥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年輕人。一個美國青年,卻以印度民族解放鬥爭為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不怕艱難險阻,甚至不怕坐牢,這是多麼感人的熱情和勇氣。多少年後,史沫特萊在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依託,把一顆火熱的心交給了中國人民,也正是她在為印度人民的解放鬥爭中誘發出來的自覺。因為她覺得,在血和淚中痛苦掙扎的亞洲人民是她的父母兄弟,也是她自己。

  史沫特萊的坐牢使她在紐約的自由主義的左的社團裡成為知名人物,也使她有了成為一名真正的新聞記者的機會。首先是瑪格麗特·桑格聘請她負責《節育評論》的日常管理工作,然後又在社會黨的機關報《號角》當上了一名新聞記者。為了當一個出色的記者,史沫特萊以著力揭露社會黑幕的厄普頓·辛克萊、著名作家傑克·倫敦和以雄辯著稱的政論家埃瑪·戈德曼為榜樣,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把筆桿子當作向強權和黑暗勢力作鬥爭的武器。

  史沫特萊對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渴望瞭解俄國革命的進程,她的一位朋友幫助她達到了這個目的,這位朋友就是著名的記者和漫畫家羅伯特·邁勒。邁勒跟史沫特萊一樣出身於中西部勞動階級家庭,在紐約的記者群中,這種出身的人是很少的。羅伯特·邁勒自稱無政府主義者。1919年初,他作為《號角》的特派記者進駐莫斯科,親自去觀察和評價俄國革命。幾個月以後,羅伯特·邁勒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有了初步的瞭解,無政府主義立場有了轉變,他開始贊成年輕的蘇維埃政權實行的無產階級專政,認為為了對付外國的干涉和國內反革命的顛覆陰謀,實行暴力專政是完全必要的。邁勒發回紐約的每一篇報道史沫特萊都認真研讀,這些報道為史沫特萊打開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子。

  可是這時候在美國,威爾遜總統在戰時許下的種種諾言都成了泡影,國內通貨膨脹,失業率急劇上升。1919年1月21日,發生了美國工人運動史上影響重大的西雅圖船廠工人罷工,3.5萬名西雅圖造船廠工人為爭取縮短工時和提高工資舉行了罷工。2月6日,當地工會組織了6萬工人聲援罷工,使經濟生活陷於癱瘓。報道罷工的刊物被官方視為從事「非美」活動,進步記者受到迫害。史沫特萊非常憤慨,在給《號角》寫文章時,她學會了列舉證據,使自己的政治觀點更令人信服,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政治立場,寫文章總是把自己放進去,從不試圖表現得「客觀」和「中立」。這是史沫特萊新聞報道的一個大特點。20年代以後,新聞報道開始強調客觀,強調只讓事實說話的時候,史沫特萊仍然堅持這種帶主觀感情色彩的獨特風格。

  1919年1月,華盛頓州眾議院通過一項法案:一切戰爭時期被關押的印度人統統直接驅逐回印度。移民總局局長卡米納塔否認驅逐是由於政治原因,他自欺欺人地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被驅逐是因為他們神經有毛病或者道德墮落」。史沫特萊和她的朋友們很清楚,把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戰士驅逐回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這意味著什麼。他們迅速地發起了反擊,史沫特萊組織了「印度自由之友協會」,由支持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芝加哥大學英語教授羅伯特·洛維特任主席,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任秘書。他們為受到驅逐威脅的印度人組織辯護,爭取美國知識分子和勞工團體的支持。當時即將被驅逐的移民集中在艾利斯島,等待出境。

  史沫特萊扮作移民,來到島上深入實地採訪。以後她在《號角》上發表了一篇感情充沛的報道,指出印度人民在大戰中為英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印度經常鬧饑荒。她收集了大量的數字和事實,充分地闡述了印度民族主義者的觀點,文章有很強的說服力和震撼力。由於史沫特萊和她的朋友們的努力,與史沫特萊同時被捕入獄的卡達爾党領導人塔拉克納斯·達斯終於獲得釋放。1919年10月29日,在紐約十七大街三馬路的阿萊爾餐廳,印度自由之友協會舉行宴會,慶祝鬥爭的勝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