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史沫特萊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走自己的路

  密蘇裡州北部的奧斯古德鎮,坐落在一片亂石嶙峋的貧瘠的土地上。鎮上有一條兩個街區長的街道,街道兩邊全是古老的、西部風格的木結構平房。鎮東邊有一條鐵路,跨過鐵路,沿著塵土飛揚的鄉間小路走兩英里,就到了坎普格龍德鎮,這是19世紀30年代第一批白人開墾者首先到達的地方。按照當時美國政府鼓勵墾荒的土地政策的規定,最初的墾殖者可以成為被開墾土地的主人。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的母親的曾祖父摩根·羅爾斯就是最早到來的拓荒者之一。1879年,艾格尼絲·史沫特萊的父親,當時只有16歲的查爾斯·史沫特萊跟隨姐姐瑪麗和姐夫雅各布·阿姆斯特朗一家人從堪薩斯州遷到奧斯古德,成了羅爾斯家的鄰居。

  1888年,第一列載客火車開到了奧斯古德,大大改變了小鎮的面貌。可是,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部移民的浪潮已經逐漸平息,新開墾的土地已經不能輕易被開墾者所佔有。當時美國的農業,正逐漸向機械化的大農場經濟過渡;而在奧斯古德,這片亂石灘地卻成了被耕作機械遺忘的角落,貧苦的農民依舊胼手胝足,彎腰弓背,在石頭縫中討生活。最初的開墾者紛紛離去,許多年以後,火車已經不再經過奧斯古德,甚至郵局也不再為它服務了。

  1885年,查爾斯·史沫特萊和鄰居羅爾斯家17歲的女兒莎拉結婚,他們生了五個孩子:奈莉、艾格尼絲、默特爾、約翰和薩姆。

  關於艾格尼絲的出生年月,她自己長大以後也說不清楚。H.W.威爾遜公司出版的《傳記年鑒》記載著她生於1894年,史沫特萊研究者麥金農教授夫婦經過反復調查論證,證實了她出生於1892年2月23日。

  史沫特萊一家住在奧斯古德郊外兩個山丘之間的一棟用圓木築成的小屋裡,周圍是一片起伏不平的、佈滿亂石的田野。房子很小,只有兩個房間,一間是廚房兼起居室,另一間是臥室。臥室裡只有兩張床,大床上睡著父親查爾斯、母親莎拉、幼小的弟弟約翰和薩姆,小床上奈莉、艾格尼絲和默特爾三姐妹側著身子擠在一起。這個房間實在是太小了,小艾格尼絲曾經在半夜醒來時窺見父母的隱私。她害怕極了,覺得母親在忍受著父親暴虐的欺侮,她想哭,卻用手緊緊地捂著嘴,不敢發出一點兒聲音。

  母親莎拉是個勤勞善良的農婦,她每天彎著腰在瘦瘠缺水的小塊耕地上拼命幹活,提著兩個大水桶,赤著腳到一英里外的山下去提水,一天到晚像牛馬一般苦苦掙扎著過日子。孩子們半饑半飽,衣衫襤褸。只有到了秋天,當母親把地裡收穫的穀物和果類藏到地窖裡。從那兒逸出一股陽光的氣息和甜甜酸酸的味兒的時候,一家人的心裡才稍微踏實了一點兒。

  父親查爾斯是個有流浪癖的不大顧家的男人。他身材高大,體格健壯,模樣瀟灑,能歌善舞。每當鎮上歡慶秋收的節日來臨,廣場中央鋪上打了蠟的木板,查爾斯就穿上在城里弄來的鮮豔的衣服,領著大家又唱又跳,一直鬧到天亮。平時他到鎮外去打零工,只要手裡有了一點錢,查爾斯就泡在酒館裡消磨時光,他不願意像妻子那樣在地裡苦熬。當時正處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的時期,大批大批的人湧到中西部去尋找財富。查爾斯沒念過書,一字不識,但他的感覺告訴他,這是一個天上有可能掉下黃金的時代,他憧憬著一片新的生活天地。他要想法子發財致富,不能過這種拼命勞動而收穫甚少的窮日子。於是,時刻想從土地上逃走的父親和執著地依附土地的母親之間,就經常發生爭吵。父親喝了酒就打母親,把母親攆得滿屋子躲藏。

  其實,當年查爾斯和莎拉原是深深相愛的一對。莎拉的父親羅爾斯老爹嫌史沫特萊家有一位老祖母是切羅基印第安人,他不能容忍一個有印第安血統的女婿。查爾斯和莎拉私奔到附近的一個小鎮,在教堂裡舉行了婚禮,躲到已經搬到這個鎮的瑪麗大姐家裡。羅爾斯老爹怒氣衝衝找到瑪麗大姐家裡興師問罪,要奪回女兒。豈料事情突然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羅爾斯老爹竟對剛剛守寡的瑪麗大姐一見鍾情。羅爾斯老爹的妻子正身患重病,很快就死去了。羅爾斯老爹和瑪麗大姐結了婚,一場風波驟然平息,史沫特萊家和羅爾斯家也就成了雙料親家。想起這些往事,查爾斯總覺得有點對不起妻子。有一次不知怎麼的手頭寬裕起來,給妻子買了一塊綢子衣料。莎拉用粗糙的手在光滑的綢子上撫摸著,眼裡噙著淚,茫然不知所措。

  「莎拉,難道你不能對我說聲謝謝嗎?」查爾斯說。

  「多漂亮的料子啊!」莎拉只說了一句,眼淚就籟籟地落了下來。

  小艾格尼絲熱愛母親,同情母親的艱辛和屈辱,她害怕自己將來也會像母親那樣生活,於是時時處處把自己裝扮得像個男孩子。她學射擊,學騎馬,蹦蹦跳跳,跟男孩子們打架,她嘲笑一切女人氣的行為,為自己身體的柔弱和缺乏力氣而感到羞澀。她認為流露感情就是脆弱,她雖然愛母親,但很少吻她,她不好意思讓別人看見她吻母親,或者在母親懷裡撒嬌。窮人家的孩子沒有什麼玩具,小艾格尼絲只有一個小小的布娃娃,但她不像別的女孩那樣整天抱著它,給它做衣服穿。她不喜歡這種小丫頭的玩意兒。

  艾格尼絲也愛父親,父親的歌聲和舞姿給她留下了一輩子忘不了的印象,父親對生活的種種幻想也使她覺得有吸引力。但她也不吻父親,她記得只吻過父親兩次,其中一次是父親喝醉了酒的時候,因為她讀過一本帶圖畫的書,書裡那個小女孩在父親喝醉了的時候吻了他,父親從此改悔,再也不喝酒了。

  憑著母親的辛勤勞動,小艾格尼絲在七歲那年終於能夠上學讀書了。她到離家一英里多的諾布山小學念書。上課的時候,孩子們背課文,學習計算和拼寫。艾格尼絲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她總是能夠很出色地完成功課。母親為了讓孩子們讀書,除了幹自己地裡的活以外,還到別人家裡去幹活,整理花園,摘果子,做果醬罐頭,給一家人換取食品。才三十出頭的母親,頭髮稀疏,身體乾瘦,臉上已經有了皺紋。

  1904年春天,父親抱著一定要掙下一份家業的決心,帶著全家坐火車遷移到科羅拉多州東南部礦業區的特立尼達。特立尼達是一座美麗的小城,它坐落在費希爾山下,周圍遍植紅松,在城裡可以望得到遠處白雪皚皚的落基山脈。城裡有歌劇院、天主教修道院、猶太教堂,還有很多古老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和一所外形像城堡的學校。孩子們從荒涼冷落的奧斯古德來到特立尼達漂亮的街道上,高興得又跳又蹦。特立尼達是維克多美國燃料公司和洛克菲勒的燃料公司的准封地,在這裡,繁華確實存在,但只屬￿居住在城裡白色樓房中的有錢人家。礦工大多數是外來人,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地位都等同于農奴,他們每天下了礦井就不知道還能不能再上來,本地的白人是不做這樣的苦工的。

  繁華也不屬￿史沫特萊一家,他們在城外的珀加特利河岸上架起帳篷居住,查爾斯在帳篷外面蓋了一間木頭小屋作廚房。他和別人一起搞了一個給人裝運河砂和磚塊的包工組,弄到一匹馬和一輛排子車。他很得意,覺得自己時來運轉,已經混到了比礦工和運煤雜工稍好一點的地位。每天可以掙到三美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孩子們又可以上學讀書了。艾格尼絲每天放學回家,就在家門口盼望勞動了一天騎馬歸來的父親。父親把她抱上馬,肩上掛著真刀真槍,像她所羡慕的西部牛仔一樣縱馬奔馳。這是小艾格尼絲最喜愛的遊戲。

  父親自己不識字,對女兒讀書也不以為然,他嘲諷道:「讀書是花花公子閑得發慌才幹的無聊事。」最希望艾格尼絲學到本領的是母親莎拉。母親曾讀到小學畢業,她在家裡最自豪的是會算帳。父親當了運輸組的承包人後,常為不會算帳而犯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