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 | 上頁 下頁 |
五九 |
|
真相大白於精舍。在佛陀歷經滄桑的臉上,笑意中透出明顯的羡慕和欣慰。他雖然認定大弟子舍利弗必終生是性的愚盲者,可仍然堪稱「智慧第一」。這也許是一種先天的佛門弟子的功德和靈智。女性的陰戶對他緊閉,禪刹的大門對他大敞。好一個「智慧第一」! 離別精舍的時候,舍利弗手持缽盂,胸脯挺得直直的。對佛門弟子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抵禦惡魔的威脅,恢復尊嚴,這是佛陀的尊嚴。 那個譭謗和污辱舍利弗的女尼,立即跪伏在佛陀面前,表白說她的心被異教玷污了,請為她掃除塵埃的機緣,給她懺悔贖罪的機會。 佛陀莊嚴地對她說:「罪女,請你向舍利弗懺悔贖罪去吧。」 比丘尼趕到舍利弗面前,俯伏低頭,舍利弗慈祥地說:「你要是不譭謗我,我還真的不知道你是一個女人哩。能夠悔過,就是明心善事,今後不要再顛倒妄想了!」 「尊者,請問,你要到哪裡去?」 「真生淨土者,生而無生,去而不去。」 「智慧第一」無怨無悔,一心不亂,瀟灑而去。臨走之前,他告訴佛陀,他想在這一次傳法募緣以後,進入涅槃。佛陀聽了,沉吟有頃: 「舍利弗,你為什麼要這麼快就圓寂呢?」 「佛陀,」舍利弗禁不住傷感淚下:「我在連續幾個夜晚的禪定中知道,你不久就要進入涅槃,我實在不忍心看見你早去。所以,我懇求佛陀允許我先行一步……」 佛陀點點頭。舍利弗轉身退出。眾比丘捧著香華為他送別,排成寂靜而莊嚴的行列。人們心情沉重,空氣中充滿了悲壯和肅穆。分手時,羅睺羅、阿難、優波離和摩訶波闍波提都忍不住地哀聲大慟,捨不得舍利弗從此與他們訣別。 「請大家回去吧,不要再送了。」舍利弗走了一程,嗓音哽咽了: 「我過去的一生中,再也沒有比在佛陀座下得到的教示再幸福的了!二十年來,在他的慈光輝照下,使愚智的我,明開慧眼,靈意風發,悟明瞭什麼是真正的人生。現在離我去世的時候不遠了,我很快就要捨棄世間的煩惱,解脫色身的束縛。我沒有任何眷戀和失望,我的退卻是與天地融為一體,完成我生命的永恆。過去對我有恩的人,我感謝他們;過去誹謗我的人,我以慈心寬諒他們。」 說著,他伏身在地,感慨涕零:「佛陀,兄弟姐妹們,請最後接受我頂禮一拜吧!」 舍利弗衰老的身影沉穩而去。送別的人們,禁不住潸潸地流下眼淚。 他們雖然都是生命的覺者,然而,此刻怎麼也抑制不住別離的悲哀。同時體味到生命的無常、無住、無往。 此時天色已近黃昏,蒼茫的暮靄悄悄地向古天竺的大地上降落。群山黑魆,大野陰沉,無聲輕垂的夜幕,越發顯得寧謐而空靈。在這「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殘半夜燈」的時刻,舍利弗去了。他在涅槃前的彌留之際,不僅獲得了心靈的自由,而且體驗到超越任何世俗的靈性和自身生死得失的孤獨,那麼閒適,那麼與俗世無爭的和諧統一。他不是對生命無情,恰恰是對生命有情,因為他悟到,除了本真的生命即自性、真如而外,再也無需有身外的追求。 「智慧第一」一路播揚佛法,一路募食,一路流浪,一路輝煌,一路瀟灑。 當一個民族以一種強大的宗教文化形式而不是以強權的國度形式而頑強地生存,並優越地顯示著超自然、超生命的活力時,它為世界整體文化和人類的進步的貢獻,也同時超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因為它為人類提供了永恆的貢獻。如果先行者們當年不身穿破爛的袈裟、手托空空的缽盂到處乞食,到處宣揚弘法,到處教化眾生,風餐露宿,流浪四野,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後與人類共存的《金剛經》! 舍利弗離開精舍時,佛陀送給他一本經書,那似乎是一本用菩提葉訂成的墨寶真經。佛陀當時對他千叮嚀萬囑咐,一時不要看,等到涅槃前,沉下心來,安靜地一閱。在一路上的教化中,舍利弗一直小心翼翼地帶著這本真經,日夜珍藏,寸步不離。 舍利弗弘化完畢,又是一個黃昏的時候,他風塵僕僕地回到了故鄉的小村莊。他一進門,老母見兒子回來,非常高興。老人當晚就送他進入淨室。在涅槃之前,舍利弗忽然想起分手前佛陀送給他的那本經書。於是,從懷裡掏出來,翻開拭目一看,只見空空的菩提葉上,什麼也沒有,沒有一個字,沒有一點墨蹟。他壓抑著心頭騰起的緊張,禁不住地叫出聲來: 「啊,無字經!一本無字真經!」 原來,這是一本不立文字的經書,一本難解難入難念的經書,一本虛空無有的經書,一本令人思量無盡的經書! 舍利弗手捧著《無字經》,無我無人,空空朗朗,無懼無畏,身心舒泰,進入涅槃的境界。 佛教宣揚「諸法皆空」,以「悟空」為進入涅槃之門,所以佛教自稱為「空門」。佛家經典《大智度論》中說:「涅槃有三門,一空門,二無相門,三無作門。何者空門?謂觀諸法無我、無所,諸法從因緣生,無作者受者,是名空。」後來大乘教義中又推衍出十空、八空、二十空……出家僧人認為達到生死解脫的涅槃境者,稱為「空門子」。 原來,佛陀意在用這本菩提葉《無字經》昭示舍利弗:人生是虛幻雲煙,一場空夢,心明此理,出離諸苦,安詳涅槃,達到瞬間永恆,亙古的空靈寧靜……此外,還能是什麼呢? 生是一張無字白紙,死是一張無字白紙。 舍利弗雙手捧著這本《無字經》自我完成,自我淨化了! 不久,佛陀派阿難和羅睺羅前來,並捧著舍利弗的焚化遺骨,回到了竹林精舍。 這一天,弟子們一齊集合在禪院裡,一致跪拜舍利弗的遺骨。霎時間,肅穆和哀傷的氣氛籠罩著整個禪院,有的小沙彌不忍沉痛,悲聲大慟。 「你們不要悲哀,不要難過。」佛陀對弟子們委婉地說,「舍利弗雖然走了,但法是常在的。無常無住本來是實相,生滅是自然的道理。喜瑪拉雅山也有崩潰坍塌的一天,恒河也有水枯石爛的一天。舍利弗和目犍連先我們而涅槃,這是法的自然順序,是法的原本歸真。我和你們不久也要順著法性而同去,到那時我們儘管空了一切,本自圓成,生寄死歸,灑脫而去,而我們的教法卻永留人間……與日月同輝,與天地長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