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釋迦牟尼 | 上頁 下頁
三〇


  「太子,」侍臣憍陳如的嗓音微弱發顫,抽泣地哀求:「自從你走後,王城中到處都是歎息和哭泣。大王為了思念你,此刻已經沉溺在憂愁的苦海裡。太子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王后,她從小把你撫養成人,只因想念你,她竟日哭得死去活來。太子,你即使不發憐憫之心,也該盡孝敬之道。還有你那仙逝的母后,她在九泉之下也不安心哪!太子,回去吧,快跟我們一起回王城吧!」

  釋迦牟尼微睜雙目,望著幾位侍臣哭喪著的臉,他慷慨陳辭,表白心曲:親人們為他的離棄而傷心,在宇宙萬古輪回的生滅中,那僅僅是瞬間的夢緣。試想,無常的瞬息人生,父母妻子最後還是難免分道揚鑣,終將解脫不了生離死別。如果他們能徹悟這個道理,就不會因骨肉的分離而傷心得肝腸寸斷。生是喜,可是它離不開滅是悲;聚是樂,然而緊接著就是別苦。要是能夠洞徹人生的虛幻夢境,隨緣任它去,也就淡然置之了……

  「諸位大臣,我希望你們能夠認清這個道理。」釋迦牟尼對他們敞開心扉,直抒人生,娓娓暢敘:「不知你們想過沒有,我們都是在生死的坎坷漫途上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過客。生生滅滅,滅滅生生,不僅是我們的血肉之軀,一切世界萬物、山川草木都脫離不開無常之相。人一離開母胎,就被五欲迷惑不醒,做五欲的奴役。假使不生,就可以不死。看起來,芸芸眾生好像都是為了死而生,為了死而服勞役。幾位大臣,請恕我直言不諱,據你們看來,父王要我嗣位的敕命,似乎是不能違逆的。然而,我不得不對你說,我認為弘揚和追求人生的法性,也是不能違逆的!父王畢竟是一國之君,而我的神聖至高的使命,乃是為了感召和普救世間億萬眾生。請問,我怎麼能尊一人而負天下人呢?」

  憍陳如側耳聆聽,深感太子的話句句發自肺腑,字字銘心刻骨,好像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對心靈的穿透力。頃刻間,憍陳如好似從迷夢中驚醒,達到一種蒙生頓覺的境界,對人生豁然開朗,了然地頷首默許。然而,他身邊的另幾位侍臣,卻仍然置迷不悟,聽不入耳。

  一個叫摩男俱利的侍臣,趴在地上,對釋迦牟尼磕了一個響頭,百思不解地宏聲大呼:「太子,下臣還有話要說啊!」

  釋迦牟尼順手拿起錫杖,放在膝頭,鎮定地點點頭:「請說吧。」

  「太子,下臣實在是不明白,你為什麼棄丟了那享也享不完的榮華富貴和福祿高位,一個人跑到這荒山野地裡,在風寒雨露中受苦?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釋迦牟尼高亢激昂地慨歎一聲,喊道,「摩男俱利啊!……」

  「太子……」

  「你錯了。當下真正受盡世間苦的是你摩男俱利,而不是我。你知道嗎?」

  「太子,你是說我在受苦受難?」

  「是的,摩男俱利,你和世間眾人一樣,正在熬受八種大苦。」釋迦牟尼委婉細語,雙掌合十道來:「八苦者,一是生苦,你住胎出胎,備受逼迫,在痛苦啼哭中脫胎墜地;二是老苦,你一生從少到壯,從壯到老,氣力羸少,動止不寧,兩者滅壞,漸至衰亡;三是病苦,此中有二,一者身病,眾疾交攻,二者心病,悲哀煩惱;四是恩愛別離苦,常所親愛,乖違離散;五是怨憎會苦,謂怨仇憎惡,本求遠離,反而相聚;六是求不得苦,謂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七是五盛陰苦,此假合之身,眾苦熾盛,喜怒哀樂欲,盛貯眾苦;八是死苦,此複有二,一是病死,折磨受盡,壽終而亡,二是難死,水火禍患,偶遇惡緣。請問,你活在世上能脫了這八苦嗎?」

  侍臣摩男俱利聽了,低頭深思熟慮,不禁頷首啞然。

  「至於你所說的榮華富貴和功名利祿,那是因為一切眾生不得正見,迷離顛倒,名利相纏,造諸惡業。」釋迦牟尼盡情抒懷,說得深入淺出,鞭辟入理,「順從世俗的陋習,那只能充滿憂患和苦惱,障礙本心,與人生真理相違,絕不是智者所為。比如人的肉身好似七寶宮殿,但那裡常常有無常之火在熾盛燃燒,口裡雖然吃的是百味佳餚,耳裡貪的是好聲音樂,豈不知,內中蘊藏著五欲的毒藥。有朝一日,這七寶宮殿終會被那五毒之火摧殘得分崩離析,破碎倒塌。如此說來,我愛那榮華富貴,豈不是自毀自滅?」

  「諸位侍臣,我最後告訴你們,日月可以墜地,雪山可以成海,我這顆金剛心將永劫不變。假如誰要強迫我退卻道心,我寧可把身子投入烈火裡焚成灰燼。」釋迦牟尼不顧任何人的規勸,最後敞開肺腑,捧出了一顆金剛心,揚起濃眉,帶著直抒胸臆的微笑,望著五位侍臣:「好了,請你們回去吧!」

  釋迦牟尼這一番靈性的奇智和超凡的哲理,說得憍陳如等五位侍臣面面相覷,不知所措。他們被太子高尚的行為和遠大的理想而感動,儼然從一場庸庸如我的大夢中,被驚雷震醒,不約而同地伏倒在太子面前,頂禮膜拜:

  「太子,我們不回王城了,決心留在這裡,侍候太子。」

  「太子,我們要跟著你一起修習學道。」

  「太子,你連世上最高的榮華富貴、國君王位都摒棄了,我們還有什麼丟不下的呢?請你收留我們這幾個弟子吧!」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釋迦牟尼泰然自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