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斯大林時代的謎案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婦女們也在車間裡幹活。廠方要她們確信,只要她們遵守安全技術,健康就不會受到任何威協。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婦女就不成其為婦女了,接著就死去了。有一次,從首都來了一位大首長,他建議把工廠用地都種上樹。可是在那「黃色煤氣造成死亡」的地區,是什麼也不生長的。 這裡的糧食、衣服、住房都極其缺少。實際工資很低(只是到1940年時,這裡的實際工資才達到全國1928年時的水平)。這裡還實行了嚴厲的公民證制,遷徙自由受到限制。還實行了反對曠工者的法律。發給工人的食品和工業品,其定額長期固定不變。購買肉、麵包、褲子和鞋套,都要憑票。人們是在實行票證的標誌下來生活的,這種無人照管的生活延續了幾十年之久。在1931年1月舉行的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一次例會上,一位來自「三山地區」的女紡織工從講壇上突然沖著領袖們說:「首先應當養活工人,然後才能向他們提出要求。」回答她的是政府首腦本人,①而他是不喜歡這位代表發出的呼聲的。莫洛托夫說,這種呼聲「不是工人的呼聲」。於是當即就迫使這位大膽的女代表進行自我批評。② ①政府首腦本人指斯大林。——譯者注 ②戈爾東和克洛波夫合著《30——40年代》,載於《知識就是力量》雜誌1988年俄文版第4期第24頁;H.直羅邁艾阿《斯大林的工業革命》劍橋大學出版社1988年英文版第235頁。 建設者—約瑟夫對自己作的事進行了總結。但是千百萬人都知道,在他的國家裡,強迫的勞動變成了「光榮的事業,受人尊敬的事業和英勇豪邁的事業」。 在烏克蘭、庫班和伏爾加河流域,有幾百萬淪為赤貧的農民紛紛餓死。還有幾百萬人拿著鐵鏟,拉著大車,推著獨輪手推車,去建設工廠——因為在那裡好壞可以弄到點吃的。請注意,沒有一個革命的呼喚、沒有一句充滿自由精神的話從那裡傳出來。斯大林建立起了一種可靠的、極其牢固的制度。遠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夠透過民主的外表粉飾看清奴隸們所戴的鐐銬的。 是的,如果沒有群眾的熱情,再加上農村的饑荒和城市的失業,那時,建設就會沒有人手去進行!況且斯大林所需要的不是普通的工廠,而是大工廠。前幾個五年計劃的建設工程,其規模確實是驚人的!但是,建立這些工程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呢?如果一個新的工業部門的領導人從現有的資金、材料和技術條件出發,建議一開始只建設兩個工廠的話.那麼,總書記立即就將這個數字起碼擴大一倍。這就造成了資金的分散使用、投資的凍結和建設期限的拖長。 建設者一約瑟夫把自己全部非凡的精力都用來破壞國家工業化的進程。亞·費·克倫斯基指出:「斯大林的罪行不在於他想實現工業化,因為這是一項早就擺在俄國面前的任務。他的罪行在於這項任務被他弄得一團糟。」①斯大林的領導,正如所預料的,造成了愈來愈多的難以置信的困難,對這些困難需要工人們用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在介於領袖和群眾之間的中間人獨斷專行的那個指揮環節上,充滿了制定空洞計劃的人和冒險主義分子。 ①《青年國際》雜誌1932年莫斯科俄文版第20期第47頁。 ……正在興建中的馬格尼托戈爾斯克聯合企業需要大量的水。國家室外上下水道和水工構築物勘測設計院在烏拉爾河上設計了一個水壩。戴著紅頭巾的婦女們用手推車運來了大量的填土。但是,瞧,這個人工湖被填滿了,於是水便從壩的兩邊流了過去。這樣便不得不在河的下游,根據美國專家的設計並在他們的技術指導下,又建造了一個新壩。這個壩直到現在還在很好地發揮著作用。而第一個壩,即本國建造的那個壩,卻已經被淹沒了。①這當然是很可惜的。工業化方面的這種紀念碑應該保存下來,讓後代人參觀才好。 ①根據工程所Г.С多布羅沃利斯基寫的《回憶錄》。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人民以其創造性活動所取得的一定成就,完全是人民自己的功勞。斯大林對國家工業化進程所起的唯一積級的影響,就是不斷地用鞭子抽打催趕(如果把使用鞭子看作是一種正面因素的話)。 而建設者一約瑟夫編造了一些什麼樣的響亮口號呢?「五年計劃四年完成!」、「技術在改造時期決定一切!」、「幹部決定一切!」 他拼湊了著名的改進生產的六條(或者是別人為他拼湊了這六條,而他則將其下達給群眾)——它是每一個年輕的徒工都熟悉的起碼的工作準則。 「五年計劃四年完成!」五年變四年!所有的報紙、標語、廣播、電影都在晝夜不停地重複著這個超級口號。在各種會議上與會者一字一頓地喊著這個口號。教師們和兒童們,各級領導人和演員們……都在大聲地喊著五年變四年!這個口號象炮彈一樣打進了教育制度,深入到了高等學校。對這一新的冒險行為在理論上的論證是「精闢的和令人信服的」。「從沙赫特事件得到的教訓就是:要加速從工人階級中培養出忠於社會主義事業並能在技術上領導我國社會主義工業的新的技術知識分子。」①斯大林在1928年時就是這樣教訓人的。五年變四年!五年變三年!五年變二年!於是由無產階級速成方法培養出來工程師、科學家、農藝師、醫生、哲學家等所組成的整整一支大軍便補充進了國民經濟領域和科學領域中去。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11鄭第186頁。——譯者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