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斯大林時代的謎案 | 上頁 下頁
三八


  斯大林實實在在地破壞了工農聯盟,而工農聯盟是革命的主要原則之一,是蘇維埃制度的基礎。在同自己的人民作戰中的重大勝利就是這樣在「斯大林的英明領導」之下取得的。為了表彰這位對農村實行大清洗的鼓舞者與組織者的戰功,193o年時授予了他以紅旗勳章,這是授予他的第二枚戰鬥勳章(據命令中說,勳章是「根據許多組織、許多工農兵大會提出的大量請求」而授予的。但是,這項命令卻不知為什麼竟作為密件被保存了起來)。

  ①《軍事歷史》雜誌1966年俄文版第4期第66—67頁。這裡沒有確切地指明這項命令的編號。

  一切都正確無誤:斯大林要負歷史的責任。這當然不能取消他的「戰友們」——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伏羅希洛夫、安德烈耶夫、什基裡亞托夫……的罪過,也不能取消那個機智多謀的米高揚的罪過,也不能取消那個正統派日丹諾夫的罪過,也不能取消那個順從的加里寧的罪過。因為他們之中誰也沒有起來反對過這個暴君。在造成農民死亡方面,他們都插了手。參加這場殲滅性的戰爭的是由編制內的掠奪兵組成的整整一支大軍。他們在經過了積極的戰地實習之後,都分別地成了搜查專家、搶劫專家、逮捕專家、殺害專家、強制遷移專家。幾年之後,斯大林為這些行家們找到了適合於他們的專業的運用場所。

  在集體化的年代裡,從前沙皇帝國的各族人民在精神上經受了極大的危機。過去害怕斯大林的只是黨的上層人物,而現在,連群眾都對這個人感到害怕了。他們直到親愛的父親去世為止,都一直懷著這種害怕心理。特別大的災難和國家管理者的殘酷,摧傷了人民的脊樑骨。於是人們便感到自己是沙皇這個殘暴者的臣民。

  ①「親愛的父親」指斯大林。——譯者注

  可是官方的一部歷史文獻是怎樣評價這場歷史悲劇的呢?那裡寫道:「貧農成了生活上有保障的人」;「工人階級和農民取得了巨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勝利」;「社會主義在農業方面的勝利已經完成了」。這一切都應「歸功於黨和政府制定的大膽而英明的革命政策」。這些話都引自《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一書。

  在歷史學家們的著作中能夠勉強尋找到少量真理的時刻(它象刹那間的亮光一樣閃現了一下)來到了。《蘇共歷史教科書》(1963年)用如下一些話語來批評集體化時期的「錯誤」:「斯大林對農民留戀自己私有小經濟的力量估計不足以及他不願傾聽地方幹部的合理化建議……是他最大的失策和他犯很多錯誤的根源……雖然強行完成集體化從上面來講是由斯大林決定的」,但是他在自己的《勝利衝昏頭腦》一文中,卻把「造成錯誤的全部罪過……都歸咎于地方幹部,指責他們辦事馬虎是沒有充分理由的」。在後來的一些出版物中,在評價「辦事馬虎者」的作用及其欺騙性時,語調比較緩和和寬容。因此,那裡對列寧的著作進行了大量的引證……有的人樂意重新大肆宣揚集體農莊制度在「斯大林同志」極其英明的領導下所取得的勝利;有的人即比較有良心的人則樂意把農村的這場浩劫說成是一場「不成功的試驗」。斯大林在決定征服農民時,未必想到他是在進行一場試驗。要知道試驗是打算對絕對沒有把握的結果進行嘗試。而斯大林則預先知道了他定將打敗農民,定將把莊稼人鎮壓下去……他們怎麼能夠反抗他的專政呢?斯大林與其說是需要糧食,不如說是需要政治影響。而他也就全部得到了政治影響。於是人們認為,約瑟夫一建設者已著手建立一個新社會。在這個過程中,農村成了第一個犧牲者,城市將要通過自己的道路登上各各地。

  ①《蘇共歷史》雜誌1963年莫斯科俄文版第444—445頁;《蘇共歷史》雜誌1970年莫斯科俄文版第403—405頁;《蘇共歷史》雜誌1985年莫斯科俄文版第379—381頁。

  ②各各地是耶路撒冷近郊的一座小山,據基督教的傳說,耶穌被釘死於此地。——譯者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