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丘吉爾傳 | 上頁 下頁 |
八〇 |
|
1943年1月中旬,丘吉爾與羅斯福在摩洛哥舉行了卡薩布蘭卡會議。會議本來邀請了斯大林,但他聲稱因冬季有「重大戰役」而無法前來。通過討論,雙方認為北非之戰結束後應將下一步的進攻方向放在地中海,開展西西里戰役。雙方還費盡周折,說服戴高樂飛到北非與吉羅談判,以達成政治上的和解。會議結束後,為了打消蘇聯人的懷疑,丘吉爾和羅斯福還舉行了記者招待會,重申了盟國戰鬥到底的決心,聲明迫使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無條件投降」是盟國決不改變的目標。 2月上旬,丘吉爾回國後因感冒轉為肺炎被迫休息,但他毫不放鬆地關注著正在議會內正在進行的「關於國內事務的生動討論」。討論是由貝弗裡奇爵士發表的關於戰後復興問題的研究報告所引起。報告提出了激進的改革建議,認為政府應該承認需要實行家庭補貼、實行全民健康保險以及維持充分就業,通過擴大社會服務完成社會革命。情報部長佈雷肯向內閣報告說,貝弗裡奇「已經準備就此問題掀起一場政治風波」。徹韋爾子爵即林德曼教授則警告丘吉爾,如果這一文件得以實施,戰後英國要想延長租借法案就困難了。財政大臣金斯利·伍德在內閣中傳閱了一份題為《社會保險計劃的財政方面問題》,其中提出為維護戰後軍備所需的費用以打消人們關於福利社會的不切實想法。2月,下院就此問題進行辯論並表決,結果忠於政府的人以335票對119票獲勝。激進派的反叛沒有成功,但造成的政治影響很大。這實際上反映了英國政治向左轉的趨勢。 1943年初至2月中旬,德軍在突尼斯集結兵力,於2月14日發起反撲,被盟軍擊敗。3月下旬,英美聯軍向敵人據守的馬雷特防線發動進攻受挫。4月6日,新的一輪進攻終於奏效;德意軍隊被迫於4月中旬撤到突尼斯北部。4月19日,盟軍發動總攻,經過18天激戰,於5月7日分別攻佔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由於沒有運輸船只可用于撤退,成為甕中之鼈的25萬德意軍隊只得於5月13日全部投降。 與此相呼應的是蘇聯紅軍在蘇德戰場上獲得的巨大勝利。自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會戰開始之日起,在經過4個月的頑強防禦並消耗了敵人大量有生力量之後,蘇聯紅軍於11月19日轉入反攻。蘇聯以100萬兵力、13500門大炮、900輛坦克和1400架飛機的巨大優勢,於23日對33萬德軍形成合圍。戰鬥進行至1943年2月2日才告結束,被圍德軍全部被殲滅。這次大會戰宣告了德國戰略進攻的破產,成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分水嶺。 丘吉爾認為:「一旦非洲的局勢肯定之後,就有重大的理由促使我非趕往華盛頓不可。」巨大的勝利之後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丘吉爾意識到,在關於下一步重大戰略的制訂中,不僅英蘇之間存在嚴重分歧,就是英美之間也有矛盾,一些至關重大的問題「只有我與總統親自會談才能解決」。1943年5月4日,丘吉爾一行乘坐豪華的「瑪麗王后號」前往美國。5月12日,受到熱烈歡迎的丘吉爾一行在華盛頓與美國軍政首腦在白宮舉行了代號為「三叉戟」的秘密軍事會議。經過充分討論,確定了英美兩國的全面戰略思想:「同俄國和其他盟國合作,儘早促成歐洲軸心國家的無條件投降;與太平洋的其他有關國家合作,維持並擴大對日本施加不懈的壓力,以便繼續削弱日本的軍事力量,儘早促成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圍繞這一指導思想,會議規定的基本任務是:打破軸心國潛艇的威脅;加強空中優勢;盡力援助蘇聯和中國;促使非洲法軍在今後戰爭中起積極作用;在地中海作戰以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集中最大限度的人力和物力於英國以便在1944年春在法國登陸,對德實施決定性進攻。 會議結束後,丘吉爾和馬歇爾一起飛往阿爾及爾,與艾森豪威爾討論了下一步戰鬥部署,授權他在攻佔西西裡島後採取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的適當措施。 丘吉爾飛抵北非的消息導致了一場悲劇。一架由裡斯本飛往英國的客機被德軍戰鬥機擊落了,座上13名旅客全部喪生,其中有著名的英國電影明星萊斯利·霍華德;其原因是該機起飛前曾有一個口銜雪茄煙的矮胖之人走向飛機,德國間諜誤以為是丘吉爾登上了該機。 7月10日,代號為「哈斯基」的西西里戰役開始了。運載著16萬英美軍隊的3200艘大小軍艦和運輸船,在1000架飛機的掩護下,利用風狂浪湧的惡劣天氣出乎敵人意外地發起進攻,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終於解放了西西里全島。在這次戰役中,盟軍的傷亡和失蹤人員為31158人,而德意軍隊傷亡和被俘人員共計16.5萬人;撤退到意大利本土的約10萬人以上。 一連串的失敗導致了意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的垮臺。以國王埃曼努爾和總參謀長安布羅西奧將軍及巴多格裡奧為一派,以法西斯黨內的元老為另一派形成了兩個密謀集團,出於不同的目的分別進行著推翻墨索里尼的活動。盟軍的前進步伐和希特勒對意大利的加緊控制更加速了事態的發展。意大利法西斯党最高委員會於7月24日開會,以19票贊成、8票反對、1票棄權的比數通過了解除墨索里尼軍政權力的決議。連他的女婿齊亞諾也投了贊成票。 7月25日,國王在薩沃亞宮召見墨索里尼,宣佈廢黜他的一切軍政職務,由巴多格裡奧組織新政府,並立即拘禁了墨索里尼。巴多格裡奧上臺後,為了不招致德國的武力干涉,他表面上宣佈繼續對盟軍作戰,暗中卻派特使與盟國密談,準備反戈一擊。新政府同意將意大利的港口、機場、軍艦和交通線交盟國支配,並從巴爾幹國家撤走意軍或就地解除武裝。由於盟軍未能及時抓住這一時機,使德國人發現了一些動向,增派了軍隊加強戒備。9月8日,當盟軍司令部和意政府宣佈停戰後,德軍迅速包圍羅馬,迫使國王和政府成員逃往盟軍佔領區成立了流亡政府。10月13日,意大利對德宣戰。英美蘇三國隨即宣佈意大利為共同作戰的一方。 在意大利局勢發生急劇變化期間,丘吉爾於8月中旬乘「瑪麗皇后號」抵達魁北克與羅斯福舉行會晤。雙方首腦及參謀人員討論了渡海在法國登陸作戰的「霸王」計劃。 會上,丘吉爾還與羅斯福簽訂了協議,決定互相交換關於原子彈的情報,並保證兩國之間如未經另一方同意,不得使用原子武器。 11月27日,丘吉爾與羅斯福在開羅預備會議之後,飛赴德黑蘭參加包括斯大林在內的首次「三巨頭」會議。會議內容主要是研究決定未來的作戰計劃。斯大林贊成英美的「霸王」計劃並希望將該計劃盡可能提前到1944年5月進行,同時答應發動攻勢以防德軍從東線調往西線。三方還討論了促使土耳其參戰,戰後波蘭疆界的劃定和德國分治問題。但最後一個問題由於斯大林表示異議而未作出明確結論就休會了。 1944年1月21日,英美聯軍在美國將軍盧卡斯指揮下在意大利的安齊奧登陸。登陸部隊遭到德國軍隊的有力反擊,以極大的努力才守住登陸處的陣地。由於精銳部隊大部分已調回英國集結待命,準備渡海,所以在意大利的盟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毫無優勢可言,在3、4兩個月中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到5月份,盟軍的多國部隊才有能力重新發起攻勢,攻破了阿道夫·希特勒防線,佔領了蒙特卡西諾。6月4日,美軍攻入首都羅馬,對即將參加「霸王」行動的英美軍隊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在「霸王」行動開始之前,為了使德國人摸不清盟軍登陸的準確地點和日期,盟國方面煞費苦心地利用各種手段迷惑敵人。這些因丘吉爾所說「真相經常應由虛假相伴來作保鏢」的話而得名的「保鏢」計劃結果大獲成功。德國人真地以為登陸地點不是在諾曼底而是在加來,因而將他們的主要防衛力量,包括大批摩托化部隊集結于加來周圍地區,從而使諾曼底的德軍防衛力量相對變弱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