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普希金 | 上頁 下頁
三三


  又過了許久,連斯基轉達了達吉雅娜一家對奧涅金的邀請。他們希望這位高貴的朋友能參加達吉雅娜的命名日盛宴。奧涅金出於禮貌,如期前往。宴會上賓朋滿座,非常熱鬧。但是,喧嘩的場面和達吉雅娜憂鬱的面容又使奧涅金這個「怪人」難以忍受。他決定用激怒連斯基的做法來渲泄胸中的煩燥與無名之火。

  舞會開始以後,奧涅金當著連斯基的面,故意追逐奧麗加。不料,這個輕浮的少女也竟然把連斯基忘在九霄雲外,盡情跟奧涅金調情。連斯基果然被激怒了。

  於是,悲劇接踵而來,兩個從前的朋友走到了決鬥場上。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奧涅金打死了連斯基。年輕浪漫的詩人就這樣倒在一個孤獨者荒唐的子彈下。不久,奧涅金懷著深深內疚和苦悶,離開了莊園,遠走他鄉,四處漂泊。

  奧涅金出走以後,達吉雅娜既傷心于連斯基的早逝,又迷惑于奧涅金的行為。他們曾經是那麼一對情投意合的友人,怎麼會一夜之間反目為仇?奧涅金有學識,有身份,怎麼能做出這樣令人費解的荒唐事?

  達吉雅娜抱著這樣的疑惑,兩次探訪了奧涅金的寓所。

  在幽靜的書房裡,她看到了英國詩人拜倫的肖像畫。

  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的半身塑像也端放在書桌上。

  這兩個人物都是19世紀初自由精神的象徵。奧涅金書齋的氛圍使達吉雅娜留連忘返。第二次探訪時,她認真地拜讀了奧涅金曾經讀過的書籍。這個青年貴族走過的思想旅程頓時給達吉雅娜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天地。《唐·璜》、《異教徒》及其他一些浪漫主義名著使這個鄉村小姐認識了現代社會青年的心態。姑娘似乎終於明白,是哪些思想和理論激動著奧涅金的心靈、是什麼人生路標指引他行動的方向。

  幾年之後,奧涅金對旅行也厭倦了,他又回到了莫斯科。在一次上流社會的舞會上,他巧遇了達吉雅娜。這時她早已不是那個純樸的鄉村小姐,而是典雅莊重傲視群芳的貴婦人了。原來,不久以前,達吉雅娜遵從母親的意願嫁給了一位年長的將軍。雖然,她對生活早已沒有任何渴求,但依然保持著高傲而質樸的心靈。她厭惡貴族社會的喧囂與紛亂,始終思念故鄉自然的清香。此時此刻,她也認出了奧涅金,不過,她心中再也沒有激動。奧涅金卻忽然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這種失落很快又轉化成愛的瘋狂。一封封情書像雪片一樣飛向達吉雅娜。沒有接到覆信,他又天天來到她的門前,走進她的客廳,像影子一樣追逐她。

  對於上流社會的責難,他置若罔聞;對人們鄙棄的目光,他也視而不見。但是,畢竟事過境遷。而今,無論這位曾經高傲的貴族公子怎樣大獻殷勤,達吉雅娜都一概漠然處之,有時甚至都不正眼看他一眼。奧涅金又一次飽嘗了苦愛的滋味。又過一些時候,他終於聽到了達吉雅娜的心聲:

  而現在!——您跪在我的腳下,
  多麼渺小啊!是什麼讓您這樣?
  為什麼憑您的心靈和才氣,
  竟會成為淺薄感情的奴隸?
  而幸福曾經是那麼伸手可及,
  那麼有可能!但是,我的命運
  已經全部註定了。也許,
  這件事我做得不夠審慎:
  母親流著淚苦苦哀求我,對於可憐的達尼婭來說,
  怎麼都行,她聽隨命運擺佈
  我便嫁給了我這個丈夫。
  我求您離開我,您應該這樣;
  我十分瞭解:您的心中有驕傲,
  而且也有真正的榮耀。
  我愛您(何必對您說慌?)
  但現在我已經嫁給了別人;
  我將要一輩子對他忠貞。

  這就是奧涅金與達吉雅娜沒有相愛的「愛情悲劇」,這就是葉甫蓋尼·奧涅金這個貴族青年的失敗人生,這就是純情少女達吉雅娜悲涼的命運。詩體小說寫到這裡也就嘎然而止了。

  詩人在這部作品中雖然設計了浪漫小說的結構,賦予它溫情的格調,但奧涅金和達吉雅娜的情感糾葛卻不是創作的主要題旨。對普希金來說,他是通過奧涅金失敗的人生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俄國專制農奴制度走向沒落和社會變革的前夜,貴族青年一代的出路何在?除此之外,詩人還提出了其他一些迫切的社會問題:如農奴制問題,貴族教育問題,婦女的社會地位問題等等。

  普希金以奧涅金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向讀者展現了19世紀20至30年代俄羅斯社會的方方面面,描繪了一幅幅廣闊的社會風俗畫。作品中既有城市生活的浮華和喧鬧,也有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純樸;既有對俄國歷史的回顧(追憶1812年衛國戰爭),也有對它未來的展望(詩人設想了俄國交通遊旅的發展)。普希金把統治階層與普通農民的生活作了鮮明的對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