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普希金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青年是祖國的希望,俄羅斯青年的覺醒就是這個古老國度的覺醒。他們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聯,這首詩唱出了青年的心聲。因而,當時的進步青年都爭相傳誦《致恰阿達耶夫》,它成為了「十二月革命」的序曲。普希金的預言「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就要上升,射出光芒。」刻在了革命黨人的徽章上,激勵著他們在堅難的道路上前進。 《致恰阿達耶夫》與詩人後寫的《致大海》和以前的《自由頌》被文學史家們公認為俄羅斯積極浪漫主義的代表作。詩中激昂向上的格調,深遠開闊的意境和熱情似火的情緒給19世紀初葉的俄羅斯抒情詩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值得一提的是,普希金的這首贈詩雖然也採用了感傷主義文常用的一些意象,但它們或被賦予了積極的意義,或是作為展示主題的輔墊。 在詩中,幸福迷人的星辰暗喻自由光明的新的社會制度,用「平靜的光榮」來反襯「祖國的召喚」,用「夢幻」和「朝霧」來烘托光芒四射的星空。這些手法表現這位傑出詩人化平庸為神奇的藝術功力。同時也說明,普希金是一位尊重藝術傳統、善於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的詩歌革新者。 詩人因寫革命詩篇被逐南俄後,大自然就成了他最親密的朋友。普希金最眷戀大海。他謫居敖德薩和克裡米亞時經常獨自一人徘徊在海邊。他喜歡拍岸的驚濤,他羡慕大海的自由。這藍色的世界給了他多少自由的聯想,沖滌了他心頭多少苦悶。詩人時而想起了叱吒風雲的拿破崙,時而又想起了投筆從戎的拜倫。 海風吹動自由的波瀾,也吹來奔放的詩情。普希金在轉回內地之前,贈賦詩一首獻給了他心愛的「蘭色的朋友」: 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這是你最後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滾著蔚藍色的波浪 和閃耀著驕美的容光。 我多麼熱愛你的回音, 熱愛你陰沉的聲調,你的深淵的音響, 還有那黃昏時分的寂靜, 和那反復無常的激情! 普希金最敬慕大海的品格是「什麼都不能使他屈服」。在詩人的眼裡,大海是勇猛無畏的鬥爭者,天氣愈是險惡,他們愈是敢於激蕩。普希金在詩中追憶了拿破崙和拜倫,認為他們兩人均有大海一樣的品格,都是自由的象徵。這首詩在抒情中懷古,又在懷古中抒情。詩人用「狂放不羈」的自由精神把歷史人物和自然景觀貫穿起來。普希金的整個身心都融化在那洶湧浩翰的藍色裡,他將帶著海的閃光、海的衝撞和海的力量走向遠方。這首詩表明作者將永遠恪守追求自由的信念,保持鬥爭的性格。 《致大海》一詩似大海本身一樣,氣勢博大、澎湃激蕩。歷史的氛圍又使詩歌蘊含著深廣而凝重的份量。詩人以歷史主義的眼光評價了拿破崙的功過:在拿破崙的旋風所到之處,封建勢力紛紛垮臺。他曾經是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但後來卻作了專制主義的俘虜。詩人以拿破崙悲劇性的命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 《致大海》是普希金浪漫主義政治抒情的經典之作。詩歌的意象是在抒情和寫意中形成的。現實中的大海是詩人歌詠的對象。他運用對比的手法描摹大海的秉性。在詩裡一邊是閃耀著驕美容光的大海,另一邊是孤獨苦惱的詩人。大海的喜悅與詩人的憂鬱對比鮮明。在詩中既有喧騰激蕩的海浪,又有寂靜不動的荒漠,詩人用活躍的大海反襯出陸地的僵死。嚴格地說,詩中對大海的描寫不很具體,普希金主要通過寫意和抒情將現實的大海轉化成一種自由精神的象徵。 作為一首浪漫主義的詩篇,它刻意突出了大海那反復無常的特點: 漁夫們的溫順的風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護, 在波濤之間勇敢地飛航: 但當你洶湧起來而無法控制時, 大群的船隻就會被覆亡。 狂放不羈,喜怒無常正是浪漫主義作家經常塑造的性格模式,由此而表達出對自由境界的渴求。這首詩沒有孤立地抒情、寫景和懷古,而是將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從而在個人的感遇中閃現出時代的精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