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普希金 | 上頁 下頁
三三


  在喀山和奧倫堡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後,普希金來到了他的文學聖地波爾金諾。在這裡,他仿佛又找到了感覺。波爾金諾的秋天賦予詩人以激情和靈感,讓他文思如泉,得心應手。在這裡,他完成了一系列作品,除了歷史著作《普加喬夫史》、長詩《青銅騎士》和小說《黑桃皇后》外,詩人還寫了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和《死公主的故事》。

  經過艱苦但又是快樂的創作勞動後,普希金的內心得到了充實,他對自己的才能充滿了信心。然而,他的內心也不時地被一種難以言狀的感情佔據著。雖說波爾金諾依舊如前,可如今,他畢竟不是幾年前的他了。現在他有家室,還有孩子,他的妻子既美麗又可愛,他是那樣愛她,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他對她的愛有多深。可是,他的「小妻子」是那樣單純,那樣容易被誘惑,在那險惡的環境裡,她被人們「群星捧月」般地包圍著,這些人中自然也有許多善良的好人,然而小人和居心不良的惡人也不少。一想起已分別數月的妻子,普希金又不免擔心起來,他應該回彼得堡去了。況且,他的假期也完了,不回去,說不準又要惹出什麼麻煩來的。

  11月20日,普希金回到彼得堡。娜塔麗婭並不知道他回來,她正在別人家跳舞呢!在普希金離家的日子裡,她多半是這樣打發日子的。丈夫的歸來,並不能改變她的生活方式,不過,使她感到高興的是,丈夫這次創作的豐收,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她也可以多添制一些漂亮的衣裙。

  她的漂亮的衣裙增加了她的美麗,她的美麗又增加了許多流言,而流言又增加了丈夫的苦惱。此刻,一個不大不小的苦惱正在折磨著普希金:

  尼古拉一世對岡察洛娃的美色覬覦已久,可他近來發現在宮廷的舞會上很少有岡察洛娃的身影,便詢問此事緣由。原來,岡察洛娃不能夠經常出入宮廷舞會,是因為她丈夫普希金的職銜太低,無權得到邀請。

  於是沙皇想出了一個點子,就任命普希金為宮廷近侍,這樣,岡察洛娃就可以有資格在皇家舞會上露面了,他也就可以把這個美人摟在懷裡跳舞了。

  通常,宮廷近侍這一職銜,是授與小青年的。現在要早已年過三十、頭髮已經花白的普希金站在一排十八歲以下小青年當中,而這一切還是為了讓皇上能夠常在宮廷舞會上見到他的妻子,可想而知,普希金會是怎樣心情。可是,普希金又不能拒絕,拒絕不但會引起家庭的不和和不快,更會引起皇上的不滿。況且,社會上已是流言四起,說普希金是通過陰謀獲得這個閒職的,伴隨著這些流言,自然還有更加難聽的話。

  普希金婚後在彼得堡的生活是痛苦的,而且,這種痛苦的生活中還埋藏著不幸的火花,它隨時都可能引發成為一場災難。

  普希金的同時代人、作家索洛古勃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到這一點時有過中肯的分析,他寫道:

  說實話,普希金是極端不幸的,他的主要不幸就是,他住在彼得堡,過著足以毀滅他的上流社會生活。普希金處在那樣一些人中間,他不能不感到自己比他們優越,同時又感到自己在這個貴族上流社會中在待遇和所起作用方面一貫是受屈辱的。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官銜的最偉大的藝術家在官方社會中所處的地位比一個最低級的司書還要低。……他對上流社會的一些規矩表面上也表現出似乎是蔑視的態度:

  不趕時髦,參加舞會總是帶著黑領帶,穿斜襟的坎肩,領子是可以折起的,沒有漿硬,這也許是無意模仿拜倫的紳士風度;其他規矩他還是服從的。他的妻子是一位美女,是所有集會的裝飾品,因而也是她的同年的女士的嫉妒對象。為了能邀請她參加宮廷舞會,普希金被封為宮中低級侍從。為伴隨美麗的妻子穿著宮廷禮服的這位自由的歌手,扮演了一個可憐的、幾乎是可笑的角色。普希金不是本來的普希金,而是一個普通的廷臣和丈夫。

  他熱愛妻子,為她的美麗而自豪,他完全信任她。他嫉妒她,不是因為他對她有什麼懷疑,而是因為害怕上流社會的流言,害怕在上流社會的輿論面前成為更加可笑的人。他致死的原因就是這種害怕心理,而不是他無須害怕的丹特士先生。

  普希金,正像他的悲劇的主角一樣,不可抗拒地、一步步地走進了命定的悲劇矛盾和衝突之中;也正像那支婚禮上的蠟燭一樣,生活的風暴隨時都可能把它撲滅。

  第十八章 《青銅騎士》

  《青銅騎士》是普希金「彼得堡時期」的一部力作,同時也是普希金最後一部長詩。就內容而言,在這部作品中,歷史和現實並存,頌揚與譴責共在,表現了詩人凝重的歷史觀和鮮明的現實感;就藝術而言,在這部長詩中,敘事與抒情相互交融、補充,淳樸的散文風格與莊嚴的頌歌格調相互交替、轉換,展露了詩人爐火純青的詩歌天才的最後一次「噴發」的奇光異彩。

  長詩以1824年彼得堡洪水氾濫作為情節線索,在展開歷史與現實的畫面的同時,提出了彼得堡的主題。或者,用別林斯基的話來說,長詩的「真正主人公」就是彼得堡。

  在作品的具體情節中出現兩個人物,一是歷史上的大人物彼得大帝,一是現實中的小人物葉甫蓋尼。而他們的故事又都是和彼得堡緊密相連的。所以有的學者又說這部作品有三個主人公。

  長詩開頭的序詩以莊嚴明朗的音調頌揚彼得大帝的功勳,以絢麗多彩的語言描繪了彼得堡的雄姿。歷史上的大人物彼得大帝,為了俄羅斯的發展和繁榮,毅然決定在這海口浪尖上興建彼得堡城。他站在大海邊,心裡「充滿了偉大的思想」:

  大自然在這裡設好了窗口,
  我們打開它便可通向歐洲。

  而彼得堡城便是這一「偉大思想」的產物。詩人以充滿熱情的詩句表達了對這座「年輕的城」——這顆「北國的明珠」的愛:

  我愛你,彼得興建的城,
  我愛你莊嚴整齊的容顏,
  我愛涅瓦河雄偉的波濤
  和它大理石鋪就的兩岸。
  我愛你鐵欄杆上的花紋,
  愛你的沒有月光的夜晚。
  我愛你,俄羅斯的軍事重鎮,
  我愛你的堡壘巨炮轟鳴。
  ……
  巍然矗立吧,彼得的城,
  像俄羅斯一樣的屹立不動!

  可是,和歷史上的大人物彼得一世所想的不一樣,現實中的小人物想的只是一些小事,如個人的生活和安逸,愛情和婚姻。當一場罕見的洪水襲擊彼得堡時,小人物葉甫蓋尼在想些什麼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