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南希外傳 | 上頁 下頁


  1907年,查爾斯·勒基特被提升為亞當斯捷運公司F大街分公司的經理。由於他的提升以及所有孩子(包括兩個女兒)都有了工作,家庭經濟狀況終於有所好轉,使他們得以搬進華盛頓的一所新公寓。不幸的是,幸運之神既給人以施捨,又予以剝奪。

  1907年7月1日上午11點鐘,伊迪絲27歲的哥哥雷利走進賓夕法尼亞大街的加里克俱樂部,要了一杯酒。當服務員把酒端上來後,他把酒推到一邊,離開桌子,向俱樂部後面的一個閱覽室走去。他坐在沙發上,掏出手槍,擊中了自己的胸膛。俱樂部成員聽到了響聲,以為僅僅是有人過早地慶祝7月4日國慶節,但幾分鐘以後,他們發現雷利已頹然倒在血泊中,他的左手無力地下垂,握著冒著煙的手槍搖搖晃晃。「現在全都完了,」他奄奄一息地說,「給喬打電話。」

  人們立刻找來了他的哥哥——哥倫比亞劇院的經理約瑟夫,一同來的還有他的父親、母親和兩個妹妹。他們趕到醫院,發現雷利還有知覺但生命垂危。子彈穿過了他的右胸,停留在脊髓膜上,使他的腰部以下癱瘓了。

  「爸爸,一切都完了,一切都完了。」當他的父親走進房間時他說道。由於對與妻子和兩個兒子分居感到絕望,雷利說他感到沒有必要再活下去了。人們安慰他說,如果醫生施行手術取出子彈,他會活下去,但是他拒絕手術。看來,他是決心要去死了。

  「這沒有用,爸爸。這沒有用。」他說道。

  為了勸說兒子生存下去,老勒基特叫來了雷利年輕的妻子格特魯德,那時她正與父母一起,呆在他們位於馬裡蘭州勞雷爾的夏日寓所裡。她帶著兩個小孩和她的父親哈洛上校,匆忙趕到醫院。那時,雷利已因失血過多而不時處於昏迷狀態。悲痛欲絕的格特魯德沖到他的身邊,一再對她過去冒犯他表示道歉,請求他的寬恕。

  第二天下午6時,醫生認為,進行手術搶救已經沒有希望了,並對他的親屬說,死亡就在眼前。格特魯德痛苦地坐在丈夫的身邊,任何人勸解都無濟於事。

  「你高興見到我嗎,雷利?你高興見到我嗎?」她問道。

  「我非常高興。」有一次他小聲說道。他顫悠悠地想坐起來抱她,但他的肺裡充滿了血,又無力地倒在枕頭上。他兩歲的兒子小雷利坐在父親的身邊,他已經有兩個月沒有見到父親了。

  53歲的薩拉·勒基特已經埋葬了兩個兒子:路易斯出生一個月便夭折,查爾斯21歲時因患肺結核死去。她的女兒埃拉嬰兒時死于霍亂,而現在她又面臨第四個孩子的死亡——由於自殺。她坐在椅子上,身子前後搖擺,把頭埋在手裡抽泣著。19歲的伊迪絲和她23歲的姐姐弗吉尼亞離開了現場,她們心情不安,不願看到哥哥在臨終前和他的妻子、孩子和解的場面。

  雷利於那一天晚上9時20分死去。7月4日,查爾斯和薩拉·勒基特護送兒子的靈柩到國會墓地,他們的好幾個孩子都埋葬在那裡。

  三年之後,華盛頓市的居民將再一次讀到有關勒基特一家的新聞,但這一次的新聞人物是最小的孩子伊迪絲,她終於說服了她的哥哥喬,讓她出現在哥倫比亞劇團的舞臺上。

  「我沒有臺詞要說。我只是躺在舞臺上的一張床上,顯得很憂傷,」幾年以後她說道,「當幕布徐徐落下以後,我從床上跳下說道:『不要哭,我活著。』我對觀眾講話!」

  這個迷人的年輕女郎長著天使般的金髮和藍色的眼睛,那天晚上她受到觀眾的鼓掌和歡呼,儘管遭到家庭反對,她決心繼續在舞臺上尋求未來。

  開始時,她模仿劇團的主要演員,以便在需要時充當替角。當時在哥倫比亞劇團的劇目中,大多數都是一些無聊的愛情劇和喜劇。票價分別為25、50和75美分,而比較正規(有名望)的國家劇團管弦樂隊的票價達2美元。

  關於她的最初的一則廣告寫道:「小伊迪絲·勒基特擁有美貌、才智和天賦……她的發音像壁爐邊蟋蟀的叫聲,她的眼睛是藍色的,頭髮捲曲。她的絕頂聰明、優雅風度和那張可愛而美麗的臉已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伊迪絲一生的最大特點將是那個「絕頂聰明」。早年,她掌握了和誰打交道、和什麼樣的人建立關係的秘訣。她很快明白了要不斷往上爬。開始時,她利用哥哥喬在戲劇界的關係。當《危機》在紐約重新演出時,喬為她安排了一個角色。後來,她在明尼阿波利斯一個專門劇團裡演了一個季度。1910年回到紐約,參加《隨波逐流》的演出,但這出劇很快便無人理睬。

  伊迪絲毫不氣餒,她於1911年回到華盛頓,演出《探寶者》。《華盛頓明星報》提到了她,說她「持續的進步使她有希望很快實現許多朋友對她的預言。」

  「發展的願望在各地都以鮮明的形式表現出來,至於這種發展以什麼或以誰為代價都在所不惜。」亨利·詹姆斯這樣描述20世紀初期的情況。或許,他描述的也正是伊迪絲·普雷斯科特·勒基特的野心,她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做一個演員。她接受給予她的任何角色,在夏日裡,跟隨演出固定劇目的劇團四處奔波,並把所有錢用於買緊身裙、圓頂狹邊的鐘形女帽、絲襪和白色羽毛等,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風騷女僕。「在劇團裡,你知道,一個人必須每週買一件禮服。」她對《波士頓旅行家和先驅晚報》說,「同樣的衣服絕不能穿兩次。這需要花很多時間和心思,更重要的是,要花很多錢。但我一點不吝惜。我獲得的經歷值得我付出一切代價」

  那時,專門劇團像露珠一樣佈滿全國;每一個有歌劇院的城市,都在冬天把它變為戲院,以增加收入。即使像馬薩諸塞州匹茨菲爾德這樣的小城(在本世紀初有25000人口),也有一個專門劇團長期固定演出。在殖民地劇院(1400個座位)演出時,伊迪絲·勒基特被她的演員朋友稱作「勒基」,被認為是一個「迅速崛起的演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