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尼采 | 上頁 下頁 |
一二 |
|
因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都還是一些野蠻人。」 在尼采的所有書信中,凡是提到德國的地方,無不大肆加以抨擊,而毫無贊許之詞。他以為生活在當時的德國,使他的健康被破壞了,心理平衡被破壞了。他甚至以辛辣的口吻說:「每逢我在德國的時候,我對人們的厭惡便增長到了可怕的地步。」 正是對德國俾斯麥政權和德國文化的強烈不滿,使他與瓦格納走到了一起。早在尼采16歲時,他就聽了瓦格納的一個歌劇《徨萊斯坦》,對這個歌劇尼采非常喜歡,他認為瓦格納的這個歌劇與眾不同,很具有個性,一點也不「德國化」。從此以後,他狂熱地喜歡上了瓦格納的作品,他對瓦格納所能創造的令人驚奇的作品,推崇備至,以為那是他靈魂深處所要表達的東西,他的一顆高傲的心找到了共振的頻率。對此,他在其自傳中也充滿感情地回憶道:「我與瓦格納的最初接觸,也是我生命史上能夠自由呼吸的最初時刻,我受他的影響,我尊敬他,我把他當作一個與德國人不同的人,我把他當作一個與『德國式美德』相反並具體反抗『德國式美德』的人瓦格枘也是一位革命人物——他擺脫了那些德國人。」 在尼采看來,他對於瓦格納所創造出來的各種天才之作,比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得更清楚,同時對於那些只有瓦格納才能達到的奇妙狂喜,他比任何一個人瞭解得更清楚。同時對於那些只有瓦格納才能達到的奇妙狂喜,他比任何一個人瞭解得更清楚。他自豪而充滿感激地說:「我把瓦格納看作我生命中最大的恩人。 我們兩人都遭受過,甚至透過彼此的手而遭受過比這個世紀大多數人所能忍受的更大苦悶,這個事實乃是把我們兩人結在一起的連系物,而這個連系物將永遠把我們的名字連一個起。因為,正如瓦格納只是德國人當中的一個誤解一樣,我也是如此,並且將永遠如此,我親愛的同胞們,你們必須先具有兩世紀心理和藝術的薰陶但是,你們永遠不能將時鐘的針撥回來。」 尼采與瓦格納過從甚密,除了互相拜訪和討論外,他們還在學業上互相予以指導。尼采把與瓦格納的每一次相處,作為自己學習叔本華的哲學實習課。瓦格納熱情地向尼采推薦了一大批被當時德國人冷落了的德國古典學者。尼采在巴塞爾大學圖書館裡仔細地查閱了他們的著作並作了大量的筆記。同時,瓦格納為了讓尼采更好地瞭解他,拿出了他自己早斯所寫的關於美學和哲學方面的雜文,讓尼采閱讀。 由於受到瓦格納的影響,尼采關於希臘悲劇的思想開始有所改變。他在自己寫的學術筆記中接受了瓦格納的許多觀點,比如他以下的一些觀念就與瓦格納的十分相同:歌劇旋律的發展是對音樂的一種叛逆,絕對音樂與日常戲劇是音樂劇的兩個分支,悲劇是純音樂的產物這個時期,尼采認為:正如叔本華是自柏拉圖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那樣,瓦格納代表了現代音樂發展的最高峰。 1870年,尼采認為,悲劇性音樂戲劇將在德國得到復興。在瓦格納夫婦的鼓勵下,他準備為他作公開演講的主題寫一本書,這本書就是後來的名作《悲劇的誕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