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四八


  在塞瓦斯托波爾之戰中,不僅只是一個攻擊軍面對著一個數量至少與其相等的敵軍,也不僅只是近代化炮兵和空軍,與鋼筋水泥和花崗石的要塞之間的對抗,這更是德國軍人的精神勝利——發揮了其一切的勇氣、主動、和自我犧牲的精神。俄軍不僅佔有地利,而且也十分頑強,再加上俄國制度的鐵硬壓力。這個苦戰達一月之久,天氣的酷熱程度令人受不了,甚至在清晨的溫度都高到華氏106 度。我軍在這一戰中的成就的確是可歌可泣,不過這裡受了篇幅的限制,卻只能加以簡略的敘述而已。

  在第54軍的右翼方面,第132 師奉命越過貝爾貝克河谷,向其南岸的控制性高地進攻,暫時留下敵軍在林比莫夫卡的橋頭陣地。在其左面,第22步兵師的任務為從東面,經過卡米希裡(Kamyshly)溝,攻入貝爾貝克河的南面,為第132 師越過河谷的行動開路。再左面,第50步兵師通過卡米希裡前進,然後從西南方向上加入這個攻擊。在該軍的極左翼,第24步兵師應透過山地叢林地區向格塔尼高地進攻,其左側面則受到羅馬尼亞第18師的掩護。

  由於強大突擊炮兵的壓倒性支援和空軍的猛烈攻擊,在第一天就能越過卡米希裡溝和貝爾貝克河谷,並在後者以南的控制性高地上獲得一個立足點。在南面的第30軍,最先的任務就是為自己的攻擊獲得躍出位置,那個在通向塞瓦斯托波爾的公路兩側的攻擊預定要遲幾日才開始。

  第二期的攻勢直到6 月17日才結束,在兩方面的前線上都是寸土必爭,每一個碉堡和每一條塹壕,都要經過浴血苦戰,俄軍一再發動反攻,以求贏回其所喪失的東西。無論是大型的據點也好,小型的碉堡也好,他們都常常會打到最後一人一彈為止。雖然戰鬥的主要責任是由步兵和工兵來擔負,可是炮兵的前進觀察站卻特別值得一提,因為主要由於他們來指導火力,才能夠把個別的據點和碉堡攻擊下來。他們與突擊炮配合起來,成為步兵的最好助手。

  6 月13日,第22師中的第16步兵團,攻克了「斯大林」堡壘,前一個冬季中的攻勢就停頓在這裡。一位傷兵高聲喊著說:「現在我們攻下了斯大林,死也瞑目!」由此即可以想見我軍士氣之一斑。

  6 月17日,我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終於在北面的要塞地帶中造成了一個深入的楔形。第二道防線中的陣地,例如「赤卡」、「GPU 」、和「伏爾加」等都已經落入了我們的手中。

  同一天,第30軍也已經沖入了查本陣地前方的前進防區中。在苦戰之中,第72師攻佔了「北鼻」、「教堂山」和「廢墟山」,而第170 師則攻下了卡馬裡。在該軍的北面,經過了一連串的失敗後,羅馬尼亞第1 山地師也終於攻克了「塔糖」山。另一方面,第28輕型師在沿海岸的岩山上卻進展得極慢,那就是所謂「玫瑰山」(Rose Hill) 和費米侖(Vermilion) 一號和二號等,因為那只能採取蛙跳的形式,由一點到另一點,損失相當重大。

  儘管我們對於這些成功已經付出了如此的高價,可是攻勢的前途仍不樂觀。我們自己部隊的耐力也已經顯著的降低。在第54軍方面,必須暫時抽回第132 師,而用第24師來代替它。

  同時第11集團軍也受到陸軍總部的壓迫,認為除非能夠有把握迅速攻下塞瓦斯托波爾,否則就要抽回第8 航空軍去支援烏克蘭的攻勢。我們卻堅決認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直到最後成功為止,而第8 航空軍的保留又是一個必要條件。結果還是我們的意見勝利了。不過在那個時候,眼看著我們步兵實力日益減弱,誰又有把握能夠保證這個要塞能夠早日陷落呢?因為認清了我們自己的部隊有過早消耗完的危險,第11集團軍要求再額外給我們3 團步兵——陸軍總部這一次照準了。他們至少應能在最後關頭上趕到。

  在現有的環境中,我們在兩個軍的方面都可以發揮攻擊者的唯一優勢,即能任意調動其主攻的方向,於是也就能使敵人受到奇襲。

  第54軍向西轉,把第213 步兵團和第24師當作主攻兵力。在希茲費德上校(Col. Hitxfeld) 領導之下,第213 團攻克了「高爾基一號」炮臺。它的火炮中有一門早已為我方的攻城炮直接命中而喪失了作用。另一門則為工兵所炸毀。可是其中守兵卻負隅頑抗,直到我方工兵將要塞炸穿,才出來投降。到了6 月21日,第24師已經能夠肅清沿著西海岸的北部地區中其所有的殘敵,直到保衛著希費爾拉亞灣出口處的要塞為止。

  在第30軍方面,也因為攻擊焦點突然改變,而在6 月17日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成功。該軍決定暫停北面的進攻,而集中兵力在大路的南面作一個奇襲。第72師越過了敵軍的陣地,其搜索營在巴克(Baake) 少校率領之下,一直沖到了查本戰線前方的「鷹巢」為止。6 月18日清晨,該營攻佔了「鷹巢」陣地,並堅守到援軍趕到時為止。此後,我們就可以向北透入敵方防禦的體系了。

  在以後的第三階段中,由於攻擊焦點的突然移動,再度獲得成功,尤其是炮兵部分。在北面已經完全達到第一目標,希費爾拉亞灣;在南面已經佔領了向查本戰線發動突擊的躍出位置。

  在北區方面,全部的炮兵火力都集中起來,使第24師能夠攻佔控制希費爾拉亞灣出口的半島要塞。其中最堅強的為號稱「北堡」的古老據點。第22師控制了俯視希費爾拉亞灣的高崖。第22師與第50師分界線上的鐵路山洞,曾經發生極慘烈的戰鬥,敵軍曾用一個最近由巡洋艦運來的旅在這裡發動一個反攻。最後用炮彈擊破其出口,才將這個山洞攻佔。其中出來了幾百名俄軍,但還有更多的平民,包括婦孺在內。要想肅清北岸那些地下倉庫是尤其困難。它們都裝有鋼門,在政委壓迫之下,其中的俄軍是絕無投降的表示。我們必須逐一將其炸毀。第50師在叢林地帶中經過了苦戰之後,也已經達到了希費爾拉亞灣的東端,並佔領了足以控制卡爾拉亞河谷(Chornaya)口的格塔尼高地。在它的左面,羅馬尼亞山地軍的右翼在格塔尼東南山地上的叢林地區中尋路前進。拉斯卡爾將軍(Gen. Tascar) 是這次前進中的靈魂——他以後在斯大林格勒被俘。

  第30軍也突然改變了其攻擊的方向而有了新的收穫,利用第72師攻佔「鷹巢」的有利形勢,它把第170 師從南面旋轉過來,攻擊費達基尼(Fedyukiny) 高地。敵軍的眼光正朝著東看,以為我軍將攻擊查本高地本身,所以受到了完全的奇襲,使該師能夠相當迅速攻佔該高地。這樣遂獲得了一個堅定的基地,以便向查本防線作決定性的攻擊。

  在這幾天之內,羅馬尼亞山地軍的左翼(第1 山地師) 也獲得了相當的進展。

  6 月16日上午,第11集團軍發現幾乎已經把這個要塞的全部外圍地帶都攻佔了。敵軍已經被逐入了要塞內層地區,其北面戰線為希費爾拉亞灣的南岸懸岩絕壁處所構成,而其東線則從茵克爾曼高地起,沿著查本山脈直到巴拉克拉伐周圍的岩岸為止。第11集團軍現在就要決定如何來突破這個要塞的內圈。很明顯,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敵人會繼續抵抗到底,他們絕無準備撤出的表示。另一方面,雖然敵人的預備隊可能大部分都已用盡,但德軍的攻勢能力同時也已成強弩之末。最近幾個星期之內,我每天上下午都在視察各軍部、炮兵指揮所、師、團、營部和炮兵觀察所等等。我對部隊的情形可以說是非常瞭解,有些團只剩下了幾百人,我還記得有一個連在撤出前線時只剩下了一個軍官和8 個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