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四〇


  但是這個難得的勝利果實——對於克裡米亞的最後突破——卻還是未能立即以摘到。雖然敵軍的損失慘重,但這個軍此時所面對著的敵軍總數卻已經增到6 個師之多了。由於雙方相對實力相差太遠,而且我軍也已經受到了巨大的犧牲,所以想一口氣直撲依雄瓶頸部分,對於我軍而言實在是過度的要求。

  第11集團軍的原定計劃,是準備在這個時候,就把援兵(山地軍和元首衛隊師)投入。可是這個計劃卻早已為敵軍所破壞。很明顯,他已經預測到了我們有迅速征服克裡米亞的意圖,所以也就在亞速海與第聶伯河之間的正面,增加了新的生力軍。

  9 月26日,敵人用兩個新的集團軍。第18和第9 ,一共包括12個新到的和最近已經休息過了的師,向本集團軍的東面正面發動攻擊。在第一次攻擊中,他們對我們自己的第三十軍方面,並未獲得任何的成功,雖然這裡的情況已經變得非常緊張。但是在羅馬尼亞第3 集團軍的地區中,敵人卻擊潰了其第4 山地旅,並在正面撕開了一個10英里寬的缺口。這個旅已經喪失了其炮兵的大部分,似乎是已經到了筋疲力竭的程度。其他的兩個羅馬尼亞山地旅也同時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有選擇餘地,只好命令本已向皮裡柯普調動的山地軍,再向後轉以穩定羅馬尼亞第3 集團軍的地位。同時,第11集團軍被奪去了其唯一可用的快速部隊,「元首衛隊」党衛軍師。我們奉統帥部的命令,把該師控制不用,並且不久即將其移交給第1 裝甲集團軍,以便參加向羅斯托夫的進攻。所以我們也就無法使用該師來擴張在這個地岬上的成功,它已經奉命調回東面正面。

  為了能夠接近兩方的正面起見,本集團軍司令部的作戰部門,於9 月21日在羅格斯克大草原中的阿斯卡尼亞羅伐(Askania Nova)設立了一個戰術性指揮所,那本是一個德國人的故居。

  那本是一個典型的農莊,現在卻變成了一個集體農場。所有的建築物都已經殘破不堪,俄國撤退時也把一切農具都毀壞了,並且把石油倒在堆積如山的小麥上面,縱火焚燒。這樣燒了幾個星期之久,我們也無法將其撲滅。

  由於前線上的情況日趨嚴重,所以9 月29日,我們又率領少數的幕僚,移到比較接近危險地點的後方某點上。在危機發生的時候,這總是一個便利的措施,它至少可以預防下級單位的司令部過早地向後移動,對部隊造成惡劣的影響。在目前的情況下,因為許多羅馬尼亞的司令部人員都有過早移動其位置的趨勢,所以尤其適用。

  同一天,山地軍和党衛軍師向敵軍的南面側面發動了一個突擊,在那裡他們雖然突破了羅馬尼亞的第3 集團軍,但卻並未能對於其初步的成功作適當的擴張。當這裡的情況穩定之後,在第30軍的北面側翼上又正在醞釀著一個新的危機,因為有一個羅馬尼亞的騎兵旅已經潰退了。我只好親自去作強力的干涉,阻止它倉惶逃走。然後再把党衛軍師調過頭來阻止敵人的突破。

  在我們東面的情況雖然已經變得如此的緊張,但卻同時也製造了一個黃金機會。因為想挫折我們對於克裡米亞的意圖,敵人曾經一再發動攻擊,把他們的全部兵力都牽制在正面,而更無預備隊保護第聶伯河在查波羅齊和第聶伯羅波托夫斯克(Dniepropetrovsk)的渡口,於是克萊斯特上將的第1 裝甲集團軍也就可以從那裡突破其北側面。

  在幾天以前,我就曾經要求南面集團軍群總部命令該集團軍參加作戰,於10月1 日,頒發了適當的命令——當第11集團軍用力牽制著正在攻擊中的敵人時,裝甲集團軍就從北方不斷施加壓力。現在敵人開始退讓了。10月1 日,第30軍和羅馬尼亞第3 集團軍也開始轉入攻勢。以後幾天,在與第1 裝甲集團軍合作下,我們在波爾·托克馬克- 馬裡烏波爾- 比爾德楊斯克(Bol. Tokmak-Mariupol Befdyansk)地區中,包圍和殲滅了大量的敵軍。德軍一共俘虜了65,000千人,坦克125 輛,和火炮500 門以上。

  克裡米亞的征服

  在亞速海會戰之後,德軍南翼的戰鬥序列也開始改編。最高統帥部現在似乎已經認清任何一個集團軍,都無法同時向兩個方面作戰。所以現在向羅斯托夫的前進交給第1 裝甲集團軍負責,第11集團軍奉令把第49山地軍和「元首衛隊」党衛軍師移交給它。

  第11集團軍現在就使用其所剩下來的兩個軍,專門擔負征服克裡米亞的任務。其中,第30軍下轄第22、第72和第170 個步兵師;第54軍下轄第46、第73和第53三個步兵師。後者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仍留在敖德賽的城外。

  羅馬尼亞第3 集團軍現在又交還給安東奈斯庫元帥指揮,僅擔負黑海和亞速海的海岸防禦。不過在我與元帥直接談判之後,他同意把一個羅馬尼亞的山地軍撥交給我指揮,下轄一個騎兵旅和一個山地旅,隨同一路進入克裡米亞擔負掩護東部海岸線的任務。

  現在第11集團軍的任務已經單純化,就只是攻佔克裡米亞而已,不過最高統帥部卻變得十分的不耐煩,希望有一個軍可以盡最快的速度,越過刻赤海峽趨向庫班(Kuban) 半島。

  從這種要求上,即可以看出來希特勒對於敵人的實力是估計得如何低。第11集團軍被迫感覺到,必須指出這種行動的先決條件就是要先完全肅清克裡米亞。敵人毫無疑問會為這個半島而苦戰到底,甚至寧可放棄敖德賽,而不放棄塞瓦斯托波爾。

  實際上只要俄軍在克裡米亞還保留著一個立足點,則把第11集團軍的一部分(現在一共只有兩個軍) 通過刻赤送往庫班的問題也就根本不在考慮之列。於是我們乘這個機會要求再增加一個軍(3個師) ,主要可能是由於要滿足希特勒的上述要求,幾個星期之內我們又獲得第42軍,第132 和第24兩個步兵師。以後由於俄軍在克裡米亞作困獸之鬥,所以這些增援是更證明是絕不可少的。

  依雄地岬的爭奪

  不過眼前的問題卻還是繼續打開克裡米亞的門戶,並通過依雄地區。也許人們會說,這不過是另一次攻擊作戰而已。不過這10天的苦戰,卻不僅只是一種正常的攻勢行動,而是一個光輝的例證,足以表現德國軍人的進取精神和自我犧牲。

  我們幾乎缺乏一切的優勢,那通常被認為在攻擊要塞陣地時必要的先決條件。享有數量優勢的是俄國的守軍,而不是德國的攻擊軍。第11集團軍一共只有6 個師,而所面對著的俄軍為8 個步兵師和4 個騎兵師。自從10月16日起,俄軍又已經撤出了敖德賽——直到此時為止,它是羅馬尼亞第4 集團軍累攻不克的目標——並把守軍從海上送往克裡米亞增援。雖然德國空軍宣稱已經炸沉了32,000噸的船隻,可是從敖德賽撤出的船隻大部分還是能夠在塞瓦斯托波爾或半島西岸的各港口中登陸,當我們攻勢開始不久之後,這個俄國集團軍的第一個師即已經在戰場上出現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