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莫奈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雖然莫奈可以到處寫生,但並不能永久暢行無阻。 當他50歲左右的時候,地方上索取通行稅,對這位愛好漫遊的畫家所索取的大量「買路錢」迫使他不得不改變作畫的方式。況且他還要負擔全家10口人沉重的經濟開支。他開始把自己限制在同一地點進行不同時間的多次寫生,以這種別具一格的組畫代替過去一幅一個題材的寫生。 1888年收割後的一天,莫奈正在屋旁畫草垛時,他突然體驗到令人驚歎的、奇跡般的一刹那靈感,光線在變化,他忙叫他的繼女給他拿來另外的畫布,根據光線的變化,一張一張連續進行。他發現那一瞬間光的效果保持的時間非常短暫,緊接著又是另一瞬間的感覺。 他採取通過多幅油畫,一幅一幅地去表現每一瞬間不同的光的效果和印象。「這樣就可以獲得自然的某一方面的真實印象,而不是一幅由人工組成的圖畫。」 當他全力以赴畫這些事物時,他往往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莫奈一連畫了幾十幅麥垛。他為人類創造了舉世無雙的第一組劃時代的傑作。 如果說傳統的繪畫基礎是建立在明暗對比的基礎上的話,那麼莫奈的繪畫基礎則建立在瞬間感覺到的色彩的基礎上。在《夕陽下的麥垛》一畫中,滲透了莫奈對大自然熾熱的感情和敏銳的感覺。我們可以看到在麥垛尖頂呈現混合的紫色調子,和錯綜複雜的筆觸所組成的黃色調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畫面上日落的光線照射在兩面粗糙的麥垛上,斷斷續續的筆觸、響亮的色彩形成了麥垛邊緣的發光的感覺。 整個畫面佈滿了絢麗多彩跳躍的筆觸,麥垛下半部籠罩著一片豐富的暖紅色,整個畫面強烈光感的氣氛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雖然,莫奈極力造成麥垛發光的效果,但他並沒有忽視麥垛對於吉維爾尼農民的意義——它不單是一堆草,還是穀物的同義詞。這是他們勞動的果實。 但莫奈藝術中詩的意境和涵義卻往往被公眾所忽視。儘管莫奈一再重複同一主題處在不同季節和一天不同的時間裡,然而他並不因此而把作品降低為單純去記錄現象。在他看來,這些麥垛對人們生活的記載恰似大自然這位誠實的見證人。在青年和黎明的朝霞、成年和中午的烈日、晚年和日落西山之間無不包含著深刻的生命的哲理。 莫奈用畫《夕陽下的麥垛》的同樣方法畫了一組《白楊樹》,這幾棵白楊在吉維爾尼村東西不到兩英里的利梅茲池塘邊上。在繪製的過程中,有幾棵白楊已被賣掉了,畫家不得不先付錢給柴商,請他們暫時不要砍倒這些樹。莫奈的這些組畫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891年在丟朗-呂厄畫店展出時,所有他畫的《夕陽下的麥垛》,在展覽會開幕後三天內,以3000到4000法郎之間的價格全部售出。 這些畫的出現並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儘管莫奈的性格基本上是溫和的,但他也會偶爾大發雷霆。其原因往往是由於力不從心,或是天氣變化無常。莫奈不論在大雪紛飛或風吹雨淋之下,終日奔波勞碌,勤奮作畫。文學家莫泊桑多次陪他一齊出外寫生。莫泊桑後來回憶道:「我經常陪伴莫奈在野外尋找他的印象。 那時他過的生活不再像是一個畫家。簡直和一個勞苦的獵人一樣。孩子們帶著五六幅畫布蹌蹌踉踉地跟隨著他東奔西走。」每當下雪天,莫奈在冰天雪地裡寫生,不僅要經得住嚴寒的襲擊,而且要使凍僵的手和凝結的顏色聽從指揮是不可想像的,他常因不能得心應手而煩惱,在田野裡徘徊不已,但卻保持著樂觀的戰鬥精神。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家人只好站在暴風雪裡等待他回家。 莫奈對光的連續變化進行有規律的甚至近似科學的準確性的觀察,他在捕捉自然光線的時候顯示了他超人的天才。他和光線賽跑的精神十分頑強,要用眼睛集中精神盡全力觀察色彩的細緻的變化。有一次吉姆貝爾不慎打擾了莫奈作畫,莫奈對他說:「我畫畫時如果被人打斷,那就像割掉我的腿一樣。你要明白,我失去了機會,我正在追捕色彩,我想抓住難以捕獲的東西。光變了,色彩也隨之而變。糟糕的是『色彩』,它只能持續一秒鐘有時至多不超過三四分鐘。 這樣,我只能在三四分鐘內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一旦錯過我就只好停止作畫。」這種迅速的捕獲瞬間的印象的觀察方法,使莫奈必須創造使手能跟得上眼的表現。他採取令人驚奇的敏捷和準確的感覺來起稿,當他一旦面向畫架就先用木炭寥寥畫上幾條線,然後就一口氣畫下去,以驚人的速度和確鑿的構圖巧妙地揮動著長長的畫筆,用四五種未經混過的顏色滿滿地塗上去,只管把生色並列或重置在畫布上。風景是以疾迅的筆法畫出來的,有時僅僅是在最初的短暫時間內畫完的。 所謂最初的短暫時間,指的是莫奈追求效果時的那段時間,在半小時內,或比半小時還短。莫奈總是使用兩三幅畫布來作畫,一開始就帶來那些畫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調換著使用。這就是莫奈的畫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