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莫裡哀 | 上頁 下頁
一六


  這樣一來,奧爾恭一家真是喜從天降。奧爾恭悔恨自己的行為,他宣佈要以女兒和美的婚姻來報答誠實的青年瓦賴爾的愛情。達爾丟夫被帶進監獄,壞人得到了應得的下場。

  這一齣喜劇矛頭直指天主教教會,有著很強的戰鬥性。其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塑造了達爾丟夫這個具有高度典型意義的「偽善」性格。他本是外省一個沒落貴族,但是揮霍無度,花盡了產業,以至於窮得連一雙鞋子都沒有,幾乎成了叫花子。於是,他像當時一些沒落貴族一樣,走宗教這條路子,打扮成誠實的信士,靠他在貴族社會養成的一套偽善的手腕,騙取了奧爾恭的信任。其實,這個人從外表到內心沒有一點虔誠信士的樣子。論模樣,長得又粗又胖,臉蛋子通亮,嘴紅紅的,離開一個苦修信士的形象簡直有十萬八千里。論行動,他貪吃貪睡,從不放過一點世俗享受的機會,一頓飯就能吃下兩隻雞,半隻切成細末的羊腿,哪像一個「把全世界看成糞土一般」的「禁欲主義者」呢?!

  把這樣一齣戲拿到「仙島狂歡」遊園會上演出,是要冒風險的。莫裡哀在實際鬥爭中已經懂得了策略的重要,所以,在演出之前,他首先設法爭取國王的支持。他匆匆趕寫了前三幕,事先讀給國王聽。路易十四本來就不喜歡教會的半獨立地位,聽了莫裡哀的劇本,他很感興趣,儘管劇本尚未寫完,他也命令莫裡哀劇團抓緊排練,在遊園會上演出。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教會人士的耳朵裡。他們聽到遊園會要上演這樣一齣戲,驚慌不已。他們感到事關重大,馬上召開緊急會議來商量對策,決定策動一切力量來阻止這齣戲的公演。

  5月12日,遊園會結束的前一天,《偽君子》前三幕在凡爾賽宮首次上演。剛開演時,人們還談笑風生地讚賞莫裡哀又寫了一部好戲,但是,隨著劇情的進展,人們越來越驚訝。在第三幕結束的時候,前來看戲的觀眾簡直不知道該怎麼想,有些人甚而閃現這麼一個念頭:也許莫裡哀的神智不大清醒吧?!

  路易十四看到臺上揭露教會人士的醜態,感到很解氣。路易十四把這齣戲當作一記耳光向他的敵人抽去。這一記耳光重得可怕,也許重得出乎國王的意料。

  看戲的老太后沒有笑。她用她那晚年才開始祈禱上帝的嘴抱怨對達爾丟夫的描寫,陪伴他看戲的那夥高級教士們和貴族們中間憤怒的情緒異常迅速地滋長起來,太后不等遊園會結束就提前退出了凡爾賽宮,以此表示抗議。一片歌舞昇平、熱熱鬧鬧的遊園會也因而辦不下去了,只好草草收兵。最被激怒的是宗教界,看戲時,他們一個個坐立不安。他們認為:一個被教會驅逐出教的「戲子」,居然在宮廷裡把宗教人士當作笑駡的對象,那簡直是謀反,心裡直恨得咬牙切齒。

  當著國王的面,不好發作,演出結束之後,他們便四處活動,想扼殺莫裡哀的這出新作。他們的活動得到了保守勢力的代表王太后的支持。路易十四的懺悔教師、巴黎紅衣大主教也親自出面,向國王提出控告,說莫裡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人物,這齣戲是「否定宗教」,必須禁演。路易十四雖然讚賞莫裡哀的劇作,可是他看到反對者的來頭實在太大,不得不下令:暫時停止公演,等候最後決定。實際上等於是禁演。

  貴族、教會勢力的一時得逞,並沒有使莫裡哀灰心,相反,他從反對者的陰謀中看到了鬥爭的實質。

  他向國王上書(即所謂《第一陳情表》)為自己的作品辯護,要求國王主持正義,並且以勝利者的姿態指出:反對者的攻擊,正好說明他們本身就是達爾丟夫之流,劇本打中了他們的要害,他們才「暗中施展伎倆,贏得聖上恩意,達到禁演目的。」當時的許多明眼人都看到了這一點。有一次,路易十四問孔德親王:人們為什麼對莫裡哀的《偽君子》這樣不滿?因為正當《偽君子》演出時,意大利劇團也在上演一齣滑稽鬧劇《斯卡拉穆士隱士》,這個劇也以完全否定的手法描寫了一個教士。孔德親王回答說:「《斯卡拉穆士隱士》中作者譏笑的只是上帝和宗教,對這些老爺們是無關緊要的;而莫裡哀的《偽君子》的戲裡譏笑的正是他們本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大發雷霆的原因!」

  教會勢力沒有停止他們的攻擊。遊園會結束不久,他們指使巴黎的一個名叫皮耶爾·魯列的神父發表小冊子,不惜使用最惡毒的字眼來攻擊莫裡哀,說莫裡哀根本就不是人,而是魔鬼,只不過具有人形肉體,穿著人衣罷了。皮耶爾·魯列認為:鑒於地獄之火對於莫裡哀來說是在劫難逃,那麼就不必等待地獄之火燒他,現在就應該把這個莫裡哀連同《偽君子》劇本當眾一起用火埋葬。此外,有人指控莫裡哀是教會最危險的敵人,有人攻擊達爾丟夫形象是一個「該詛咒的創作」,如此等等。一場反對莫裡哀的輿論攻勢滾滾而來,必欲致他死地而後快。

  其實,這種色厲內荏的攻擊正好表現了他們害怕莫裡哀的劇作,害怕莫裡哀作品中的揭露力量。對於莫裡哀來講,他看到了教會勢力的弱點,也就不顧他們的卑鄙伎倆和惡意攻擊,竭力爭取劇本能再次上演。

  路易十四鑒於反對者的壓力太大,一時不想撤銷禁令,只准許莫裡哀在私下裡朗讀和演出。莫裡哀為了爭取社會的同情,就利用這個機會,使《偽君子》與更多的觀眾見面。他在大臣貴族的家裡朗讀劇本,在私人宅第裡演出劇本,甚至當教皇特使來巴黎的時候,他也向特使宣讀自己的劇本。

  莫裡哀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的劇本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劇本越是被禁,人們越是爭著想要瞭解個究竟。17世紀法國最有名的文藝批評家布瓦洛(1636-1711)在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過:「《偽君子》被禁,然而大家都想聽莫裡哀朗讀劇本。」《偽君子》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法國廣為流傳,並且,名聲還遠播歐洲各國。瑞典女王赫麗斯京娜正式向法國提出請求,很想弄到一份劇本,她有意在國外上演此劇。

  這使法國權貴們陷入頗為難堪的境地,但是他們還是提出了一些藉口,拒絕了女王的請求。

  莫裡哀又以頑強的意志,毅然決然地完成了全劇五幕。1664年11月,他應孔德親王的邀請,在親王的私宅裡第一次演出了《偽君子》全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