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克思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在巴黎的歲月裡

  在盧格的建議下,馬克思和他的妻子燕妮來到了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法國首都巴黎。

  1842年2月《德法年鑒》第一期合刊號出版,馬克思在刊物上發表了三篇通信,同時在刊物上發表盧格的有三封,費爾巴哈一封,巴枯甯一封。盧格後來把這批「通信」稱做他所創作的一場戲,他甚至按照他特有的方式把這些「通信」收入了他自己的文集,把它們加以惡意歪曲,並略去了馬克思署名的最後一封信,儘管這封信裡包含著通信的全部精髓。如果把這批「通信」看成一個整體,那末這一合奏中的第一小提琴手就是馬克思。

  結束「通信」的是馬克思,而用一個短而震攝人心的強音開始了全部「通信」的也是他。他說,浪漫主義反動派在導致革命;國家是十分嚴肅的東西,要它演滑稽是辦不到的。滿載愚人的船或許會有一段時間順風而行,但是它終究會駛向不可倖免的厄運,這是因為愚人們根本沒有料到這一點。馬克思是「通信「中第一個說話的人,也是最後一個說話的人。他說,很明顯,必須為真正獨立思考的人們尋找一個新的集合點。雖然對於「從何處來」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疑問,但是對於「往何處去」這個問題卻很糊塗。「姑且不談普遍存在於各種改革家的觀念中的那種混亂狀態,就是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也都不得不承認他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概念。然而,新思潮的優點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

  馬克思寫道:我們不打算豎起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在他看來,像卡貝、德薩米、魏特林所鼓吹的那種形式的共產主義,也是一種教條主義的抽象觀念。目前在德國引起人們最大興趣的,首先是宗教,其次是政治。不管這兩種對象怎樣,我們應當把它們作為出發點,而不應當拿任何現成的制度,例如《伊加利亞旅行記》中的制度,來和它們對立。

  馬克思唾棄那些「過激的社會主義者」的見解,這些人認為研究政治問題是有失身分的。從政治國家的衝突中,即從國家的理想的使命和現實的前提之間的矛盾中,到處都可以引出社會的真理。所以,什麼也阻礙不了我們把我們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結合起來,和政治中的黨派立場結合起來,因而也就是把我們的批判和實際鬥爭結合起來,並把批判和實際鬥爭看作同一件事情。

  在這期間,馬克思與盧格的矛盾加深,直接原因是關於海爾維格的一場爭執。盧格——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也許的確是過份激烈地」——把海爾維格稱做「無賴」,而馬克思卻堅持說海爾維格有「遠大的前途」。事實證明盧格在這一點上是正確的:海爾維格並沒有「遠大的前途」,而他當時在巴黎的生活方式是很成問題的。甚至海涅也曾十分嚴厲地譴責過他;盧格認為,馬克思自己也並不喜歡海爾維格這種生活方式。然而,「暴躁」而「苛刻」的馬克思由於寬厚而犯的錯誤,卻仍然強似「正直」和「高尚」的盧格所引以自豪的天生的猜忌多疑。因為,馬克思所考慮的是革命詩人,而盧格所考慮的不過是小市民的美德。

  這就是使兩個人永遠分開的更為深刻的基礎。對馬克思來說,同盧格的破裂不像後來同布魯諾·鮑威爾或蒲魯東的分歧那樣具有重大的意義。作為一個革命者,馬克思大概早就對盧格感到憤慨了,而關於海爾維格的爭端,如果真像盧格所描繪的那樣,只不過使他終於忍無可忍罷了。

  從此,馬克思和盧格永遠分手了。

  馬克思在《德法年鑒》上發表了兩篇文章,即《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和對布魯諾·鮑威爾論猶太人問題的兩本書的評論。在每篇文章裡馬克思從不徹底的革命的不可能性出發,作出了徹底的革命的「實際可能性」這一結論。這種可能性到底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就在於形成一個被徹底的鎖鏈束縛著的階級,即形成一個非市民社會階級的市民社會階級,一個表明一切等級解體的等級;一個由於自己受的普遍苦難而具有普遍性質的領域,這個領域並不要求享有任何一種特殊權利,因為它的痛苦不是特殊的無權,而是一般無權,它不能再求助於歷史權利,而只能求助於人權,它不是同德國國家制度的後果發生片面矛盾,而是同它的前提發生全面矛盾,最後,它是一個若不從其他一切社會領域解放出來並同時解決其他一切社會領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領域,總之是這樣一個領域,它本身表現了人的完全喪失,並因而只有通過人的完全恢復才能恢復自己。這個社會解體的結果,作為一個特殊等級來說,就是無產階級。」就形式和內容而言,這篇文章在保存下來的馬克思早期作品中都居於前列,這裡不詳細表達馬克思的警句般精煉的形式所蘊涵的豐富盈溢的思想。

  在第二篇文章中,馬克思就布魯諾·鮑威爾兩篇猶太人問題的文章探討了人類解放和政治解放之間的差別。他說,只探討誰來解放和誰被解放是不夠的。

  批判還必須提出這樣的問題:「這裡指的是哪一種解放?是政治解放還是人類解放?在有些國家裡,猶太人和基督徒都獲得了完全的政治解放,但是這並不等於說,他們也獲得了人類解放。可見,政治解放和人類解放是有差別的: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變成市民社會的成員,變成利己的、獨立的個人,另一方面把人變成公民,變成法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