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穆罕默德 | 上頁 下頁
三一


  二

  穆聖在麥加時,就曾經規定了每個穆斯林每天都要進行五次禮拜的制度。遷移到美地那以後,皈信伊斯蘭教的人數越來越多。又建立了幾座清真寺。在每一座清真寺內都安排了領導當地穆斯林每天舉行禮拜的頭領(伊瑪目)。又,因為在美地那城,眾穆斯林都可以公開地按時到清真寺去禮拜。於是穆聖就和各位索哈巴(門弟子)研究。怎樣能夠使分散在各處的穆斯林們。每天準時集中到各清真寺,進行集體豐L拜(成戛麥特)。因為這樣做,可以使穆斯林彼此之間加強聯繫,促進團結。這也是對眾穆斯林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一個很有力的措施。如何在每次集體禮拜之前召集附近的穆斯林到寺裡來呢!有入主張用升旗的辦法。當大家看到寺中升起特製的旗子時,就應該進寺禮拜了。有人說:這個辦法不好。因為只升起旗子,不能提醒不注意的人或沉睡的人。可以在寺內高處點火,用這個方法召集大家進寺禮拜。大家認為這個辦法行不通。也有人說:可以用吹喇叭或撞鐘的辦法召集群眾。穆聖不同意這個辦法。最後大家商定。用按時宣禮的方法號召附近的穆斯林到寺禮拜。

  具體辦法是:在每次集體禮拜之前,由一個人高聲朗誦贊主贊聖以及號召大家快來禮拜等詞句。念完後,稍等大家集合好了。再由伊瑪目領導大家一齊禮拜。隨即推定一位身材高大、嗓音宏亮、名叫必倆來的人和一位與他相仿的名叫馬克吐木的人,輪流擔任穆聖所在的第一座清真寺的宣禮工作。後來逐漸在各清真寺內,都選擇了適當的宣禮人選,擔當起這個工作來。

  後來,必倆來在每天晨禮的宣禮中又增加了「禮拜強過了睡眠」兩句,穆聖很同意這樣做,因為每天在晨禮拜之前有些人沉睡不醒,增添了這兩句,既可以喚醒這些人,也可以稍稍延長一點時間,容這些人趕采參加晨禮。

  每週星期五聚禮時,先在院中大聲宣禮,然後在伊瑪目登臺講演之前,由宣禮員在殿內再宣禮一次。因為每逢聚禮時,人數很多,就需要再提醒大家一遍,靜聽伊瑪目的講話,然後集體進行「主麻日」的拜功。

  每年兩次會禮時,因參加禮拜的人早已做好準備,無庸再行召集,所以在禮拜之前只念其它的贊詞,就不用宣禮了。

  三

  伊斯蘭教的齋戒,是繼承了古猶太教的齋戒辦法而改變了傳統的齋戒時間。齋戒規定:持齋的人每天從早晨天亮前起直到晚上太陽落下地平線時為止,停止飲食。等太陽落下地平線後,才可以吃、喝,一般叫做開齋,在整夜間都可以自由吃飯,直到次日天亮前,繼續堅持第二天的齋戒。在伊斯蘭教正式規定齋戒制度之前,穆聖領導眾穆斯林,只在每月的月首,持齋三天。一年共持齋36天。在遷到美地那之後,開始改為在每年阿拉伯古曆九月(也就是現在實行的希吉來歷九月)為齋戒月。連續持齋一個月。穆聖在安排齋月的同時。口誦真主的啟示:「信道的人們呀!齋戒已經成為你們的定制。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制一樣,以便你們敬畏。」這段啟示,後來被編排在《古蘭經》中第二章第183節中。關於齋戒的意義概括地說來就是:考驗人的意志與毅力;使貪食者節食,以免因過食而傷身;使癮君子戒煙而有利於健康;使富人體會貧苦缺食的艱難滋味,以啟發其行善之心。它還能使人閉門思過,多做祈禱,改邪歸正。這也是一種減食保障健康的衛生行為。

  四

  關於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穆聖和門弟,子曾研究規定每年有兩個:一個是在每年齋月後的第一天,也就是阿拉伯古曆每年的十月初一日,名為「爾代費特嘞」即開齋節。再一個是古曆每年的十二月初十日,名為「爾代愛素哈」即宰牲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古聖伊蔔拉欣要用自己的兒子做犧牲。而真主命以羊代之的故事。後來又規定每年的朝覲活動也以這一天做勾重點日。在兩個節日的上午,各地穆斯林都要聚會在附近的清真寺內舉行會禮。目的是加強各地穆斯林的聯繫,加深兄弟般的情誼。這個制度也一直傳留到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五

  在穆聖遷移到美地那的第五年,規定了朝覲制度。一是因為當時由麥加遷移過來的穆斯林,還鄉之念非常強烈,都希望能夠回去朝拜開爾白天房。二是為了更進一步地團結各地穆斯林,發展伊斯蘭教的事業。規定每年宰牲節的前三天和後一天,做為穆斯林到麥加去朝覲活動的時間,當時因為條件不成熟而不能立即執行,但是這個規定卻大大地安慰了麥加遷士們的思鄉心情。後來在胡達比亞和約後千年,穆聖曾率領眾穆斯林到麥加去舉行了第一次朝覲活動。此後就把這項活動定為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就是說:每個穆斯林,無論居住何方,有條件的人在一生中有一次到麥加去朝覲,就算完成了這項功課。條件不夠的人,只要能夠在本地堅持每週參加主麻日聚禮,也可以算是完成了朝覲的功課了。

  這個制度一直流傳到現在,每年大約有一、二百萬人去麥加朝覲。成為世界各地穆斯林空前的大聚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