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一二


  在襲擊了麥克阿瑟的空軍和亞洲艦隊之後,日軍第14集團先遣隊田中支隊開始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裡登陸。次日,營野及木村支隊也從不同方向相繼登陸。三路並進,向馬尼拉包抄而來。麥克阿瑟正確地認識到即將到來的重要行動正是隱藏在這些小規模的牽制性攻擊之後。因此,他的主力按兵不動,等待時機的到來。

  麥克阿瑟的陸軍分散於整個菲律賓群島,準備實施「灘頭作戰計劃」,在灘頭阻擊日軍。在空中力量遭到巨大損失後,麥克阿瑟本應該重新考慮一下他勇敢的「灘頭計劃」的可行性,以使他回到原來的「霓虹-5」作戰計劃上來,並馬上撤到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爾。如果這樣,他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這個計劃中最困難的兩項任務:在巴丹半島貯備糧食彈藥和構築牢固的防禦陣地。但麥克阿瑟死抱住他堅持戰鬥的想法不放,認為不經戰鬥而撤退有損其形象和榮譽。

  或許,他還期待著什麼奇跡發生:沒有了飛機不是還有潛艇嗎?美國最大的潛艇部隊不是正在嚴陣以待入侵之敵嗎?另外,一支護航艦隊不是正從檀香山向馬尼拉開來嗎?羅斯福總統不是也親自拍電報要相信援兵正在途中嗎?

  然而,這一切救援希望很快成為泡影。首先是在12月中旬,海軍在得知日本在菲律賓海域部署有強大艦隊後,命令支援馬尼拉的護航艦隊開往澳大利亞,以免遭日艦的攔截。這就意味著海軍將不能完成計劃中規定給它維持海上補給的任務,更談不上護衛地面部隊與敵艦進行決戰了。海軍的無所作為實際上已經宣告麥克阿瑟一切計劃的破產。

  接著是12月21日傍晚,日軍主力一字擺開長約20英里,向林加灣駛來。林加灣有寬闊的海灘,登上海灘,便是遼闊的沃野,便於坦克和其它機械化車輛發揮作戰效能,直逼馬尼拉。幾十年來,軍事專家大都認為,日本進攻呂宋,最理想的攻擊地點便是西海岸的林加灣。戰局也正是這樣發展的。日軍正在使用76艘運兵船,向那裡集結日陸軍第14集團軍的8萬戰鬥部隊和支援分隊。然而威克斯幾乎是放棄了對林加灣的防守,幾乎沒有打幾仗就潰敗南逃了。

  整個亞洲艦隊只擊沉兩艘運兵船。「這點損失對敵人來說,還不如天氣對它們的干擾大。」麥克阿瑟勃然大怒,許多年後仍對此耿耿於懷。

  正由於潛艇部隊在保衛菲律賓的戰鬥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使麥克阿瑟陷入了硬碰硬的苦戰之中。他手下的溫賴特將軍指揮部下4個師共28萬人在灘頭阻擊登陸日軍。由於缺乏訓練,裝備較差,很快損失了兩個師的兵力。民兵們更是驚慌失措,一見到日本大兵,就丟盔棄甲,爭先恐後地四散奔逃。麥克阿瑟目睹了菲律賓部隊狼狽逃竄的情景,本應即刻退守巴丹,但他出於面子,卻不執行這唯一的軍事選擇。從前線歸來的麥克阿瑟立刻要求華盛頓增援空軍,他警告說:若援軍不到,整個太平洋將陷落。與此同時,美英首腦正在舉行「阿卡迪亞」會議,通過了首先打敗德國的決議,甚至於不惜放棄菲律賓的軍事要地。

  日軍毫不費力地鞏固了灘頭陣地,並向呂宋島腹地挺進,麥克阿瑟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已危在旦夕。

  日軍的企圖已很明顯了,他們意在實施南北夾擊,將麥克阿瑟部隊圍困後,掐斷補給線,一舉殲滅。情況已十分危急,迫使麥克阿瑟不得不立即作出明智的選擇,即退居巴丹半島,實施「橙色」計劃。這是唯一能減少傷亡,保存實力的辦法。此時一向所向披靡的麥克阿瑟只得垂頭喪氣地撤離馬尼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