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
六四 |
|
為研究東、西兩線軍隊後撤問題,在五角大樓舉行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喬治·馬歇爾、霍伊特·範登堡、馬修·李奇微等高級將領都參加了會議。參謀長們再一次向麥克阿瑟屈服了,後來他們給麥克阿瑟回電說:「我們認為當前主要考慮的是保存你的實力,贊成在防禦陣地加強部隊。」那天散會後,李奇微問霍伊特·範登堡,為什麼參謀長們不向麥克阿瑟下命令?告訴他該幹些什麼。範登堡回答說:「那樣做有什麼用呢?他是不會服從命令的,我們有什麼辦法?」李奇微大聲說道:「你們可以撤掉任何不服從命令的指揮官,不是這樣嗎?」李奇微回憶當時範登堡的反應時說:「範登堡臉上的表情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他大張著嘴,以一種既困惑不解又驚奇的表情看著我。」 這時,「聯合國軍」仍在向南潰退,損失慘重,志願軍大舉追擊,遊擊隊也不斷出擊。美軍第2師和土耳其旅被殲,美軍第1騎兵師和第25師受到重創。中朝軍隊於12月2日攻到肅川、順川和成川一線,平壤已近在咫尺,東線美韓軍隊正在拼死突圍。 一般人在打了敗仗的時候,都會明智地保持沉默,可這時從東京「一號大樓」卻不斷發出來玩弄詞藻的公報和火氣很大的答記者問。話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麥克阿瑟沒有冒失地闖進中國軍隊的伏擊圈,他們那一套他早就知道,他只是派出一支「武裝偵察部隊」,他的部隊機智地「逃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另一個話題是,「聯合國軍」此時之所以被壓縮在一塊狹小的地區,是因為華盛頓當局強加給他的「特殊禁令」。在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記者談話時,麥克阿瑟公開指責對「窮追」和轟炸中國東北的禁令,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在軍事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麥克阿瑟說的這些話,顯然是沖著杜魯門政府的,杜魯門再次被激怒了。杜魯門仍然表現出很強的克制力。後來他寫道:「我在當時完全可以解除麥克阿瑟將軍的職務。我之所以沒有那樣做,是因為我不願讓人們誤以為他是因進攻失利而被撤職的。我從來不願意在別人倒黴時落井下石……」 12月6日,總統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發佈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高級將領,在公開發表任何有關對外政策的講話時,事先必須得到上級的批准。這命令無疑對麥克阿瑟是個警告。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麥克阿瑟好像故意挑戰似的,立即傲慢地給參謀長聯席會議送去一份譴責華盛頓的公報,要求批准發表。公報主要內容是,他的部隊已成功地完成了戰術撤退,並正在等待「由於共產黨中國參戰而需要重新作出的政治決策」,並說「廣泛流傳的,部隊被擊退或遭到慘敗的說法是無稽之談」,還把戰爭失利的責任歸咎於中央情報局提供的情報失誤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對他越界飛行的限制。這時華盛頓方面對他已開始失去耐心,表示不同意發表這份公報,並告訴他,以後公開發表言論時,只能談已完成的軍事行動。 12月4日,麥克阿瑟下令放棄平壤,部隊向三八線退卻。麥克阿瑟的大潰退在國際、國內引起一片譁然。英國等西歐盟國指責美國刺激了中國出兵,它們認為現在約束美國比約束中國更為重要,而這一看法又得到了以印度為首的「亞非集團」的強烈支持。仁川登陸後,曾經把麥克阿瑟捧為軍事天才的美國國內輿論,現在卻批評他軍事上無能。《時代》週刊說,「這是美軍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紐約先驅論壇報》說,這次潰退是一次「嚴重的軍事錯誤」,它表明麥克阿瑟「已不再是軍事領域裡的最高權威了」。關於麥克阿瑟的問題,李奇微後來寫道: 「大家都很清楚,我們的部隊之所以不顧後果地在朝鮮全境分散部署,就是因為麥克阿瑟拒不承認中國人大規模介入的事實……如果一個人不是被榮譽迷住了心竅,他怎麼會面對詳細的情報和戰場上的實情還堅持自己錯誤的看法呢?」 12月23日,沃克將軍在車禍中喪生。根據麥克阿瑟的推薦,華盛頓任命馬修·李奇微中將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聖誕節後,李奇微飛到東京拜會了麥克阿瑟。在麥克阿瑟任西點軍校校長時,李奇微是該校的一名年輕的體育教官,他們早就認識。他寫道:「從那時起我就敬佩他的領導才能。他思維敏捷,能巧妙地抓住事物的本質並進行通俗易懂的說明,即使反應遲鈍的人也能得到要領。儘管他也有一些弱點,但他仍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軍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一位有魄力的領袖……我為能有機會同這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再次共事而感到高興。」 這次會談的內容是廣泛的。麥克阿瑟向李奇微抱怨部隊的補給工作組織得不好,空軍沒有發揮應有的支援作用,特別是他在戰場上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華盛頓方面只想通過外交途徑找出路。他認為,「只有軍事上的勝利才能加強我們的外交工作」,他希望「使敵人遭到嚴重的失敗,保住南朝鮮」。他要求李奇微守住漢城。他還特別提醒李奇微,不要小瞧了中國人,「他們是很危險的敵人」,「他們總是插入我們的縱深部位然後發起攻擊,他們步兵手中的武器比我們運用得更要充分一些」。最後,李奇微問道:「如果我覺得戰局對我有利,您不會反對我發起進攻吧?」麥克阿瑟似乎對發起攻勢失去了信心,他說:「第8集團軍歸你指揮,馬修,你認為怎樣好就怎樣幹吧!」 當天下午,李奇微就飛到朝鮮就職去了。在漢城,他向李承晚保證: 「總統先生,很高興能到朝鮮這個地方來,我是要長期留在這裡的。」在其後的幾天裡,李奇微視察了部隊,他感到:「這是一支驚慌失措的部隊,對自己、對上司都失去了信心,不清楚自己來幹什麼,老是盼著能早日回家。」 這時,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對朝鮮戰爭的前途開始擔心起來,特別是得到情報說,中朝軍隊正在三八線附近集結,隨時可能南下,他們就更加坐立不安了。如果第8集團軍被殲滅,那不但朝鮮保不住,連日本都沒有力量保衛了。特別是,他們認為美國的重點在歐洲,擔心在亞洲陷入一場不能自拔的持久戰。 基於上述考慮,美國制定的政策是:把戰爭局限在朝鮮。不再派任何增援部隊。穩住三八線附近的戰線。頑強防守,盡可能多地殺傷敵人,直至使其筋疲力盡,放棄戰鬥為止。如果能達到目的,就尋求達成停火協議,使朝鮮恢復到1950年6月前的狀況。如果不能奏效,就撤出第8集團軍去保衛日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