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 | 上頁 下頁
六三


  因為受到重要盟國英國的壓力,華盛頓方面對實施進攻計劃仍有許多顧慮。那時,英國已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香港同中國進行著有利可圖的貿易。假如聯合國部隊(包括英國部隊)同中國在北朝鮮發生公開衝突,中國人也許會用奪回香港來進行報復。英國人建議,起碼要在邊境附近建立一個「緩衝區」。另外,中國軍隊似乎在全線撤退,其戰略意圖是很令人懷疑的。這時,參謀長聯席會議謹慎地告訴麥克阿瑟,消滅北朝鮮軍隊的任務可能要重新審查,進攻可能要放棄。

  麥克阿瑟在答覆中又毫不掩飾地放了一炮:「消滅北朝鮮的武裝力量,使朝鮮成為一個統一的自由國家,這是聯合國的既定政策,我認為任何偏離這個政策的言行,都是極端錯誤的。」他堅持發動進攻,「任何不實施進攻的計劃都將徹底瓦解部隊的士氣,它在心理上的消極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這樣勢必使我們在北朝鮮困難的防線上,長期地保留我們的武裝部隊,在南朝鮮人民心中將產生反感,以致他們的部隊要麼垮臺,要麼可能掉轉槍口打我們」。他還用下面的話惡狠狠地痛斥了關於「緩衝區」的提議:「在中國共產黨的侵略面前,如放棄北朝鮮的任何部分,都將是自由世界在近代最大的失敗。如果我們真的採取這種卑賤的立場,那將破壞我們在亞洲的領導形象並削弱我們的影響,使我們失去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地位」。他最後說,如果「我們的決心不背棄我們」,徹底的勝利是可以取得的。

  再一次地,華盛頓沒有人敢於同麥克阿瑟較量。儘管有種種憂慮,進攻計劃還是被批准了。艾奇遜後來回憶說:「這樣,我認為,政府失去了阻止在朝鮮向災難進軍的最後一個機會。總統的顧問,不管是文職的還是軍事的,都知道這件事是大錯特錯了,但是錯在什麼地方,怎樣去認識錯誤以及採取什麼措施去糾正錯誤,他們也搞不清楚……我遺憾地感到,我們沒有一個人,其中特別是我自己,真正地為他(杜魯門)效了勞。」

  發起進攻的時間定在11月24日,感恩節後的第二天。麥克阿瑟在東京的美國大使館,同全家人共進感恩節晚餐。在朝鮮的部隊,在戰場上吃了一頓豐盛的感恩節晚餐,第二天,麥克阿瑟飛到新義州附近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沃克仍然嚴重缺乏補給,但是進攻已不能再推遲了。麥克阿瑟隨後前往第1軍司令部,他興奮地對米爾伯恩軍長說:「如果這一次行動成功的話,我們就有希望在聖誕節把孩子們送回家了。」

  部隊發起進攻後,麥克阿瑟及其一行登上專機,由幾架戰鬥機護航,飛回東京。當他們升空後,使大家驚愕的是,麥克阿瑟竟命令飛行員飛往鴨綠江口。惠特尼和其他人表示抗議。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動。但命令沒有更改。麥克阿瑟打算「親自偵察」一下地形,並尋找敵人行動的跡象。到達鴨綠江後,麥克阿瑟命令飛行員轉向東,以1500米的高度一直飛到俄國邊境。幸運的是,沒有米格飛機向這一編隊發起攻擊。

  回到東京後,他發表了一份公報,宣佈「聯合國軍」已開始發動總攻,目的是「奪取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在一份給安理會的「特別報告」中,他說:「空軍已完全控制了縱深地區,左翼部隊向前推進只遇到軟弱無望的抵抗,右翼部隊在海空軍和地面部隊支援下,可充分發揮其優勢。當兩翼完全匯合的時候,那就是戰爭的結束時候。」當一位記者問他「中國在朝鮮戰場上兵力到底有多少時,麥克阿瑟脫口而出:「大約3萬正規軍,3萬志願軍。」他還說,一切都將非常順利,損失也會非常小。

  在同一天,華盛頓給麥克阿瑟發去一封電報,指示他在鴨綠江下游以南數公里外即應停止進攻,立即佔領附近的制高點,在東北方面的部隊不得越過清津江,以免過分刺激中國。麥克阿瑟對此挖苦說:「我認為,中國人的計劃決不會因為我的膽怯而改變。」

  在發起進攻時,「聯合國軍」一線地面部隊的兵力為22萬人,作戰飛機有1200架。他們自以為勝利在望,充滿自信地快速向北推進。沃克的第8集團軍,在幾乎未遇到抵抗的情況下,在36個小時內向前推進了20多公里。

  美國作家小克萊·布萊爾這樣寫道:「……11月25日天黑不久,大難臨頭了。約20萬中國人通過沃克的第8集團軍與阿爾蒙德的第10軍之間的空隙,向第8集團軍的右翼韓國第2軍發起了攻擊。韓國部隊潰敗了,倉皇逃跑,使中部的美國第9軍暴露出來。第9軍先是收縮,然後堅守,最後與在左邊的第1軍一起後退。兩天后,11月27日,在東部戰場,另一支中國軍隊攻擊了第10軍奧利弗·史密斯的第1陸戰師,中國軍隊穿插到背後,將海軍陸戰隊圍困在楚新水庫地區。

  「局勢很快就明朗了,『聯合國軍』遭遇的是第一流的軍隊。令人吃驚的是,中國人紀律嚴明,指揮有方。沃克的第8集團軍被這突然襲擊打得暈頭轉向,很快開始全線後撤。」

  麥克阿瑟於11月28日,召集他手下的指揮官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沃克和阿爾蒙德飛往東京,同麥克阿瑟在美國大使館商談到深夜。他們得出結論:中國已派精銳的正規軍入朝參戰了,兵力估計為20萬人(實際已達38萬人);部隊必須後撤到平壤至元山一線,或乾脆撤到各自的防禦陣地,待戰局穩定後再說。接著,麥克阿瑟致電華盛頓說,他的部隊現在「必須由進攻轉為防禦」,他還說「投入北朝鮮作戰的中國軍隊是大量的,而且數量還在繼續增加。任何以志願或其他名義進行小規模支援的說法再也站不住腳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場新的戰爭」。

  收到麥克阿瑟的報告後,參謀長聯席會議表示對朝鮮的戰局很擔心。他們要求把部隊儘快從楚山水庫地區解救出來,並建議(沒有說命令)將東、西兩線的軍隊會合起來,在橫貫半島中部建立一條新防線(這一建議,麥克阿瑟後來以防線太單薄,補給困難為由拒絕接受)。

  隨後,麥克阿瑟又提出增派援兵的要求,他說:「我所指揮的小部隊……在不宣而戰的情況下,面對的是整個中國。」他還建議與臺灣當局聯繫,把國民黨軍隊「調來劃歸聯合國軍司令部指揮,以增強我們在朝鮮的戰鬥力」。他還對英國在使用原子彈問題①上從中作梗感到惱怒,說他們膽小怕事。

  ①關於使用原子彈問題,麥克阿瑟從未公開承認,但戰後解密的美陸軍檔案資料證明,1950年12月24日麥克阿瑟曾提交一份「遲滯目標」清單,他估計需要26枝原子彈;其中4枚原子彈用來轟炸「進攻部隊」,4枚原子彈用來襲擊「敵人空軍的重要集結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