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爾薩斯 | 上頁 下頁
一〇


  §馬爾薩斯論中國人口問題

  馬爾薩斯在他的《人口原理》第一版第四章、第七章、第十六章等章中談到了中國人口問題,認為人口規律在中國也發生作用,同樣存在人口過剩情況,中國人口增長超過生活資料增長必然受到預防抑制和積極抑制的作用。他沒有根據地胡說,中國的氣候在無論那一方面都特別適宜于生育孩子,而婦女們又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更有繁殖力。他說:「如果我們能肯定,中國的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幾乎全部土地都已被耕種,大部分土地每年收穫兩次,人民生活得很節儉,則我們就可以十分有把握地推斷說,中國的人口肯定非常多,而用不著再費心去考察中國下層階級的風俗習慣和早婚所受到的鼓勵。」

  馬爾薩斯認為中國人口多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肥沃,是世界最合適出產農產品的地方;二是絕大多數人都在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糧食;三是早婚受到鼓勵。

  他說:盛行早婚必然造成人口過剩。那麼使人口降低到生活資料的水平的抑制和夭折又將是哪種抑制和那一形式的夭折呢?在他看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抑制,一是預防抑制,在中國大量的主要的應該是出賣自身與家屬為奴僕,作為男僕和丫環被束縛在某一個家族裡。因為「大部分的僕人在中國,正像在歐洲一樣,是不結婚的。」或者是出家當和尚,或者過獨生的居士生活,這兩種形式也有助於減少人口出生率。二是積極抑制,中國「肯定受到了不時發生的饑餓和棄嬰習慣的抑制,棄嬰現象是很普遍的,是歐洲人所無法想像的。關於這種野蠻的習慣,我們不能不說,要證明食物匱乏給人類帶來的苦難,最有力的證明莫過於,連這種最違反人類自然感情的習慣竟然也能在人間見到。這種習慣在古代似乎很盛行,似乎確實頗有助於減少人口」。他還說:「如果饑餓不是時時減少中國所擁有的無量數的居民,它就不能太太平平地過日子。」

  馬爾薩斯不顧中國封建制度阻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事實,歪曲中國封建社會人口發展的狀況,把封建地主階級殘酷剝削和壓迫所造成的中國人民的貧困和饑餓一概歸結為人口絕對過剩是極其荒謬的。

  馬爾薩斯在《人口原理》第一版第十六章中還從另外一個角度談到中國人口問題。馬爾薩斯實實在在地或者說無可奈何地承認:「其實濟貧稅的大幅度提高就有力地證明,窮人掌握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便利品並未增加。在這方面窮人的境況與其說得到了改善還不如說惡化了,此外,現在有比過去多得多的窮人在大製造廠內幹活兒,無論在健康上還是在道德上都深受其害,若考慮到以上兩點,就不得不承認,近年來財富的增長絲毫無助于增加窮苦勞動者的幸福。」

  「一國資本或收入的每一增長,不能看作是供養勞動者的實際基金的增長,因而也就不可能對窮人的境況產生有利不影響。把這一點應用於中國,這一點會看得很清楚。」他認為中國人口過於稠密,而中國財富據說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特別是中國的每畝土地都已耕種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很難想像土地年均產量每年還會有很大的增長。可以說,中國的食物數量已到了土地所能提供的最高產量。這樣,無論採取什麼方式,譬如說重視國內商業和對外貿易,運用大量資本建立製造業,都不能解決中國的下層人民的生活問題。因為儘管中國可以發展製造業,製造大量產品供出口,似乎可以增加財富,但它勢必要從農業中吸收大量勞動力,致使國家糧食總產量減少。食物數量不增加,反面有減少的可能,供養勞動者的實際基金又是保持不變的,甚至減少。因此,中國財富的增長與其說會改善窮人的生活境況,還不如說會使窮人的生活境況惡化。就所掌握的生活必需品和舒適品的數量來說,窮人狀況和以前相同或者比以前更差,而且會有許多窮人不再從事有益於健康不農業勞動,改而在有損于健康的製造業中幹活兒。

  在馬爾薩斯看來,由於中國人口太多,所以窮苦的中國下層人民沒有救了;中國最好維持現狀,從事農業,生產糧食,不能從事其他產業,否則窮苦人的生活境況會更差,這一點也表明了馬爾薩斯反對工業文明的保守落後的思想,認為製造精損健康。實際上中國人民的貧窮的根本問題不在於從事什麼產業,而在於腐朽的封建社會制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