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馬爾克斯 | 上頁 下頁
一六


  當時,其母烏蘇拉發現血後,「哎喲」一聲便尋著鮮血流過的地方,一直尋到何塞。阿卡迪奧的臥室裡。只見他正趴在地板上,從他右耳流出來的血已經凝固了。

  《百年孤獨》之所以主題如此鮮明,人物神奇,情節生動感人,語言豐富多彩,是因為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使出了全身解數」,在打字機旁度過整整540個日日夜夜。他的辛苦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百年孤獨》取得未曾料到的巨大成功。

  1958年,他的得意之作《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在雜誌上發表,為他後來創作《百年孤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的主人公——退伍上校盼望有人給他寄來津貼的心情正是作者本人當時處境的寫照,因為加西亞。

  馬爾克斯任駐外記者的《旁觀者報》被本國獨裁政府封閉,他被斷絕了生活來源,處境狼狽不堪。那位上校呢,窮得揭不開鍋,用小刀把最後幾片混有鐵銹的咖啡刮下來,自己不捨得喝,把它讓給自己患哮喘病的妻子。此時外面細雨濛濛,響著出殯的喪鐘。

  他要去送葬,可連件像樣的衣裳都沒有。

  然而,正是這位上校在哥倫比亞內戰中,「奮不顧身地拯救共和國」,「立下汗馬功勞」,被譽為「革命上校」。他和貧病交加的妻子對現實不滿,稱「這個世界被腐蝕了」;他散發秘密傳單,宣傳國內武裝鬥爭情況。他的兒子因散發傳單被警察活活打死。為了生存,上校和他的妻子變賣了屋裡僅有的一切,但仍不得一飽,甚至和家中那只鬥雞分享別人送來的幾粒玉米。他們只好把希望寄託在能夠得到退休補助金上,這個期望是他戰勝困難的精神支柱。

  作者認為,《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完全是按他的寫作計劃寫的,在藝術成就上超過了《百年孤獨》,因此他說「是我最好的小說」。

  加西亞·馬爾克斯奮筆疾書,寫出一系列短、中、長篇小說。1972年發表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這是一部分量比較重的短篇小說集,其中《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敘述一個殘酷的祖母為了金錢,竟然把僅僅14歲的孫兒埃倫蒂拉逼為娼妓,加以摧殘。小說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金錢至上的嚴酷現實進行了揭露和鞭撻。

  1971年,他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曾被評為講西班牙語國家最重要的小說之一,榮獲西班牙語三大文學獎之一的「羅慕洛。加列戈斯」國際小說獎。

  《家長的沒落》是加西亞·馬爾克斯70年代最重要的長篇小說。這部寫於1975年的巨著,描述了一個共和國總統。他為非作歹,鎮壓反對者,清除政敵,手段極其險惡,統治也十分殘酷;在生活方面,這位總統極端腐化墮落,情婦無數,生子五千;然而最後終於激起人民的反抗,死亡降臨到他的頭上。這部小說被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之一。

  到了80年代,加西亞·馬爾克斯結束了因抗議智利政變而自1975年舉行的「文學罷工」,於1981年4月出版了一部新作《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

  小說的故事講的是:出身名門的巴亞多。羅曼,為了尋找一個心愛的姑娘為妻,他來到一個小鎮上,愛上一名叫安赫拉。維卡略的姑娘,並且不惜重金置辦婚事。但結婚的當天夜裡,他發現姑娘不是處女,就立即送回娘家,其母把她痛打一頓,她的孿生哥哥逼問她是誰破壞了她的貞節。姑娘就歸罪於聖地亞哥。納賽爾。於是,這兩個孿生弟兄操起殺豬刀去找納賽爾,他們聲稱要殺他。警察向鎮長報告他們殺人的企圖後,鎮長不以為然;又有3個人把此消息告訴鎮長,他以為孿生兄弟只是拿大話嚇唬人,就把他的屠刀沒收了,以為他們再沒有東西殺人了。

  可是他們又找來兩把屠刀,找到納賽爾就砍,有7處致命傷;納賽爾不僅死了,而且又被解剖一番,真是碎屍萬段。

  然而,關於安赫拉。維卡略失去貞操,小說是這樣寫的:「根本沒有人想到,更沒有人說過安赫拉。維卡略不是處女。」她被逼無奈,所以說出聖地亞哥。納賽爾這個名字,因為她以為她的兩個哥哥絕不敢把他怎麼樣。

  這部紀實小說揭露了陳規陋習對人的毒害之深(僅根據無端的猜測就殺死一個無辜)。這就小說在西班牙語國家引起轟動,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出版。

  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應法國總統密特朗之邀,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後來,由於哥倫比亞發生地震,他回到祖國。

  1985年,他發表了長篇新作《霍亂時期的愛情》,描寫了男女主人公長達60年的愛情故事。

  這部小說是通過3個主要人物的愛情糾葛貫穿起來的。青年弗洛倫蒂諾對弗爾明娜一見鍾情,弗爾明娜也愛他。但是當她的感情成熟後又回絕了他。後來她嫁給了出身望族的烏爾比醫生,並同他生活了50年。

  人們都以為他們是完美的一對,但實際上並無愛情可言,因為他們的思想感情不融洽。烏爾比醫生從來也不愛她,和她生活在一起,只是為了家庭的穩固。

  她追求的愛情成了泡影。當烏爾比猝死後,曾苦苦追求而未達目的的弗洛倫蒂諾來向她表明:他始終不渝地愛著她,然而她再次拒絕了。因為弗洛倫蒂諾已經變了,不再是年輕時的他了。當年求愛失敗後,他曾一反常態,尋花問柳,勾引女人。弗爾明娜在寡居的幾年之中,對他有了新的認識,產生了新的感情後,才投入他的懷抱。當時霍亂流行,他們坐船航行在河上,相愛如初,讓載著戀人的船隻繼續自己的航程。

  作者本人說,這部書和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愛情小說非常不同。他把他的《百年孤獨》比作哥倫比亞北部海岸的樂曲「巴列納托曲」,而把《霍亂時期的愛情》比作「波利樂舞曲」。這部小說不是一部以自殺、悲傷或不順心的愛情而告終的可怕悲劇,而是一部以幸福而結束的喜劇。

  加西亞·馬爾克斯80年代最後一部重要長篇小說是《迷宮中的將軍》。1989年在哥倫比亞出版的這部小說,寫的是南美洲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主要內容是這位偉人在臨死前30天,沿著馬格達萊納河回憶他那壯麗的一生,同時也思考他最後失敗的原因。玻利瓦爾原以為他會被議會選為總統,但事與願違,由於內部不團結,結果他落選了。這時,有不少人鼓勵他東山再起,可是他被病魔纏身,常常發燒,力不從心,不久便與世長辭了。

  哥倫比亞著名評論家安東尼奧。卡瓦耶魯認為,《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部完美的愛情專著。

  加西亞·馬爾克斯自己認為,他尤其熱衷於愛情:「它是我的書的原動力,我的惟一題材,我的惟一意識……我回想起來,當我接受諾貝爾文學獎時,辛格①說,在我的作品裡缺少愛情,這是使我最不安的批評性評論之一。他辭世了,我未能請求他給予解釋。但我相信,愛情是我所有書裡值得思考的惟一問題。」

  ①辛格:美國猶太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