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麥克阿瑟將軍傳 | 上頁 下頁
一二二


  麥克阿瑟左手持著話筒,雨水沿著他的帽檐不停向下淌著。一群滿懷好奇的戰士簇擁在他身旁,頭盔被雨水打得劈劈啪啪作響。麥克阿瑟開始發表他在前往萊特島的途中已準備好的演講,當他用深沉、穩健的嗓音開始演講時,他的手猛烈地顫抖著。「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托萬能的上帝的福,我們的部隊又站到了菲律賓的國土上……團結在我周圍吧!讓巴丹和科雷吉多爾不屈不撓的精神發揚光大……挺身而出戰鬥吧……刊用每一個有利機會打擊敵人,為了你們的家園,戰鬥吧!為了你們的子孫後代,戰鬥吧!以你們神聖的死難者的名義,戰鬥吧!讓每一顆心都不再畏懼,讓每一隻手臂都強壯如鋼。上帝為我們指明了道路。讓我們以上帝的名義去實現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向著正義的勝利前進!」

  隨後他將麥克風遞給了奧斯梅納,奧斯梅納做了簡短而有分寸的講話,宣佈共同體政府恢復主權。演講結束後,麥克阿瑟挽著奧斯梅納的手臂,來到附近的一片空地上。他們冒雨坐在一根倒下來的樹幹上,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談論了新恢復的國民政府的關係以及它在美國軍隊解放菲律賓時能起到的作用。在他們談話時,兩架敵機從岸上的低空掠過並投下了炸彈,但麥克阿瑟和奧斯梅納對此視而不見。他們結束談話時,雨已經停了,太陽出來了。

  麥克阿瑟一行人返回歐文的指揮所。他對周圍的伏擊和機槍掃射毫不在意,但是他突然注意到了他的飛行員達斯提·羅茲少校在迫擊炮火的嘯叫聲中向樹後躲去,麥克阿瑟走向羅茲問:「怎麼了,達斯提,你害怕嗎?」羅茲坦白地承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能靠在一棵大樹上會感覺到更舒服些。「是的,」麥克阿瑟說,「上帝交給了我一項使命,他將看到我能夠完成它。」

  羅茲說,毫無疑問,這當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是我還不能確信上帝是否同樣關心我,讓我活下來。」麥克阿瑟繼續大步向前走,臉上帶著爽朗的微笑。

  回到歐文的指揮所後,麥克阿瑟希望在回「納什維爾」號之前再辦一件事。他托一位通信軍官把他在頭天晚上寫給羅斯福總統的信發給總統。信上這樣寫道;

  親愛的總統先生:

  這封信是在塔克洛班附近的海灘上寫的,我們剛剛
  在此登陸,這是從解放的菲律賓寄出的第一封信,我想
  您也許會願意將它列入您的個人收藏品中,我希望它能
  被您笑納。

  這場戰鬥正在順利進行……它在戰略上突破了敵防
  線的中心……在戰術上它將敵人在菲律賓的部隊分成了
  兩半,由於繞過了這些島嶼的南半部分,美軍的傷亡人
  數可能會因此減少約5萬人……如果能在這場解放戰役
  勝利後立刻讓菲律賓全面獨立,必將使美國在遠東地區
  的威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竭力要求羅斯福到菲律賓參加獨立慶典,他知道總統不願乘飛機,便向他保證為他提供一艘快速巡洋艦,並保證他能在適當的時間裡往返。「請原諒我字跡的潦草,因為我現在正在作戰前線,這裡只有這種戰地筆記本紙。」

  麥克阿瑟再次登上登陸艇返回「納什維爾」號巡洋艦。一架低空飛行的日本魚雷轟炸機從登陸艇上空飛過,但機上的飛行員對這艘簡陋的小艇並不感興趣,飛機徑直向「檀香山」號巡洋艦沖去,攻擊了一番後安然飛走了。那艘巡洋艦立刻開始傾斜,船員們竭力將它升到岸邊,使它沒有沉下去。

  那天晚上,麥克阿瑟來到了「納什維爾」號廣播室,鄧恩正在這裡等他,他將再次發表他的「團結在我周圍」演講,這次是向美國播放,鄧恩將再次開場介紹。鄧恩忍不住提到了麥克阿瑟在首次演講時手是如何顫抖的。難道對著麥克風講話會讓這位將軍這麼緊張嗎?鄧思不知趣地問道,麥克阿瑟驚訝地看了他一會兒,然後搖了搖頭「比爾,我從不緊張。」

  那天晚上,有4架日本飛機企圖攻擊「納什維爾」號巡洋艦。但艦上的防空火力把它們趕走了。之後不久,傳來了哈爾西的消息:他的快速航母中有3艘正在撤出戰場,它們要去加油和補充彈藥。剩下的航母將向北移動,做「戰略性部署」,以便繼續對灘頭陣地提供空中掩護。

  麥克阿瑟本來要統率800架攻擊機進行登陸。而其中約有一半在哈爾西的快速航空母艦和輕型航空母艦上,其餘的在16艘護航航空母艦上。護航航母的全部使命就是進行反潛戰、直接空中支援和提供防空火力。麥克阿瑟要依靠快速航母對萊特灣上空提供戰鬥機空中掩護。而現在哈爾西正盡力到位,這樣他就能放下這邊的作戰,而去管理論自己的戰場。有情報說呂宋北方發現了日軍航母部隊。

  麥克阿瑟非常憤慨,他找來了肯尼。「叫第5航空隊儘快到達這裡,」他命令道,「如果沒有航空兵,我絕不會開始另一次戰役。如果我有這樣的建議,那麼你就揍我一頓,也許這樣有點用。」

  灘頭陣地的報告表明,這將是戰史上代價最小的重要登陸行動之一(最後的傷亡人數是49人死亡,192人受傷)。它與前不久在帕勞群島的浴血戰爭截然不同,在那裡尼米茲為攻佔佩萊利烏島傷亡1萬人,而該島卻不再具有任何戰略重要性。那天在萊特灣登陸的有5萬多人,4500轎車輛和10、7萬噸供應品。儘管這次登陸並不像麥克阿瑟在頭一天晚上祈禱的那樣是一次不流血的勝利,但他確實感到他的祈禱得到了一些回報。

  在這個重要的一天裡,麥克阿瑟將要完成的最後一件事是寫公報。他寫道:「在一場大規模兩栖作戰中,我們已經佔領了菲律賓萊特島的東岸,它離莫羅太600英里,離米爾恩灣2500英里,我們在16個月前就開始進攻米爾恩灣了……這次是總司令親自指揮作戰」。

  早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日本海軍一直有一個夢想:有一天它將在由臺灣、馬裡亞納群島和菲律賓構成的三角地區進行一場大規模戰役,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為了這場決定性的作戰,他們造艦船,建基地,培訓船員。突襲珍珠港只是這場災難性決戰的序曲,而不是它的替代物。麥克阿瑟在萊特島登陸看起來似乎就是日本皇家海軍等了20年才等到的機會。

  日本的目標是打垮金凱德的第7艦隊,讓麥克阿瑟不能成功登陸。他們用一支航母部隊作誘餌,將哈爾西第3艦隊的現代戰列艦和快速航母吸引到北部朝臺灣去的方向。如果哈爾西真的上色,追擊日艦的話,那麥克阿瑟就會失去空中掩護。到那時,日本的兩支艦隊分別從南、北方駛入萊特灣,將金凱德的由運輸艦、現代戰列艦和航母構成的混合艦隊困在中間。日軍將在近10比l的火力優勢下以猛烈炮火將金凱德混合艦隊徹底打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