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約瑟 | 上頁 下頁
二三


  一些歐洲人目睹世界科技日新月異,飛速前進,常常因為這一切是從歐洲的伽利略和凡薩裡烏斯開始的而洋洋自得,縱觀當今,歐洲的科技發展又遠遠超過中國以至整個亞洲,於是便武斷地下結論曰:歐洲人得天獨厚,在智力等各個方面都要優越於其他民族。

  豈不知,在公元15世紀之前,中國的各項科技發明遠遠超過了西方。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的發明大大推進世界文明,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其天文、數學、醫藥、化學方面的成就更是令西方望塵莫及!那麼,17世紀以來,西方的先進就不能歸結為內在的優越性,而只能說是由於地理環境、經濟因素,社會背景的差異而造成的。

  沒有哪個民族曾經壟斷過對科學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各個民族的科學與文明共同創造了我們燦爛的文化與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世界正由於飛機和無線電的發明而越來越小,我們必須對其他民族的文化予以瞭解和讚賞,而不能武斷專橫地作井蛙之歎。

  對於走向21世紀的中國青少年們,更應該增強民族自信心,60年代第一朵蘑菇雲的升騰,人造衛星的頻頻進入太空,更有生物醫學、數學、物理等學科突飛猛進,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個美好的未來,我們應該堅信:21世紀,中國的科技發展必定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序言中「致謝」一部分表達了李約瑟對曾經給予他幫助的人們表示感謝,我們通過這個開列很長的名單,看到李約瑟兩次來華的行蹤(1943年與1952年)。從昆明到重慶,從陝西到蘭州,從成都到廈門。壯麗的山河彌漫著硝煙,而科學家們或在偏遠山村或在戰火蔓延的城市,仍在孜孜不倦地鑽研著,排除一切干擾!而李約瑟亦以飽滿的熱情到處走訪,虛心求教,在困境中愈見學者本色!

  SCC第1卷《總論》共7章。

  1、序言。內容如前述。

  2、本書的計劃。概括SCC的規劃及漢字的拼法,中國文字簡介。

  3、主要介紹作為參考文獻的典籍名著。

  4、地理概述。描述中國的地貌、地史、人文地理、自然省分等等。

  5—6、介紹中國歷史。

  7、中國與歐洲之間傳播科學思想與各種技術的情況。這一章是較有意思的。

  第一章從希臘羅馬時代西方關於中國的傳說講到中西文化的聯繫,中西陸上、海上交通,絲綢之路,中國與印度、阿拉伯之間文化和科學之間的交流,及工藝技術的交流。從中西文化的對比中發現了中國思想和文化模式的獨創性。

  在這章中,李約瑟提出一個重要的定義,即把人類學家們「趨同」一詞應用於社會學領城。他指出,「趨同」用在社會的進化時,表示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用相同的辦法解決同一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在相互隔絕的各種文化中有不少並行的相似的發展,例如,公元前4世紀關於月亮的盈虧會反映在海生無脊椎動物身上;人體解剖學興衰的奇特的並行相似性;機械方面齒輪的發明以及隨之而來的齒輪傳動的各種應用等等,都是幾乎同時出現在東西方,條條大路通羅馬!另外還有一種情況便是某個民族所作的發明,四處傳播並被其他民族所接納,因而成為人類共同力量的總和。所以,對於任何一項發明,尤其較早階段的發明,必須認真深入地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SCC第1卷共有序言38頁、正文318頁、參考文獻50頁、索引20頁、圖版13頁、插圖36幅,共439頁。SCC的出版,立即在科技史界掀起一股「旋風」,引起全世界的極大反響。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評論道:「這部著作將成為中國科學史方面的空前巨著。全球的學術界將通過這部書而對於中國的古代科技得到全面的清楚瞭解,所以,正如著者在序言中所說,這部著作也是對於促進國際間瞭解的一種貢獻。」

  美國大漢學家富錄特指出:「李約瑟思想的廣度,他的閱歷及其思想之透徹,使人對他的研究及其結論產生最大的敬意。正是這樣一部書在改變著所有後來的中國思想史和整個世界範圍內的思想史。」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認為「作者用西方術語翻譯了中國人的思想,而他或者是唯一一位在世的有各種資格勝任這項極其艱難工作的學者。李約瑟博士著作的實際重要性,和他的知識力量一樣巨大。這是比外交承認還要高出一籌的西方人的『承認』舉動。」

  法國科學史家華德和黃光明在《科學史評論》中寫道:「在這裡把科學和技術戲劇性地熔化在漢學中我們認為這部書是可說是劃時代之作,這是一部任何有教養的人都必讀之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