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約瑟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八、樂觀隨和的老李 在中國抗戰的幾年中,李約瑟曆酷暑經嚴寒,在崎嶇的山路顛簸,在戰火不斷的城鎮、在偏遠隱蔽的山村中佇留。在這種條件下,李約瑟為中英科學合作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他毫無怨言,以其樂觀隨和與寬容感染了他身邊的每個人。 在蘭州,他住簡陋的平房,披羊皮襖吃鍋盔饃卻一樣開朗。有次與艾黎、張官廉夫婦及秘書廖鴻英聊天。他豪邁地說:「我是大力士,像廖女士這樣的人,我一下子能背三個。」眾人笑了笑並未當真。魁梧的他卻調皮地作了個顯示其力量的動作,轉眼便背起廖鴻英轉了好幾圈,廖鴻英嚇得大叫,李約瑟才若無其事地把她放下,大家笑得幾乎岔了氣。他卻一本正經地說:「要不是她害怕,我還能轉三五十圈。」這下大家更忍俊不住了。 遊歷時他能苦中作樂,吟詩作賦盛讚中國的美麗風光。比如他的《四川的道路》 如果你走過那古老的石板石階, 高低蜿蜒,繞過水田, 穿過松林,穿過飄蕩的白雲, 在你半睡半醒的朦朧時候, 就會在你心頭湧現, 引起你的思鄉之情。 又比如他參觀西安碑林後寫道: 那正是封建地主和外國軍隊壓迫的年代濁臭彌漫玷污了聖潔的芳馨。 矗立的古代石碑,就像周圍待耕的荒土上,生長出來的一片茂密的森林。 老子說得好:「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我在一家窮鋪子裡買了幾片景教碑的拓本,又喝了一杯酒,懷念著昔日古長安的光榮。踏上了機件殘損的破舊救護車,越過秦嶺山脈去支援反法西斯戰爭李約瑟與周圍的普通百姓也相處融洽。當時在中英科技合作館中,大家無論高低貴賤,一律按中國習慣老張、老李相稱。對李約瑟也是如此相稱。因為李約瑟出生的1900年是中國的鼠年,所以大家也叫他「小耗子」,他也愉快地接受了。 有一次集體午餐,李約瑟的第三任秘書徐迓亭問他為什麼用「李」姓,卻不用Needham的偕音「倪」 時,魯桂珍在一旁打趣道:「他不願做小伲子!」「伲子」是吳語中「兒子」的俗稱,一句話把大家全逗樂了。李約瑟習慣地做了個怪臉,攤著手,聳聳肩,一幅無可奈何的模樣。 中國幾年,李約瑟的性格志趣也發生了變化,成了十足的東方人。在劍橋時,他還是急匆匆跑來跑去的生化學家。1937年開始學漢語,道家的深刻影響,加之在中國的實地考察,使他變得老成有耐心,不像以前那樣固執己見,剛愎自用。倒不是說他失去了艱苦工作的習慣,也不意味他失去了在需要時速戰速決的組織能力。也是在中國,由於戰時交通緩慢,使他第一次悠然欣賞一路風景,享受佇立閒適的福氣。 李約瑟在華期間,由於其援華工作中的激進態度以及對待共產黨和國民黨一樣不偏不袒,引起了他的一些同事以及英國官方的不滿,於是李約瑟於1945年底離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