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約瑟 | 上頁 下頁 |
七 |
|
§五、辯證唯物主義的科研方法 李約瑟在童年時代喜歡閱讀H韋爾斯的作品。韋爾斯擅長寫科幻小說,其中蘊含了社會主義政治思想。李約瑟在昂德爾公學曾經幸運地與他心目中的英雄見過面。這樣,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時候,他很自然地對布爾什維克革命不抱任何偏見,由衷地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而高興。但當時,他只是反對他父親維多利亞時代的保守主義、護衛社會主義原理而已。李約瑟自小受貧富貴賤的等級森嚴的社會影響甚微,雖然他出身于小康的富貴之家,但他從小便與各個階層的人物相處融洽。即使在業餘藝術愛好上,他也是喜歡民間傳統的「復興的」 舞蹈,李約瑟還能極瀟灑地跳傳統的莫裡斯舞。 他在1920年前後加入了英國工黨。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約瑟與一位工人出身的同行、馬克思主義者路易斯·拉普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拉普金使李約瑟知道了怎樣從社會的底層來看世界,使李約瑟真正接觸了馬克思主義。 到了30年代,在世界範圍內爆發了經濟危機。 生產相對過剩,一方面是大量超過人民的購買力的商品積壓,另一方面是勞動人民掙扎在貧困饑餓的邊緣。 法西斯主義正在醞釀,工人運動頻繁爆發。這時候,李約瑟經常活動于工人中間,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各項政治活動。 當時,李約瑟做了大量工作來恢復科學工作者協會。科學工作者協會原名科學工作者全國聯合會,建立於1919年,受全國總罷工影響,在1926年左右出現了一種普遍的冷漠情緒。到了30年代,科學家們在社會一片混亂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地考慮到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分析科學的社會功能。為了恢復科學工作者的社會活動,他們提出把科學唯一用於建設性目的,這樣便喚起了英國科學界的政治覺醒,得到了越來越多科學家的支持。 李約瑟真正接觸辯證唯物主義學說,緣於第二屆國際科技史大會。 1931年,第二屆國際科學史大會在倫敦舉行。 大會的主題是:科學和世界史的一體化、物理學和生物學的相互關係、科學和技術相互關係。著名蒸汽機與普通工程學歷史學家狄金森任大會書記,他特邀李約瑟加入大會理事會,從事大會的籌備組織工作。 6月29日,來自25個國家的250名代表參加了開幕式。眾人心目中平淡無奇、例行公事般的會議竟發生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精彩的變化。 臨開會的最後時刻,蘇聯科學院院士布哈林率領一個由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理學家、植物遺傳學家和技術科學家組成的代表團不期到會。這無疑使會議組織者措手不及。只好特地延長半天會議時間來傾聽他們的報告。 蘇聯科學家的發言似乎一陣狂風,使大家有點震驚、有點不知所措。大會主席、英國科學史權威辛格有些不耐煩,當蘇聯代表發言超過20分鐘時,他就在主席座上不斷敲著一個很大的船形鐘。其中理論物理學家赫森的《牛頓「原理」的社會經濟根源》更新穎更富有挑戰性。當最後一位蘇聯科學家發言完畢,會場上所有人都沉默了,因為他們的觀點太新穎,使聽眾無法立刻接受並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蘇聯人與其他科學史學者研究方法迥異。以辛格來講,他獲得了牛津大學醫學、科學和文學三個博士學位,出版了《解剖學史》、《醫學史》、《生物學史》、《科學通史》等著作,是英國科學史界的權威,是李約瑟唯一真正的科學史教師,然而在他的著作中,缺乏科學發展內因與外因的討論,對於促使科技發展的社會經濟政治背景視而不見。 赫森的論文與他們截然不同,他將牛頓定律放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分析牛頓力學產生發展的社會淵源。他認為牛頓力學的產生是由資本主義發展對科學技術的必然要求所決定的;而牛頓沒有把機械唯物論貫徹到底而轉向上帝是由其社會地位所決定的;牛頓未能提出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也是由當時社會生產力條件所決定的。 赫森的發言以及整個蘇聯代表團所代表的蘇聯哲學給李約瑟留下了深刻印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辯證法能夠完善地弄清兩派哲理生物學之間複雜的論爭;二是應用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能解釋為什麼現代科學偏會發生在那個時候和那個地區;三是自然發展必然產生愈來愈複雜的社會組織水平,直至包括共產主義在內。俄國革命後馬克思主義的這些要素,每一個都被李約瑟迅速地吸收同化在他那演變和擴展中的世界觀裡面。 在本世紀初,科學史只是被業餘愛好者作為收集古玩的一種消遣。到了1931年之後,劍橋大學的左派學者才開始把它視為嚴肅的學術領域。李約瑟在20年代後期便與辛格博士建立了友誼,加深了他對科技史的興趣。1937年李約瑟出版那套舉世矚目的《化學胚胎學》前,就寫了長篇序言,回顧了胚胎學發展歷史。這篇序言在1932年又單獨出版,稱為《胚胎學史》。1934年以後,受赫森影響,李約瑟竭力主張科學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劍橋大學教務委員會甚至於1936年指定他作為一個「單人委員會」,負責建立科技史講座。 蘇聯代表團的衝擊波不僅僅影響李約瑟一個人,英國的左翼科學家為此形成了一個非正式而且不公開的學術團體「無形學院」。赫森的論文在英國科學家思想中播下了馬克思主義的種子,為科學史家提供了「外在論」的思想方法。這為李約瑟日後從事SCC編篡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