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領袖們 | 上頁 下頁
八七


  印度需要自下而上地提高生產率。相反,在經濟方面,它卻採取了把思想自上而下地灌下去的辦法。官僚機構則象一層又一層粘蠅紙一樣,使人們寸步難移。印度獨立以來,光美國就已向它提供了九十多億美元的援助。但是,這筆錢並未能用於建立獨立自給的經濟基礎,而只是用來補救社會主義試驗的失敗所造成的損失。

  不幸的是,尼赫魯對社會主義的羅曼蒂克和他對巴基斯坦的耿耿於懷,卻成為他傳授給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的偏見的一部分。1953年,我與尼赫魯晤談時,她是一個興致衝衝的旁觀者和聽眾。她充當女主人,招待我的夫人和我。在我們訪問期間,她彬彬有禮,考慮周到。多年之後,她擔任總理,我任總統。我再次見到她時,發現她確實酷似其父。如果稍有區別的話,那就是她對巴基斯坦的敵意甚至比她父親更為強烈。

  賈瓦哈爾·尼赫魯無疑是一位偉大的革命領導人。我在與他的談話中,可以感覺到他對印度人民為什麼會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他具有一種近乎超凡的、神秘的氣質。同時,我也可以看到,他把這種氣質與對權力的要素的精闢瞭解和行使權力的意願結合了起來。在必要時,他會毫無保留地使用這種權他的遺產就是印度這個國家,以及印巴衝突給印度留下來的、持續不斷的苦難。

  在印度獨立初期那些關鍵性的歲月裡,只有非常有權威的人士才能夠把印度團結在一起,使它保持單一國家的狀況,防止其他勢力使印度分裂。正如伊朗國王所說的,使整個印度成為一個國家,比起使整個歐洲成為一個國家來,並不是更為容易和順理成章的事情。從語言上、種族上和文化上來看,印度甚至比歐洲更為千差萬別。不過,這種統一是否有利於印度人民,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統一有時對統一者來講,比被統一者更為重要。如果少耗費一些精力去對付這個國家天生的離心力,那麼,在改善人民生活狀況方面,也許就可以更有作為了。

  把印度說成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這已成為一種陳詞濫調。印度如果被分成為好幾個國家,其境況是否會更好一些,這裡姑且不論。尼赫魯已把它合併成為一個民主的國家了,而且繼續保持民主國家的性質。他的女兒則不時依靠專制的手段來保持權力,或重新奪取權力。尼赫魯如果活著的話,他是否會這樣做呢?我對此是深表懷疑的。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他堅定地獻身於保持和擴大民主制度及其程序的事業。由於他面臨過的任務十分艱巨,因此,他在這些方面取得的成功,也應該說是戰後最傑出的成就之一。

  §菲律賓國家的建設者:麥格塞塞

  歷史中充滿著「倘使……將會……」和「如果……將會是怎樣一種局面呢」等撩人的問題。對我來說,這類問題中最使人感到悲傷的是:如果四十九歲的菲律賓總統拉蒙·麥格塞塞1957年沒有在飛機失事中遇難的話,那將會是怎樣一種局面呢?

  第二次大戰後湧現出來的新興國家的領導人中,麥格塞塞是最引人注目者中的一位。他與思克魯瑪、蘇加諾和尼赫魯不同,沒有領導過他的國家的獨立運動。菲律賓是於1946年在未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下,由美國賜予獨立的。1953年,麥格塞塞當了菲律賓總統。他逝世前夕,差點又以壓倒的多數再次取得大選的勝利。

  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從來不是一位革命的領導人。他既沒有心理上的需要、也沒有政治上的需要來製造一次不斷的革命,或者在外國進行冒險活動以引起一場革命。他將自己非凡的才能全部傾注在為菲律賓人民帶來安全、穩定和進步的事業上。

  在追求這些目標時,麥格塞塞也面臨著戰後任何一位領導人都會碰到的艱難的戰鬥。麥克阿瑟把菲律賓從日本人手中解放了出來,但並未使它走出戰爭的廢墟。戰爭和日本的佔領,都使菲律賓的經濟和精神受到極其嚴重的破壞。菲律賓於1946年獲得獨立之後,立即開始了爭取生存的鬥爭,其艱難的程度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無異。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和1945年到1955年期間美國八億多美元的援助,都發揮了作用。但是,菲律賓政府不僅需要與崩潰的經濟進行鬥爭,還要與本國被激烈衝突的不同政見搞得四分五裂的狀況進行鬥爭。

  在某些主要方面,戰後的菲律賓與戰後的意大利是極為相似的。這兩個國家在精神上和經濟上都被戰爭摧垮了。它們都面臨著共產黨的威脅——這些威脅在實質上比日本、西德和其他歐洲國家的共產黨更加危險。戰爭結束後,這兩個國家基本上都得依靠自己過日子。固此,它們必須自己對付共產黨的威脅,不能求助於佔領國的最高權力。然而,這兩個國家在關鍵時刻,也都出現了自己的領袖——從1945年到1953年,意大利有德·加斯佩裡的領導,從1950年到1957年,菲律賓有麥格塞塞的領導。他起初當國防部長,後來擔任總統,勇敢地、富有想像力地和直率地迎接了各種挑戰。

  在共產黨許下諾言要把意大利人民從貧窮和絕望中解救出來之時,德·加斯佩裡不能象阿登納那樣:簡單地向邊界那邊指一指,告訴他的人民說,你們想看看共產黨人的諾言是怎麼回事嗎?那好,請看看東德是什麼樣子吧!加斯佩裡在機智和謀略方面,必須比共產黨人略勝一籌;同時,他還必須讓意大利人民看到:他的道路是走向繁榮和自由之路。他的任務是既互相關聯、又是互有區別的:他既要打擊共產黨人,又得為他的人民解決吃、穿問題,並且鼓舞他們。

  麥格塞塞在菲律賓的機遇來到以後,他也展開了反對共產主義的、兩個方面的戰鬥。從情緒上來說,正如意大利被戰爭和法西斯搞得一厥不振一樣,他的國家也被戰爭和日本的佔領搞得頹喪不堪了。麥克阿瑟有一次向我指出:事實上,菲律賓人在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人數的百分比,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德·加斯佩裡必須與一個組織良好、得到優厚資助的共產黨進行鬥爭;麥格塞塞同樣也必須與菲律賓人民抗日軍這支強大的共產黨暴動隊伍進行戰鬥。與此同時,他還必須給精疲力竭的人民以鼓舞,並象德·加斯佩裡那樣,給人民以豐足的產品,而不是讓他們去聽共產主義那種誘人的海妖之歌。雖然他在完成上述任務之前就去世了,但他在短時期內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他的榜樣象一座燈塔,輝映著整個自由亞洲。

  麥格塞塞是一位罕見的領導,他把對人民的巨大吸引力、無限充沛的精力和樸素的良知結合在一起。1953年,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還是一位當選總統。他的身材立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將近六英尺高。對一個菲律賓人來說,這是非常高的了。他儀態自然,具有一種巨大的個人魅力和身體素質方面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在他出現于群眾面前時,就更鮮明地流露出來了。在1953年的那次訪問中,有一天下午,我在馬尼拉向兩萬名菲律賓青年商會的會員講話。當群眾看見麥格塞塞步入會場時,甚至只是看見他坐在主席臺上時,他們立刻就象發了狂似的。他和我們面前的人群之間的激清的交流,就象閃電一樣強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抵抗運動中,麥格塞塞很活躍。日本佔領菲律賓的整個時期裡,他是遊擊隊的一位領導人,引起了麥克阿瑟的注意。1945年,這位將軍任命他為澤姆巴爾斯省的軍事司令官。但由於他成功地戰勝了另一個敵人——菲律賓人民抗日軍——才使他成為全國赫赫有名的英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