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萊特兄弟 | 上頁 下頁
二五


  儘管萊特兄弟對參觀者表示了遺憾,然而他們並不顯得狼狽。他們已經學會了應付偶然事件。到後來,還是沒有起風的徵候,他們中的一位便向眾人宣佈:

  「今天我們飛不成了,可是既然你們不怕麻煩到這裡來等候了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就讓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一下,以便你們對它的性能有一個粗淺的印象。由於軌道太短,我們沒法讓它飛起來,可是你們可以看到它是怎麼開動的。」

  誰知這時發動機又出了毛病,在預熱時,它運轉得很正常,可是當飛機沿著軌道往前滑跑,發動機就開始發出「砰砰」的爆炸聲。事後萊特兄弟才知道原由:是進氣管裡的氣流產生的響聲。可在基蒂霍克使用發動機時從未出現過這種麻煩。

  飛機順著軌道滑完全程就脫離了軌道,但是並沒有升空。這對記者們來說並不稀奇。看起來,他們被大大地愚弄了一番是確定無疑的了。

  第二天就能飛行了嗎?萊特兄弟也沒有把握。他們首要的任務是弄清楚發動機出了什麼毛病。他們奮戰通宵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也有可能要用更長的時間,但不管怎樣,所有願意第二天再來的人都會受到歡迎。萊特兄弟說,報社記者任何時候來都會受到歡迎。

  兩三個報社記者第二天確實來了。發動機還是有毛病,不過風力稍微令人滿意了一點兒。萊特兄弟決定給記者們看看,它究竟有多大能耐。

  這一次,飛機升到了1.5~2米高,在降落前飛了將近18米的距離。發動機裡一個汽缸的電觸點松了,只有三個汽缸還能點火。雖然到現場參觀的幾個記者認為飛行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但他們都友好地把他們的所見所聞做了詳盡的報道。然而,他們的報道與事實有很大出入:一個記者報道說飛行的高度達到了23米;在辛辛那提的《問詢報》上,一篇報道評論這架飛機「建造得比同類型的其他飛機都堅固得多。」

  所有這些報社記者以後沒有再回來過。在以後的兩年試驗中,萊特兄弟如願以償,沒有受到任何干擾。夏努特曾評論說:「報紙沒有盯住你們,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奇跡。」萊特兄弟對此付之一笑。

  處理了記者的問題後,發明家們又重新開始了他們的工作。

  差不多就在新的試驗剛開始的時候,萊特兄弟又遇到了新的困難。

  在基蒂霍克的時候,一條18米長的軌道就夠一架飛機起飛了,可是在通常風力較小的霍夫曼,一條50米長,甚至73米長的軌道也不夠用。

  霍夫曼原野上覆蓋著一層15釐米到30釐米高的小圓土堆。只有一個地方沒有這種土堆,可以鋪設73米長的軌道。像後來使用輪子助跑的飛機,在那塊起伏不平的草場上是不實用的。要找到足夠大的平地,而後鋪設73米長的軌道是個相當大的工程。可是在軌道鋪好後,風向又常常改變,這樣一來,所有的工作又得重新再做。經過這樣幾次反復以後,萊特兄弟放棄使用這麼長的軌道的打算,他們一般只用一條49米的軌道。

  勉強適合於使用49米長的軌道的風速是每小時18公里,可是這樣的風速不是常有的。所以他們不得不準備利用偶爾出現的更強的風力了。他們把飛機放在軌道上,等到他們能夠「看見」強風的到來——在一定的距離上看見遠處的小草被吹動了,風一吹到軌道上,他們就開動引擎,把飛機開到軌道的盡頭,以使它迎風飛起。用這種辦法,他們有時候能在看來是無風的一天裡起飛。可是,有一次這樣的起飛就是以災難性的後果告終的。那天,當飛機迎著陣風起飛時,它急速上升了,但一眨眼間風過去了,飛機一頭栽下來,將地面撞了一個三角形的陡直的洞穴。駕駛員奧維爾從機頭拋了出來,摔在地上,還好他倖免於難。當時飛機上翼的翼梁照他背上砸了下來,有60釐米寬的一截機翼折斷了,幸運的是奧維爾正好處於這60釐米寬的空當之間,因而沒有受到傷害。

  機翼除了折斷的部位外,翼梁沒有受到其他損壞。萊特兄弟永遠也無法解釋怎麼會出現這樣的奇跡。這次事故後,自行車鋪技工查利·泰勒也曾親眼目睹過另一次類似九死一生的飛行事故。他憂鬱地告訴馬路對面的鄰居們說,每一次他看見萊特兄弟飛上天空,他總覺得這是最後一次見到他們了。

  那一年的7月上旬,萊特兄弟對這架飛機又進行了改造。它的重心更加靠近尾部了。改造後的第一次試飛,飛機一離開軌道機頭就不斷地朝上升,看上去它像要向上翻筋斗似的。由於飛機的重心太靠後,以致把前升降舵轉到了極限,也不能控制飛機向上翻。當機身完全成垂直狀態時,飛機就漸漸地停了下來,然後向後滑去。飛機著地時,機身再一次恢復到幾乎水平的狀態。滑橇的後部如果稍微有點兒翹起的話,那麼著陸就沒有什麼危險了。事實上,這樣滑橇的尾部會鏟進泥土中,但危險是微乎其微的。

  1904年,早在萊特兄弟的試驗獲得進展以前,他們就打算創造一種更好的起飛方式。他們決定建一座帶落錘的發射架,那將是最簡便又最省錢的設備。一個726公斤的落錘下沉5米的距離,再鋪之以粗繩子和滑輪,就能產生把飛機拉動15米的159公斤的力量。用這種方法,即使在無風的天氣裡,飛機只要跑完15.2米的軌道就能升空。至此,移動軌道的事就沒有什麼必要再做了。

  9月7日,準備在發射架上做第一次試驗的時候,萊特兄弟已經在平地上做了將近40次起飛試驗,由於速度不夠,其中許多次都失敗了。可這時飛行的距離有了迅速的增加。過去較短距離的飛行都是直線飛行。

  在飛行距離增加以後,為了不飛出牧場的界線,飛機有必要進行轉彎飛行了。這時,又有新問題苦惱著他們,飛機在短促的轉彎時會進入尾旋,結果使飛機摔下來,常常需要幾天乃至幾個星期的時間進行修理。不久,他們就弄清楚了是什麼緣故使飛機在轉彎時進入尾旋。可是他們發現很難避免這種結果,因為他們無從知道氣流衝擊飛機的角度。這件事引出了第一個「飛行導航儀」的發明。他們把一截細繩子系在前升降舵下面的橫杆上,當飛機一直往前飛的時候,細繩子就直線地拖在後面;當飛機滑向旁邊的時候,繩子就會被吹向一邊,並且能夠大致指示出機身傾斜的程度。通過密切注意這根繩子,他們就可以完全避免進入尾旋的危險。可是,一個自學飛行的駕駛員要注意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在某些時候他難以集中足夠的注意力去觀察那根細繩子。

  自從使用發射架以後,飛機就能在任何時候起飛了。萊特兄弟平時就把飛機放在發射架的滑軌上,隨時準備起飛。11月上旬的一天,奧維爾正散步到滑軌前邊的時候,他似乎隱約看見飛機正在滑軌上微微移動。可是再仔細看,它又好像紋絲不動地停在那兒。然而,他還是轉過身來,從容地向飛機走去,直到離飛機幾步遠時,他才清楚地看到飛機確實在滑動。逆著726公斤重物拉住飛機的鐵絲是系在一根木樁上的,那根木樁被打進鬆軟的土裡1米多深。此時,木樁正被巨大的力量慢慢地拔了出來!奧維爾見此情景,幾步沖到滑橇前。就在飛機被強力拉著向前猛衝,並在沖出滑軌盡頭的時候。他拉住了前升降舵的控制杆,沒有讓飛機在失去控制的情況下升空。這一事故使飛機只遭受了輕微的破損,可是奧維爾的肩膀被扭傷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