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八二


  他說服了斯大林這個生性多疑的人相信美國(和英國)願意幫助,他還須說服英美兩國政府相信俄國政府有決心並且有能力打勝,儘管英美政府仍然先入為主地認為俄國的抵抗不久就會崩潰。這是贏得了這次戰爭的英俄美同盟的基礎。」斯大林向美國提出要求援助的性質本身表明,他是從長期的基礎來考慮這場戰爭的。在隨後的幾年裡,霍普金斯是一個真誠的,甚至無所忌憚的蘇聯的朋友,他對蘇聯為贏得這場戰爭所作的巨大貢獻毫不懷疑。他力圖讓羅斯福也意識到這一點。

  現在,《聯合國家宣言》使美蘇正式地成為戰時盟友。1942年6月11日,赫爾與蘇駐美大使李維諾夫在華盛頓簽訂關於在進行反侵略戰爭中相互援助所適用原則的協定。協定規定:美國將繼續向蘇聯提供羅斯福總統批准轉讓或提供之防禦物質、設備和情報;蘇聯也應以其所能向美國提供類似的援助。羅斯福清醒地意識到,援助蘇聯抗德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他在1942年3月11日對摩根索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讓俄國人被打垮更糟糕的了……我寧可丟掉新西蘭、澳大利亞或任何其他東西,也不願讓俄國人失敗。」

  起初,英國人是連結蘇美之間的環節,後來斯大林對英國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丘吉爾則針鋒相對,反倒是羅斯福居中起到了"粘合劑"的作用。」先歐後亞"戰略意味著美蘇採取某種協調一致的行動的必要性,但羅斯福決定僅把這種協調行動限於軍事範圍之內,而不在政治上或領土上作出什麼許諾。並且,他儘量讓英國去和斯大林在外交戰線上就這些棘手的問題打交道,而斯大林從一開始就表現出自己是一個強硬的談判對手。斯大林對前去商討加強英蘇關係的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剛剛重新出任)指出,蘇聯要求盟國正式承認蘇聯6個月前(即1941年6月)的邊界狀態,即意味著要求美英等認可蘇聯自1939年以來吞併的擁有數百萬芬蘭人、愛沙尼亞人、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羅馬尼亞人和波蘭人的領土。

  羅斯福對此極感為難。英國是在援助波蘭時參戰的,而現在斯大林卻堅持要保留在這個國家覆亡之時他乘虛侵佔的領土。儘管斯大林在後來與波蘭流亡政府簽訂了一項協定(該協定規定給1939年9月被紅軍俘獲的波蘭戰俘以自由,並把他們編入一支新的"解放軍"),但協定對戰後疆界含混不清,在倫敦的波蘭政府對斯大林的這種處理方式相當不滿。羅斯福就此難題在阿卡迪亞會議上與丘吉爾進行過討論,認為如果接受斯大林的要求,「那將同我們正在為之而戰的全部原則背道而馳",因此邊界問題必須留待和平會議召開時才能解決。羅斯福指出,在目前討論斯大林的戰後領土目的,不僅違反了美國公認的、寫在《大西洋憲章》上的國際道德準則,而且也將危害國內的團結和盟國間的團結。因此,從《同盟國家宣言》產生之日期,幾個主要盟國間就產生了不斷困擾內部團結並最終嚴重損害同盟本身的難題。

  前蘇聯學者總是故意貶低美國租借援助的作用,稱蘇聯所得租借援助就評價值來說,「沒有超過蘇聯在偉大衛國戰爭年代生產總值的4%"。這顯然不符實際,美國從1941年下半年到大戰結束,向蘇聯租借援助的總價值為108億美元,幾乎占美國所有租借援助總額的14,其中包括1.5萬架飛機,B5.2萬輛吉汽車、38.5萬輛卡車和3.5萬輛摩托、42萬部軍用電話機和可環繞地球50多圈的電話線,以及大量的軍工生產的原材料和重要設備。羅斯福希望在這些方面儘量滿足蘇聯的需求,並試圖用品他方法來滿足平安全要求,從而使斯大林同意把邊界問題擱置起來。同時,他開始考慮戰後和平和與之緊密相關的戰後世界政治格局問題。

  珍珠港事件後的將近半年時間裡,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被動地處於守勢。兵分數路的日軍攻勢逼人,相繼佔領了泰國、香港、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緬甸、關島和威克島,美、英、荷喪師失地,損失慘重。羅斯福"先歐後亞」的戰略也使得美軍在這期間難有較大作為。1942年3月,羅斯福將太平洋戰場分成兩大戰區,西南太平洋戰區由麥克阿瑟上將任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由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任總司令。為了提高士氣,表明姿態,美軍只能使用艦載飛機進行轟炸一陣就飛走的襲擊。

  1942年4月18日,由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的—25式轟炸機群執行了對東B京的空襲,極大地震動了日本朝野,並促使日本最高統帥部貿然發動攻勢以圖挽回面子。很快在20天后,日軍在珊瑚海戰鬥中首遭重創,並被迫推遲入侵莫爾茲比港的計劃,澳大利亞因而得以倖免。6月4日,日美海軍航空兵在珍珠港西北1134英里處的中途島海域展開激戰。結果日本損失4艘航空母艦、330架飛機,美軍僅損失1艘航空母艦和150架飛機。此戰標誌著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轉折:喪失海空優勢的日軍由進攻轉入防禦,美軍則開始由防禦轉入進攻。雙方經過了為期兩個月的預兆不祥的休整後,隨即爆發了一場歷時半年的大血戰——瓜達卡納爾島爭奪戰。擁有優勢兵力和火力的美軍取得了完全勝利,日本則充分暴露了其國力有限、戰線過長、海空軍備不如美國力量雄厚等弱點。至此,日美兩國的海軍力量進一步發生了變化,美國完全掌握了制海權和制空權。

  阿卡迪亞會議期間,丘吉爾向羅斯福提出在北非登陸的"體育家計劃",羅斯福當即表示贊同,並認為此舉意義有三:(1)在不讓德國控制可能對將來反擊軸心國有意義的外圍基地方面有評價值;(2)由於該地區只有德軍駐守,而維希政權可能同意不予抵抗,因此可能為美國對柏林作戰提供旗開得勝的絕好機會;(3)此舉既可提供一個鼓舞美國和盟國士氣的速戰速決的機會,又能以美國的巨大威力挫敗德國人的銳氣。1942年7月25日,羅斯福正式批准這一代號改為"火炬"的行動計劃。聯合參謀長委員會任命艾森豪威爾為盟軍北非遠征軍總司令。

  11月8日,美英聯軍在卡薩布蘭卡、阿爾及爾、奧蘭三地登陸,其中進攻並佔領卡薩布蘭卡的是巴頓將軍。美英聯軍隨即佔領整個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並直逼突尼斯城下。次年春夏之交,盟軍與德國"非洲軍團"司令、"沙漠之狐"隆美爾統率的德軍在突尼斯展開激戰,5月13日,25萬德意軍隊被迫投降。盟軍取得了作戰以來所贏得的最大一場勝利。北非的解放也使地中海上的航路暢通,並可由此經蘇伊士運河直達印度洋,這使得從波斯灣增援蘇聯成為可能。

  並且,對丘吉爾所稱的"歐洲柔軟的下腹部"施加打擊的道路也敞開了。它還徹底粉碎了德、日期圖在中東和印度會師的狂妄計劃。斯大林對北非戰役評價極高,他說:「由於非洲的軍事行動表示主動權轉到我們盟國手中,歐洲的軍事政治狀況從根本上變得有利於英美蘇同盟。它破壞了軸心國體系中的領導力量希特勒德國的威信,從精神上瓦解了希特勒在歐洲的盟國。……它為打垮意大利和孤立希特勒德國創造條件。最後,它為在更靠近德國的要害地區開闢歐洲第二戰線創造了前提,而這對戰勝希特勒暴政將具有決定性意義。」①

  ①《斯大林文選》,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26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