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七八


  §戰時體制

  羅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兩年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幽默地對記者們說,自1933年以來,"新政大夫"這個內科專家把美國的急性內科病醫治好了。可這個康復了的病人在1941年12月7日,因一場嚴重意外事故折斷了骨頭,"新政大夫"於是就把病人讓給"勝利大夫"這個外科專家。

  戰爭使美國社會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其全面性和深遠的意義,直到戰後才被美國人逐漸體會到。它無微不至地、不可抗拒地延展到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

  一切的運轉圍繞著贏得戰爭勝利這一中軸。總動員開始了。觀察家們發現,羅斯福"表現了掌握和控制十分緊迫的事態的高超才幹,而這正是一位政治家最難能可貴的特點"。他"顯得有條不紊,鎮定自若,心情愉快,神態莊重,不知疲倦而又滿懷信心。」孤立主義勢力已煙消雲散,從前處處與他作梗的人也大大地收斂了敵意。另一方面,羅斯福本人也注意到要維護國內的安定團結。他認為在戰爭最艱苦的日子裡,"利己政治"是萬惡之首,於是他立即暫停那些存在著分歧和極易導致分歧的國內政治活動,尤其是"新政"式的改革和黨派政治活動。

  不過,羅斯福僅僅是強調了戰爭與內政之間的輕重緩急,"在危機時刻,我們不可能既是戰爭的現實主義者,又是未來的設計者",他並沒有將兩者截然割裂,而總是不放過任何機會強調兩者在終極意義上的基本統一性——都是為了拯救人類文明或民主政治。珍珠港事件激起全國的團結精神,這種精神保證了人民自願入伍、配給供應和經濟統制,羅斯福在這種情勢下更能顯示出戰時統帥的作用。同時,這種情勢也使羅斯福更自然地把人民的戰爭觀同新政的自由民主價值聯繫起來。喬納森·凡尼爾斯寫道:「在他那個時代裡,沒有誰能像他那樣,在美國人驚懼之時,能喚起美國人的內在信心。由於他深信美國人的自尊感,所以他要求或者期望美國人拿出勇氣來的時候從來是沒有什麼顧忌的。」

  美國宣戰後立即展開了規模浩大的重整軍備運動。國會迅速廢止了禁止將應徵入伍者派赴西半球以外的規定,並規定服役期延長到戰爭結束後6個月。新兵役法還規定所有20歲至44歲的男子進行兵役登記,年齡在45歲至65歲的男①子進行後備勞務登記。這樣在徵兵局登記者共達3100萬人,其中1000萬人經嚴格的體格和智力檢查而被徵召入伍。戰爭期間在各種武裝部隊中服役的人數,共達1500多萬(含志願兵),其中計有陸軍1000萬人,海軍和海岸警衛隊400萬人,海軍陸戰隊60萬人,婦女服軍役者約21.6萬,黑人入伍者117萬。空軍力量也急劇地得到增強,珍珠港事件爆發時,美國陸軍航空隊不足30萬人,能適應作戰的飛機不過1500架,而大戰結束時在陸軍航空隊服役的人員高達230萬,飛機7萬架。海軍也迅速發展為世界上最強大者,海軍在編人員在4年不到的時間內增加了10倍,它所擁有的各類艦船增加到91000艘,為1941年底的20倍。

  ①1942年國會又把義務兵役的應徵年齡降低到18歲。

  美國在參戰的同時又兼充"民主國家的兵工廠",軍火裝備和後勤物資的需求量激增。國民經濟迅速被納入戰時生產的軌道,無數民用工廠改裝為生產軍需物資的工廠。從巨大的集團工業到鄉村的簡易車間,一切可用的廠房和機器設備都轉向軍工生產。汽車工業幾乎全都改為製造飛機、坦克、卡車、吉汽車,其他輕工企業則製造機關槍、步槍、雷管、炮彈,化工企業則生產炸藥和梯恩梯。日夜運轉的生產線吸納了更多的就業者,自大蕭條以來的頑症之一——失業現象幾乎完全消失了。失業者從1940年的900萬下降到1944年的67萬,而這67萬人大多是因極特殊的條件限制不能工作的。不僅如此,"兵工場"還吸納了大量中學生和原已退休的老工人。羅斯福授權戰時人力委員會負責人力總動員和就業協調工作。

  1942年1月6日,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國情咨文中指出,現代戰爭的方式更迫切地要求勞動和生產,他要求國會同意他列舉的生產指標:(1)飛機——1942年為6萬架,1943年為12.5萬架;(2)坦克——1942年為4.5萬輛,1943年為7.5萬輛;(3)防空火炮——1942年為2萬門,1943年為3.5萬門;(4)船舶——1942年總數為600萬噸位,1943年建造1000萬噸位。他強調,"民用生產將不得不進一步地削減,再削減,在許多情況下,還要完全取消。」為了便於統管戰時經濟,羅斯福政府建立了一系列調節和管理經濟的臨時機構,這是一批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以大寫英文字母縮寫為代稱的機構。

  其實早在歐洲戰爭爆發的一周後,即羅斯福頒佈"全國有限緊急狀態"宣言的9月8日,羅斯福就把原屬財政部的預算局改為總統直屬機構,它負責向總統彙報政府各機構活動的進展,並可前往各部門和各個戰場為總統收集準確材料,使總統瞭解經費使用的前因後果及規模。德國入侵低地國家後,羅斯福成立了緊急事務處理辦公室。它下轄的主要機構有生產管理局和物價管理局,此外還有民防局、國防運輸局、租借管理局、科學研究和發展局、全國戰時勞工局、經濟作戰局和戰時航運局。1941年9月,羅斯福又成立供應、優先調撥和分配局,它掌握國防生產、民用經濟以及對英、蘇物資供應和分配的權力。

  現在,羅斯福依據國會新近賦予他的權力——根據作戰需要建立任何新機構在經濟範圍內優先配置資源——建立了戰時生產局,作為最高戰時機構。他慎重地物色了3個月的局長人選,最後選中了唐納德·納爾遜。戰時生產局擔負起生產管理局和供應、優先調撥和分配局的職責。羅斯福又於1942年10月建立經濟穩定局,任命最高法院法官詹姆斯·貝爾納斯為該局局長,並授以處理經濟問題的最高指揮權,有權管轄戰時生產局。1943年5月成立戰時動員局,仍由貝爾納斯領導。這使得他實際上成為有權協調一切戰時計劃和對經濟實行全面控制的總統助理。通過這些機構,政府控制了全國經濟。

  戰時經濟體制的另一重要特徵是全國經濟中國家投資的急劇增加。驟然鋪開的如此壯觀的軍火生產規模,其所需要的資金缺口太大。聯邦政府運用多種方式籌集經費,主要有:加強同包括銀行在內的經濟生活各部門的聯繫;致力於控制通貨膨脹,使支出下降,並使消費者有更多的余錢投向數目激增的政府公債,於是政府便能把這些公債以較低利率售出;擴大徵稅的範圍和方式,使國內稅收在幾年間增加了8倍多。即令如此,由於戰費支出過於龐大,初期即達每天1億左右,這就使得聯邦政府在有效實行了上述措施後,仍感入不敷出,只得走凱恩斯式的赤字預算的道路。

  聯邦政府從1941至1945財政年度的預算支出,總計約為3176億美元,其中2815億用於戰爭,占總數的88.6%。1941年的國債為563億美元,1945年上升到2525億。在上述用於戰爭的2815億美元中,大約有43%來自這段時期的稅收和其他非借貸來源。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私人壟斷資本家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拒絕出資擴大軍事生產組織,不得已的聯邦政府承擔了大部分軍事工業建設。政府在這5年間共投入美國所有各生產領域的資金共有462億美元,占了這期間所有投資的23以上。這樣,到戰爭結束時,聯邦政府已擁有B全部原子能工業、生產合成橡膠企業的96%、生產飛機和引擎的71%、生產金屬鎂企業的90%。政府還建成了鋼鐵廠、造船廠、軍火工廠、發電站等企業。國有資產在整個國民財富中的比重上升了5個百分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