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
七七 |
|
※第十部:勝利大夫 1941年12月7日中午,羅斯福和霍普金斯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總統的辦公桌上共進午餐。飯後,兩人一邊吃著甜點,一邊談著戰爭以外的話題。1時40分,電話機叮呤呤地響了…… 諾克斯部長在電話裡說,他無意間收聽到檀香山美軍司令部的無線電廣播,通知我們所有的台站,現在日軍的空襲正在繼續中,並且說"這不是演習"。幾十分鐘後,海軍參謀長哈羅德··斯塔克打來電話,證實襲擊是確實的,並且損R失慘重。消息在數小時內傳遍了華盛頓。 當晚,白宮對面的拉斐特公園擠滿了神色冷峻的人群,少數人低聲唱著《上帝保佑美國》,大多數只是默然地望著眼前的白宮。其實從外面看去,白宮和平時一樣,燈光黯淡,窗簾低垂。 此時,橢圓形總統辦公室裡,全體閣員圍著羅斯福總統坐成一圈,正在召開自林肯在南北戰爭爆發時召集內閣會議以來最嚴峻的一次內閣會議。與會的珀金斯部長以其女性特有的細膩與直感觀察到:總統在聽到進一步證實的受損消息時,出現了極其難過的片刻和體力不支的困難,但隨即在他身上出現了一種如釋重負般的跡象——"長期緊張地猜測日本會採取什麼行動,什麼時候動手,我們要不要在沒有明顯攻擊我們時去保衛新加坡……這一切問題折磨了他好幾個星期、好幾個月,現在終於都結束了"——一種他所不願意承認的"陣陣輕鬆感"在他那難以捉摸的臉部表情上得到反應:一張既緊張又鎮靜的臉部表情。 埃莉諾後來也談到,那天"富蘭克林顯得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所沒有過的寧靜沉著"。據霍普金斯說,總統認為要和平還是要戰爭,已經"完全不由他來作主了,因為日本人已替他作了決定"。他一直以為日本人會盡力避免同美國打仗,而只對其他太平洋國家採取行動,這樣就給他留下一個"保衛我們利益的非常難辦的問題。所以,日本採用的方法使他如釋重負。儘管珍珠港發生了不幸的災難……,但這一事件把美國人完全團結起來,從而使對日戰爭成為必然。」情形或許正是這樣:羅斯福首先肯定是沉浸在由震驚而引發的悲慟和憤怒中,繼而轉念,然後就如釋重負了。當時他一動不動地坐了整整18分鐘——"也許是在祈禱,也許是在盤算,或者只是定定神,以適應新形勢。」 在以後幾年尤其是在戰後,人們愈益強烈地要求知道何以竟會發生這樣的事。批評羅斯福政府的人指出,是我們的總統處心積慮地刺激日本人襲擊珍珠港,並把它作為通向歐洲戰爭的"後門"。他們甚至暗示,羅斯福已預料到珍珠港襲擊,卻偏偏封鎖消息,讓駐軍蒙在鼓裡,以圖用這種慘重的苦肉計來確保國內的同仇敵愾。戰後有一次"最徹底的"的調查,國會所收集的證詞和報告共達40卷。史汀生後來在向國會的一個調查委員會解釋說,我們得等到戰爭爆發,儘管要"冒讓日本人打第一槍的風險,但我們意識到,為了得到全國人民的全體支持,最理想的是讓人們看清日本人是真正的肇事者。」不過,一般認為,政府的責任僅在於疏忽大意。 羅斯福在次日晚向全國廣播的"爐邊談話"中,誠摯地勸告美國同胞們不要聽信任何謠言。他說在戰時,這一類關於災難的醜惡小道消息具有數量多和傳播快的特點,我們對它們一定要進行分析和判斷。」我們不妨承認,我們的敵人表演了一次卓越的欺騙技巧——時機配合得恰好,手段也很高超。它是一次無恥透頂的行動,然而我們必須正視,以納粹的方式進行的現代戰爭本來就是肮髒的勾當。我們並不喜愛它——我們未曾想要捲進去——然而我們已經捲進來了。」 丘吉爾倒是大大舒了一口氣。7日下午,他通過越洋電話向羅斯福證實了情況後說,"這肯定使事情簡單化了。」羅斯福回答說,"我們現在風雨同舟了。」丘吉爾後來寫道:「有美國同我們站在一起,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喜悅……值此時刻,我知道美國已經參戰了,並且已經深深地捲進來了。對於結局已經沒有什麼更多的懷疑了……我百感交集,上床為我們得救和感恩安然睡了一覺。」白宮的總統是在12點半上床睡覺的。 12月8日,羅斯福前往國會作了不久就舉世皆知的名為"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的演說。作為他的歷史感的一個證據,他請求羅斯福夫人陪伴伍德羅·威爾遜夫人參加這次兩院聯席會議。羅斯福順著斜坡走上講壇,以極大的克制,用品實舒緩的語言陳述了日軍在24小時內的所作所為;並鄭重指出,日本政府通過虛偽的聲明和表示希望維繫和平而蓄意對合眾國進行了欺騙。他最後請求國會宣佈:「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怯懦的進攻時期,合眾國和日本帝國之間已處於戰爭狀態。」沒有過多的渲染,演說歷時6分鐘。 參眾兩院幾乎以全普通過了羅斯福的宣戰要求,只在眾議院有1張反對票。同日,英國對日宣戰。9日,中國國民黨政府正式對日宣戰,次日又對德國宣戰。緊接著,對日宣戰的國家增加到20多個。11日,德國對美國宣戰,意大利也緊隨其後。 美國的參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形成最後的陣營結構。它已成為西方兩個最強大的民主國家同社會主義的蘇聯結成公開宣佈了的或心照不宣的同盟所進行的聯合戰鬥。這種搭配是被一系列的歷史偶發事件推到一起的。儘管過去歲月中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彼此都留下了大量的不信任情緒、偏見和敵意,但此刻已顯得次要。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都面臨著共同的對手。嚴峻的形勢促使觀念發生變化。三人為建立協調的戰鬥合作,都從不同側面並以不同方式進行了不懈的、堅忍不拔的和真誠的努力,雖然也不時在自重和疏遠中,彼此感到過失望,但這種攜手使他們比肩而立於濁世惡浪中一直到終局,從而更襯托出他們不愧為非凡時代的歷史巨人。有道是:滄海橫流,方顯盡英雄本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