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
三八 |
|
在"第一次新政"期間,羅斯福還向國會提交了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重要法案。在1933年4月13日的提案中,他要求國會通過立法,以便使小住宅的抵押不會因抵押品贖回權被取消而受到損失。因為1932年就有25萬個家庭失去了住宅,1933年前幾個月,每天有1000多住宅被取消贖回權,大批失去房產的人流落街頭。該項名為房主貸款法的提案在6月初獲得通過,依此由聯邦儲備銀行設立一個房主貸款公司,通過它可以按低利息率來調整小住宅的抵押債務,並規定特別困難時可以延期還本付息。抵押人無須按比例縮小其貸出款額,即可將拖欠的抵押借款單交出,以換取有保證的政府債券。該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千萬人在淩晨就排起長隊,等候在房主貸款公司門前換取救命符。1934年的一項修正案將此項擔保擴大到債券本金。幾年內,房主貸款公司為每5所美國城市抵押出去的私人住宅中的1所重新提供了資助,並把低息債券擴大到30億美元,從而試行穩定住宅不動產的價值。此舉通過維護私人住宅所有權,有力地起到了保障社會與安定經濟的作用。 此外,針對大蕭條中危機程度極為嚴重的運輸業,特別是鐵路運輸業,羅斯福於5月4日提請國會通過《緊急鐵路法》。根據法案,一個"聯邦運輸協調員"被授權促進或強制運輸人的行動,以提出精簡機構、防止浪費、改善鐵路信用、改進財務組織、降低運費的措施,為達到這一目的,必要時可以照常把反托拉斯法擱置一邊。該法廢除了1920年《運輸法令》中著名的形同虛設的政府徵收條款,並規定把各個鐵路控股公司置於"州際商務委員會"的監控之下,以彌補以前法律上的一大弱點。這些對鐵路運輸業的良性復興和發展產生了長遠的影響。國會兩院在1個月內就通過了這一法案。 羅斯福在1933年10月22日晚,向全國作了第4次"爐邊談話"。他回顧了新政府自3月份以來"足以自豪的事實和行動",並高度概括了"第一次新政"所致力於實現的目標,「最後,我要重複一下我在許多場合已經說過的話,就是自從3月份以來,政府的明確政策一直是恢復農業和工業能夠重新向失業者提供工作的機會。其目的還在於使得公私債務的償還大體維持在負債的價格水平。其目的是要逐步恢復物價結構的一定平衡,以便農場主能在比較公平的交易基礎上用自己的產品去換取工業品。……我國人民中各個階級的長遠福利和安全,最終都決定於我們是否能夠達到這些目標。」 在羅斯福政府的努力下,第73屆國會在前15個月裡同白宮就"完成和鞏固1933年3月開始的工作"進行了有效的合作,這是「第一次新政"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其目標的重要原因。對此,羅斯福在1934年6月8日的致國會諮文時表示了自己的讚賞和敬意。同時,他還相當滿意地回顧了過去15個月政府的既定目標及其成就。他解釋說,家宅安全、生活保障、社會保障乃是聯邦政府能夠向美國人民提出的最低限度的承諾。這3件事構成了一切願意勞動的個人和家庭的一種權利,也構成了聯邦政府已經採取的救濟、復興和建設措施的基本的歸宿。某些方面的方法和細節可以是新的,但聯邦政府之所以建立的目的之一則將是不變的,即"增進全民之福利",提供福利所賴以依存的社會保障。但是,由於羅斯福在執行①這一政策時,尚未能完全擺脫"健全財政"的舊信條,力圖保持預算平衡,同時,他對私人品業「自我調節"的期望值 ①《羅斯福選集》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6—61頁。也未免稍高。致使他所概括的那些目標指數未能全部很好地兌現。 換言之,他在抑制私人壟斷、扶助農工、增強聯邦政府對國民經濟的干預、局部調整生產關係等方面顯得力度和深度不夠,甚至成就有限。這一情形也構成了1934年下半①年國內風雲激蕩的鬥爭局面的部分原因。畢竟,第一次新政給美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生活帶來了新變化和長遠的影響。《紐約時報》指出,羅斯福已經挽救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特大危局,贏得了個人的大勝利,"他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在美國人心目中他竟有呼風喚雨的本領,那時不管他要怎麼幹,全國都願聽命,甚至求之不得。」內政部長伊克斯甚至認為,這不僅是一次"新政",而是一個新世界,是離開一個陰森可怖的場所走向了開闊的樹林地帶。相對于胡佛任內的情景,第一次新政確如《柯裡爾》週刊所說的,它使美國經歷了一場驚人的變化,使美國人民在羅斯福的幫助和引導下戰勝了恐懼。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開端,國家渡過了最險惡的危機階段,從穀底開始往上回升,遠未步入復興和繁榮的坦途。隨著隱約可望的1934年中期選舉的日益逼近,第一次新政的勢頭逐漸減弱。 ①劉緒貽:《富蘭克林·D·羅斯福時代》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