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羅斯福傳 | 上頁 下頁
三四


  3月12日是星期日,也是銀行即將重新開業的前夜。白宮一樓外賓接待室的壁爐前,裝上了美國三大廣播公司的約有6000萬人守在收音機旁收聽。他以誠摯親切的聲調、質樸實用的語句對全國人民進行了耐心的解釋、勸告和教育。他解釋了政府為挽救銀行危機而實施的緊急步驟,勸告國民把積蓄送回重新開業的銀行,並保證這將比放在自家床褥底下更安全。在談話的最後部分,他熱切而堅定地說:「歸根結蒂,在我們調整金融體制時,有一個因素要比貨幣更為重要,比黃金更寶貴,這就是人民的信心。執行我們的計劃,其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氣。你們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一定不要聽信謠言和妄加猜測而驚慌失措,我們要團結起來戰勝恐懼。」

  寂靜的寒夜裡,新總統這些平易淺近的貼切話傳遍了遼闊國土的千家萬戶,頓時冰釋了長期鬱結在人民心中的疑團,以及對現存體制的不信任甚至敵對情緒。次日在12個設有聯邦儲備銀行的城市裡,銀行開業了。人們攜帶著裝有黃金和貨幣的大包小袋排起了長龍,此情此景與不久前發生的一幕幕有著驚人的相似,但那時是基於對銀行深深失望的擠兌和提取,現在則是對其恢復信心的儲存。

  幾天內,各州的聯邦儲備銀行回籠了約值3億美元的黃金和黃金兌換券。以此為儲備,它又可以印製發行7.5億美元的新鈔票。財政部長伍丁批准某些銀行可以讓確需現款的存戶們每戶提取10美元的現鈔,商業市場從此開始活躍了起來。不到1周,全國就有14771家銀行開業(約占原有銀行的3/4),交易所重新響起了電鑼聲,紐約股評價格上揚了15%,道·瓊斯股票行情分析所對經濟走勢作出了樂觀的預測。不久,銀行存款額超過了提取額,金融恐慌過去了。

  3月10日和13日,羅斯福連續向國會提交兩份諮文,要求實行政府節約和修改1919年禁酒法以使輕度啤酒合法化。10多年來,舉國圍繞著私酒的制販買賣,在許多領域勾心鬥角,一時烏煙瘴氣。參眾兩院在一周之內通過了節約法案和深得民心的啤酒法案。不久,自1919年的禁酒法以來,啤酒第一次在美國合法地出售了。對未來的日子不再懷有恐懼的美國人載歌載舞,開懷暢飲,揮發著這多年來的鬱悶之氣。在紐約,啤酒廠用6匹壯馬拉著一輛鮮紅的裝有柵柱的布希牌運酒車,前往帝國大廈,把一箱啤酒獻給"1928年的義士"艾爾弗雷德·史密斯。在啤酒城聖路易斯,汽笛和各種警報器午夜齊鳴。在密爾沃基,慶祝的人群高唱《甜蜜的艾德琳》,把威斯康星大街擠得水泄不通。羅斯福就任總統後的兩周,這個國家就像變了樣,一度冷漠和沮喪的美國,現在則有一種巨大的活動感。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對政府的信心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

  曾經逼真地刻畫出胡佛任內金融崩潰之慘狀的艾格尼絲·邁耶說:「人民相信這個政府,恰如他們過去不相信那一個——這就是整個形勢的奧妙之處。」曾經堅決反對羅斯福當總統的沃爾特·李普曼這時也改變了原有立場,他稱讚羅斯福僅用了兩周就使民氣重振,可以比得上第二次馬納河戰役。有個金融寡頭甚至請求上帝的寬恕,因為此刻他深悔當初投了胡佛一票。莫利在幾年後仍堅持認為,"資本主義在8天內得到了拯救"。全國上下掀起了謳歌羅斯福的熱潮,《紐約時報》宣稱:「從來沒有哪一個總統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叫人覺得這樣滿懷希望。」紐約市小學生中的一次民意測驗表明,羅斯福總統最受歡迎,其次才是得票遠遠低於他的上帝。英國《觀察家》報的評論文章認為,"在此人日後的發展階段上,世界必將得一領袖。身當艱巨大任而無所畏懼,面對緊急危難而沉著冷靜,羅斯福先生業已作出光輝的開端。」

  §第一次新政

  冷靜而深謀遠慮的羅斯福並未陶醉於人民的歡呼聲中,他明白眼前的效果僅僅是防禦性的臨時應急措施的奏效使然。而著眼於全面整治大蕭條的建設性舉措才是帶有長遠的和根本意義的步驟。那末,為什麼不好好地利用國民的激昂情緒等有利條件順勢敦促國會通過他的一攬子法案呢?他手下的閣員和顧問們個個勁頭十足,支持和協助"新政"的各類有識之士也全部到位並進入最佳工作狀態,國會的頭頭們也願意繼續開會。當然,主要還是嚴峻的形勢已不容猶豫和頓挫。於是,羅斯福政府採取了更多的迅速而有節奏的行動,從而開始了史稱「百日新政"的時期。

  從3月9日到6月16日國會休會為止,羅斯福愈益顯示出了其非凡的魄力、驚人的智慧和似乎無限的精力。他發表了10次重要演說,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建立了每週舉行記者招待會和內閣會議各為兩次的慣例,宣佈了修正禁酒法令和廢止金本位制,向國會提交了15篇諮文,引導並敦促議員們通過了15項重要的法案。這些重要法案連同一些具體細節方面的法令規定,以及在隨後1年多裡,羅斯福政府大致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的一系列的補充和使其趨於完備的持續努力,基本構成了史稱"第一次新政"的主體部分或骨骼框架。

  它旨在通過政府對社會經濟生活全方位的干預,幫助金融界、企業界謀求經濟復興,並對其某些導致嚴重經濟危機的極端弊病進行補救和節制;同時要把國家和人民從災難性的危機中拯救出來,即通過扶助農工,使其有生存之道,並提高其購買力,以挽救垂危的美國資本主義制度。換言之,決定整個"百日新政"計劃的主要目標有3個,即救濟、復興和改革,"這三個目的有時交織在一個單項法案中,有時是分開的"。但在"第一次新政"期間,政府側重于救濟和復興。因為諸多因素的制約,其改革的步子不大。關於"第一次新政"的犖犖大端,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針對通貨和信貸方面的金融對策。全國的銀行基本穩定以後,金融恐慌隨即中止。為了防止再度出現銀行和證券市場的失控的營私舞弊與投機行為,羅斯福敦促國會通過了《銀行證券實情法》,並於5月27日簽署生效。該法授權聯邦貿易委員會監督新證券的發行,要求每次發行新債券時必須附有有關財務信息和出售方法的完整說明書,並規定公司的董事們在提供假信息時將負有民事和刑事的責任。次年,國會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了證券交易法,據此建立了一個超黨派的證券交易委員會,其職能在於加大對投機詐騙、操縱市場等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在參議院佩科拉委員會揭露出摩根等金融寡頭駭人聽聞的投機行為的同時,眾議院小銀行集團委員會的領袖亨利·斯特高爾則針對這些不法行為的危害提出了相應的法案,即著名的《格拉斯——斯特高爾銀行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