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盧梭 | 上頁 下頁
二五


  在這篇論文中,盧梭寫道:

  我想,人類的不平等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我稱之為自然的或物質的不平等,因為這是由自然造成的,它包括有年齡、健康、體力以及心智的或心靈的性質的不同;另一方面,可稱之為道德的或政治的不平等,因為這是基於一種習俗,是經由人們的同意而建立的,或者至少是以此為根據的。後者包括各種不同的特權,有些人享受這些特權,而損害其他的人;諸如有些較富的人,較有強權的,或甚至站在可以強迫人們服從的地位之人們。

  由於自然的不平等,造成個人立足點之不等。如體力最強壯的人做著最多的工作;技藝最精巧的人,把他的勞力轉用於最好的打算;天資最聰慧的人,創作可以減少他個人勞動的種方法;農人需用較多的鐵,或是工匠需用較多的穀,而且即使兩個人平等地工作,一個人可從他的工作取得很大的收益,而另一個人卻不易維持他自己的生活。這些差異,都是由自然的差異所產生的。

  至於後天的不平等,是由於人類的欲望所產生的。

  由於新的欲望增多,因此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扶持,富人需要窮人為他工作,窮人也需要富人來扶持,在這種相互幫助中,平等精神就消失了。富人可能從中獲得新的權利,窮人被套上新的枷鎖,這樣就造成了無可挽回的不平等和私有財產制。

  以上是盧梭關於人類不平等起源的論述,對於不平等的演變過程,他寫道:

  如果我們從這多種革命中跡尋不平等的進程,我們將見到法律和私有財產權的確立為不平等的第一期,長官職位的制定為第二期,由立法轉變到專橫的權力為第三期,亦即最後的一期;所以貧和富的社會階級,為第一期所規定;強者和弱者的社會階級,為第二期所規定;主人和奴隸的社會階級為第三期,也是不平等的最後一期規定。

  總之,盧梭的這部著作,無論就其思想性、邏輯性和社會影響方面來說,都遠遠超過了第一篇應徵論文。這部著作系統地闡述了盧梭的社會發展觀和平等觀,它通過對人類歷史文明發展過程的分析,從經濟和政治上揭示了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分析了文明社會的貧富、強弱、主奴的階級對立和鬥爭,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反動性,論證了被壓迫人民用暴力推翻封建專制政權的合理性,提出了建立以社會契約為基礎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想。盧梭的這篇論文雖然沒有入選,但它標誌著盧梭的思想已經發展到了成熟時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