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隆美爾戰時文件 | 上頁 下頁 |
一一六 |
|
假使不管敵人的空中優勢多麼強大,而我們在最初幾十小時之內,即能夠把我們大部分的裝甲兵力,全部投入遭受威脅的海岸防禦地區之中,那麼我確信:敵人在海岸上的攻擊,在第一天之內即可以完全被擊潰。截至目前,敵人的猛烈轟擊雖然足以使我們在許多地區中的野戰工事、交通壕等等受到完全的破壞,但是我們那些加強混凝土所構成的要塞工事,卻只受到極輕微的損失而已。這就可以證明所有的陣地都有使用混凝土的必要,甚至像位於後方深處的炮兵陣地、高射炮陣地、預備陣地等等也都莫不如是。 我惟一感到焦慮的還是機動兵力的問題,和3月21日會議中所決定的內容完全相反,這些兵力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拔歸我指揮。他們其中有一部分都是分散內陸的深處,一旦海岸上任何地區發生了激戰,他們趕來增援可能已太遲了。我們可以想像到敵人擁有絕對的空中優勢,所以當摩托化兵力想向海岸方面作任何大規模的運動時,勢必會受到敵人空軍的嚴重攻擊。但是若無裝甲師的迅速援助,則我們擔負海防的各師,也就很難有力量發動逆襲,以同時擊敗從海上和空降兩方面夾攻的敵人。我們在陸上的防線,對於這個作戰而言,守備的兵力實在太單薄了。所以無論戰鬥和預備的兵力,在分佈方面,都要以只需極少量的運動,即可支援任何最有被攻擊可能的各地區為原則。這些高威脅地區可能是荷蘭、比利時、海峽地區、諾曼底和布列塔尼等地。我們必須使敵人的海運或空運的部隊,在接近我方陣地時,即已為我方火力殲滅了一大部分。 和我本人完全不同,蓋爾將軍也許在平時相當瞭解英國人,可是他從來不曾和英國人打過仗。他擔心敵人會在我們的大後方地區,作一次大規模「作戰性」的空降登陸。所以他主張把裝甲兵力集中在後方某一個位置,以便實行迅速的反擊。他對於兵力的分配完全以這個觀念為基礎。進一步說,他不願意把他的裝甲師擺在海岸防線的後面,可是敵人的空降登陸卻很可能就在這些地方。照我看,他們的兵力究屬有限,只要我們能夠守住海岸防線,則縱令敵人能在我們後方實行作戰性的大規模空降登陸,也遲早會被殲滅的。我始終認為要掃滅這些空降部隊並不大困難,可是敵人從海上登陸之後,他們在幾分鐘之內就可以把很多的戰防炮佈置起來,再加上轟炸機的支援,此時若要向他們實施逆襲,那可就非常困難了。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意見和蓋爾將軍可以說是完全不同,除非他能夠早日把部隊拔交我們集團軍群總部加以指揮,否則我的理想就無法實現。 這整場戰爭中最具有決定性的會戰,以及德國民族的未來命運,在這裡都已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假使一切的兵力,不能在統一指揮之下從事防禦工作,則所有的機動兵力就不可能儘早投入海岸上的戰鬥,那麼勝利也就非常可慮了。假使我此時不提出一個緊急的要求,則將來一定會誤事,我們很可能再度遭遇到像意大利一樣的失敗…… 這一次隆美爾的要求又碰了釘子。5月間他已經注意到諾曼底的危機,他要求把一整個高射炮軍(德國的高射炮部隊是獨立的)移到奧恩河(Orne)和維爾河之間的地區中,把一個多管迫擊炮旅移到卡朗唐以南的地區中,把党衛軍第十二裝甲師移到科唐坦半島內,把裝甲訓練師 (師長即為拜爾林本人)移到阿夫朗什(Avianches)的附近。此外,他更要求海軍應立即在塞納灣中佈雷(此時,他們還在比斯開灣中佈雷)。可是他的這些要求卻沒有一個能兌現,所以諾曼底的防禦力量始終不曾達到他理想中的標準。 以下是隆美爾的副官所寫的日記,節錄如下: 6月3日,下午和西線德軍總司令(龍德斯泰特)在一起,總司令(隆美爾)正準備回德國一行。 從1944年6月5日到8日之間,侵入的威脅似已經減低,潮汐在以後的幾天當中對敵人非常不利。同時從空中偵察方面也看不出來敵人有即將登陸的跡象。現在最要緊的工作就是向元首提出直接的報告,使我們在一旦敵人登陸時,人力和物力兩方面都不至於處於劣勢。於是要求再撥兩個裝甲師、一個高射炮軍和一個多管迫擊炮旅到諾曼底地區去…… 在獲得龍德斯泰特的批准後,隆美爾又打電話給希特勒的侍衛長希孟德將軍,告訴他;他就要回來了。6月5日,隆美爾從他的總部裡,坐汽車回德國去了。 §盟軍侵入的日子 6月5日的夜晚,天色一片漆黑,只有偶然地,月亮會從低垂著的雲幕中露出來,把一道寒光照射在諾曼底的海岸上。在孤立的防禦據點外面,哨兵們不斷地合著拍子走來走去。 在斷黑不久以後,開始可以聽到盟軍轟炸機群的單調嗡嗡聲,不久就又可以聽到炸彈爆炸的聲音,從海岸上許多地區中傳了出來。夜間的轟炸對諾曼底而言,並不是一件稀奇事,不過在那一夜裡,卻一小時比一小時更凶,不久就達到空前的猛烈程度,過了午夜之後,又有更大的飛機編隊向歐洲大陸飛來,突然在海岸線後方很大的地區內,到處都現出了「聖誕樹」式的光彩——這是空降部隊的引路標。自從1點鐘之後就開始有數以千計的傘兵落在這些地區內,此外還有幾百架滑翔機載運著人員、火炮和車輛,也都紛紛著陸了。隆美爾所設計的防禦滑翔機木樁,並沒有發揮太大的效力,因為德軍並沒有時間用鐵絲網將它們連起來,也沒有裝上地雷和炮彈。他們固然使滑翔機本身受到了嚴重的損毀,但是機身中所裝載的人員和裝備卻大多數能安然地到達地面。 附近據點中德軍的指揮官,紛紛用野戰電話報告敵人傘兵已經著陸的消息,整個作戰指揮系統也開始開動了(由於盟軍不斷而廣泛地實施空中攻擊的緣故,這種指揮系統已經發生了很多次故障 )。不久在內陸方面的戰鬥就已經發展到了高潮,因為盟軍的空降部隊馬上就向海岸線進攻,以圖衝破我方的海岸防禦地區。不久德軍即捲入戰鬥之中——這是決定德意志帝國生死存亡的一戰。 由於沿著塞納灣一線的雷達站幾天以前即已被炸毀,所以此時它們完全喪失了作用。更因為天氣惡劣的緣故,德國空軍的偵察機也沒有在海峽地區的上空作偵察性的飛行,而德國海軍的哨船也正停在港口內。所以,當盟軍這一支龐大無比的運輸船團通過海峽時,德軍當局事先居然一點風聲都不曾察覺。在10個小時以前,他們就已經越過了德國海軍的警戒線,此時已經列隊擺在塞納灣中的海面上,5點30分的時候,盟軍艦隊開始發炮向海岸上轟擊,這時才驚醒了德軍的好夢。於是一炮接一炮,6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和104艘驅逐艦,同時展開猛烈的襲擊。盟軍的轟炸機群也不斷地分批飛來,向整個諾曼底海岸實行地毯式的轟炸。 在他們軍艦的火力掩護下,美英兩國的特勤部隊逐漸接近灘頭,從他們的裝甲小艇中跳下水去,開始動手爆破灘頭上的障礙物防線——由於落潮的緣故,它們現在都已經暴露在水面之上,假使德國已經把落潮時在水線之下的兩道障礙物也都建立好了,那麼情形也許就會完全不同。不久之後,當軍艦上的炮火還繼續釘在德軍的防禦工事上時,大批的登陸艇即已開始向灘頭蜂擁而上。 那些在火海中還沒有送命的德軍士兵們,現在知道打擊敵人的機會已經來了。不管盟軍的火力是如何強大,他們中間的多數人都還是死守在崗位上,除非他們被擊斃,或是兵器被毀才停手。在許多地點,他們居然能夠擊退敵人的登陸,不過就整體而言,這一條防線上的兵力實在太單薄,防區的縱深也太淺,所以還是守不住。美英兩國的步兵從灘頭上向內陸推進,在孤立據點之間的空隙中滲透進來,在某幾點上也和降落在敵後的空降部隊取得了接觸。戰車已經到達灘頭上,使步兵們在強大裝甲兵力支援之下,擔負主要攻擊的任務,德軍除了地雷以外,就只有少數的戰防火箭炮,和一些孤立的戰防炮、戰車,真可以說是難以招架。 少數的師預備隊很快投入了那些緊急的地區,當敵人還正在登陸之際,這種逆襲可以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可是當他們前進的時候,一路不斷受著敵人戰鬥轟炸機群的攻擊,使他們的力量逐漸消磨殆盡。對於師長們而言,他們感覺到好像是在和一個不斷增高的怒潮作戰,他們心裡十分清楚,知道這一點抵抗的力量,不久就會被怒潮掃蕩乾淨,於是洪水就會向內陸氾濫,不久,所有的預備隊都用光了,已經無兵可調。防線在許多地點上都已經被突破,到了下午的時候,盟軍的登陸已經成功,大勢已定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