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隆美爾戰時文件 | 上頁 下頁
七三


  以過去累次的戰績而論,在開闊的沙漠中,我軍在指揮和訓練兩方面,都比英軍佔優勢。經過多次的會戰,吃了許多苦頭,我們當然也料想得到英國人在戰術方面一定也學到了一些新的教訓,不過他們的缺點還是沒有全部改掉,因為這不僅是指揮上的問題,他們的陸軍整體上太保守成性了。他們對於固定防線的戰鬥固然夠頑強,但是在開闊的沙漠戰場上,卻完全不能適應。話雖如此,我們還是不敢冒險把防禦的重點放在沙漠中的機動作戰上面,其理由如下:

  (一)雙方摩托化師的相對實力差距太大。敵方不斷地在接收摩托化的增援,而我們所獲得的補充卻都是非摩托化的兵力,他們在開闊的沙漠中簡直毫無價值。因此,我們被迫選擇一種適合我們現有兵力結構的戰爭方式。

  (二)英國人的空中優勢,以及他們空軍所使用的新型戰術,都足以嚴重地限制摩托化部隊的戰術性使用,這個我在前面已詳細解釋過。

  (三)我們經常感到燃料缺乏。我不希望再處於那樣的窘境,因為燃料用完而不得不中途退出戰鬥,在一個機動性的防禦行動中,若是缺乏汽油,就一定會招致大禍。

  基於上述原因,我決定採取一條固定防線,利用步兵堅守陣地。

  這就是說,英軍必須作突破的嘗試。我們毫不懷疑英軍非常適宜這種任務,因為他們整個的訓練都是以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物資消耗戰上面所學來的教訓為基礎的。儘管技術的發展對於這種戰爭的形式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是他們卻沒有能夠作思想上的革命。儘管英國軍事評論家早就呼籲:要重視裝甲部隊和摩托化帶來的技術革命 (拜爾林將軍附注:這裡指的是李德哈特和富勒,元帥對於他們非常佩服,在和我們討論戰術時常提及他們,在所有軍事學的作者中,影響他最深的就是李德哈特了。事實上,他和古德裡安常以李德哈特的「門徒」自居 );可是英國當局還是不敢冒險,不肯把這種未經試用過的理論當作平時訓練和戰時作戰的基礎。這種錯誤使英國人在過去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但是對於陣地戰和突破,卻絲毫沒有影響。因為廣泛的雷陣會限制裝甲兵在運動和作戰方面的自由,而逼著它只能擔任支援步兵前進的任務。

  對於我方而言,我們必須不惜一切的代價,以阻止英軍突破我方的陣線,因為上文已經說過,我們沒有能力來作一次機動防禦戰。我們的摩托化部隊似乎很難掩護我方的步兵,從一條長達40英里的防線上實行撤退,其結果之混亂一定不堪設想。

  這使我們又獲得了兩條無可避免的結論:

  (一)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來守住我們的陣地。

  (二)只要敵人一滲透,馬上就要用逆襲把它消滅掉,以免擴大成為「突破」的局面。因為我相信,假使敵人突破之後,他們就會把全部的打擊力量從這個裂口中,長驅直入地鑽進來。

  我們在建立防禦體系時,就是以能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為原則。我們要部隊佔據那樣堅固的陣地,使任何地區都可以擋住英軍以最強烈攻擊達相當長的時間,這樣的話,不管英國空軍怎樣阻撓,我方的機動預備隊仍然來得及趕到增援。

  在構築這一條防線時,我們一共用了50萬顆地雷,其中有一部分是英國人的舊貨。在埋置地雷時,我們特別注意使這些靜態的「部隊」,不僅可以在前面迎敵,而且在側面和後面也都有自衛的能力。我們設法利用大量的英軍炸彈和炮彈,在某些地方用電力來使它們爆炸,意軍和德軍交錯佈置在整個防線上,每一個意軍的鄰近都有德國兵擔負著監護的任務。

  我們的前哨人員都帶著軍犬,只要英軍接近任何佈雷地區,它們馬上就可以發出警告。我們希望敵人在掃雷上耗掉極多的時間。很不幸地,在非洲使用的地雷多為戰防雷,因此步兵可以在上面走過而不致引爆,因此它們也很容易加以掃除。

  當我請假離開非洲的時候,我的部隊就開始沿著這條防線佈防。不過以後在絕對優勢英軍兵力壓迫之下,我們這些努力都白費了。這並不是我們的錯,因為以當時的情況而論,我們本是非輸不可的。

  拜爾林將軍附注:許多人都以為斯徒梅對於阿拉曼防線的佈置,並沒有遵照隆美爾的計劃,所以才會失敗。其實並非如此,因為一切計劃都是隆美爾事先決定的,斯徒梅只是執行而已。

  §風雨欲來

  在沒有看到隆美爾的記載之前,建議讀者先大概地把英軍的計劃看一遍。

  因為進攻這條防線時,在運動上受到極大的限制,所以蒙哥馬利使用步兵為裝甲兵開路。他也把攻擊的重點放在北面地區中。

  攻擊的主力為萊斯將軍(Gen.Less)的第三十軍,下轄四個步兵師——自右到左,其番號為澳洲第九師、英軍第五十一山地師、新西蘭第二師和南非第一師,印度第四師則另外擔任牽制性的任務。等到在德軍雷區中開出了兩條走廊之後,屬￿倫斯登 (Gen.Lumsden)第十軍的第一和第十兩個裝甲師,馬上沖進去,一直向前深入並擊退德軍的裝甲逆襲。

  在南面地區中,何洛斯將軍(Geen.Horreks)的第十三軍——包括第四十四和第五十兩個步兵師,以及第七裝甲師——也同時作牽制性的攻擊,其目的是分散德軍的注意,並牽制住它的預備隊——尤其是第二十一裝甲師。

  雖然第八集團軍一共只有三個裝甲師,但它另有三個裝甲旅,此外還有一個輕裝甲旅——而德意兩軍只是分別各有兩個旅而已。

  這次阿拉曼會戰是於1942年10月23日開始的,結果使非洲的戰局發生了逆轉,事實上更進一步說,這也可能是整個戰爭的轉折點。當我那些英勇的部隊進入戰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喪失了信心,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之下實在沒有獲勝的希望。

  德軍戰車約有200餘輛,意軍約為300輛,可是英軍的實力卻在1000輛以上,我們擁有相當數量的炮兵,不過其中多數都是陳舊的意大利貨,有一部分更是俘獲的東西,它們大都缺乏彈藥。此外,英國人在地中海上已經獲得了完全的制空權,他們一方面轟炸我們的港口,一方面嚴密監視我們的海上航線,再加上他們的海軍也十分活躍,因此我們的海上交通可以說是完全癱瘓了。結果,會戰一開始,我們就感覺到樣樣東西都缺乏,這個影響在以後的敘述中隨時都將很明白地表現出來。

  10月23日的白天還是平靜無事,到了夜間21點40分的時候,突然整個前線都遭到了敵軍的炮擊,最後特別集中在北方地區。在過去的非洲戰役中,從來不曾使用過這樣強烈的炮兵火力,可是在這場會戰中這卻成為一個「慣例」了。除了英軍各師的師炮兵以外,蒙哥馬利又另外集中了15個重炮團,450門口徑在105mm以上的大炮——在第三十五號高地與德爾艾夏之間的北部地區上面。英軍的炮擊相當精准,我們的損失相當大 (這裡的所謂「重炮」,照英軍的分類實際上只是「中型炮兵」,在這次預備射擊中一共動用了1200門大炮)。

  不久,我們的通信網就被掃平了,前線上已經沒有報告送回後方。在這種可怕的火力壓迫之下,差不多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情形相似,意軍第六十二步兵團的一部分,擅自離開了他們的防線,紛紛向後方逃命。他們的工事只完成了一部分,在這種猛烈的火力下,他們都已嚇得心膽俱碎。到了午夜1點鐘的時候,英軍已經越過我方的前哨線,滲透進我方主防線,其寬度在6英里以上。我們的步兵拼命抵抗,雖然他們大部分的重武器都已被敵人炮火擊毀了。英軍的戰車也跟著蜂擁而上。不久,他們就越過了意軍第六十二步兵團殘部的位置,沖進了我們的防線,最後才為我軍集中火力阻止住了。第一六四步兵師的兩個營,在清晨的時候,也完全為英軍炮兵的集中火力所殲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