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利瑪竇 | 上頁 下頁


  利瑪竇等在肇慶知府王泮的幫助下,制台終於同意批准租與東關仙花塔附近地皮建立仙花寺(聖堂)。由於經費不足,羅明堅只得返回澳門謀求財源,留下利瑪竇一人在肇慶。

  對於神父們的到來,肇慶的居民,尤其是秀才們不滿。而且葡萄牙人早就有偷吃小孩的惡名。仙花寺建造過程中就常有人向屋頂扔磚頭。不久,一幫秀才又聯合誣告利瑪竇拐賣小孩。官司雖然打贏了,但為知府製造自鳴鐘的印度人被趕回澳門。知府重新下令保護外國人,利瑪竇也就得以繼續學習。

  1854年春天,羅明堅神父把獲得的大量佈施帶回肇慶,終於把房子蓋好。知府王泮贈兩塊匾額「仙花寺」和「西來淨土」。在王泮的影響下,肇慶其他官員紛紛與利瑪竇交往。與此同時,利瑪竇重寫了一部中國記述,還附上一張中文的中國地圖。1854年6—7月,利瑪竇在一福建秀才的協助下,審訂羅明堅神父初步編寫的教理問答,把它從白話文改成文言文。這一工作很艱辛,迫使利瑪竇在漢語中找出最適合於表述基督教和西方思想的用語。漢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利瑪竇長年堅持學習漢語,以至後來他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能用中文寫作、著書。

  這也成為他能在中國立足的重要原因。

  羅明堅和利瑪竇大力收集書刊,在肇慶寓所裡陳列,並且讓人參觀。在陳列書籍的同時,他們也不斷增添聖母和救世主的油畫和圖片。中國士大夫和官吏強烈貪求這類歐洲藝術品。王泮在紹興的老父把兒子得自神父們的一幅美麗圖片放在家裡,每天跪拜。更使到教會圖書室訪問者讚歎不已的是利瑪竇編制了第一部歐洲文字和漢語對照詞匯表。這部手稿共189張,分成三欄:葡萄牙詞、意大利字母注音、漢字,只有頭三頁有第四欄意大利語詞。

  利瑪竇帶來了一幅世界地圖。1583年當他在仙花寺內第一次展出時,便吸引了許多觀眾。這幅圖和我國古代的地圖完全不同。在此圖上,中國不僅不畫在中央,而且除中國以外還有許多大國。利瑪竇一邊給觀眾講解,一邊指點地圖,說他出生在什麼地方,由何處動身,經過了哪些國家才來到中國。聽眾聽了都覺得驚奇,沒想到世界如此廣大,有這麼多國家。

  這幅圖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使中國人第一次看到了整個世界的縮影。世界五大洲的知識也隨這幅圖傳入中國。在這幅圖上標有經緯度,畫了東西兩半球,陸地、海洋、南北極、赤道都畫得比較清楚。文字說明在地圖周圍,對各地的自然環境、物產以及社會風貌都有所介紹。肇慶知府王泮看了這幅地圖後,要利瑪竇把圖上的外文譯成中文,把中國移到圖版正中,在肇慶刻印。利瑪竇有數學、測繪學方面的修養,立即按王泮的要求把輿圖放大,把中國移到圖版正中,重標經緯,圖名改為《山海輿地全圖》,又增添了一些適合中國人的注釋。這是用中文印刷的第一張世界地圖。當王泮收到《山海輿地全圖》時,歎為古今奇觀,立即分送遠近朋友。這幅圖以後不斷刻印,從1584年到1608年,刻印或摹繪達12次,流傳頗廣。

  圖名除了《山海輿地全圖》外,還有《山海輿地圖》、《輿地全圖》、《萬國圖表》、《坤輿萬國全圖》、《兩儀玄覽圖》等。利瑪竇的世界地圖傳進中國後,使中國人增添了一些新的地理知識,如大地球形說,地圖投影,地球上五帶的劃分,地球上海陸分佈,世界各地的名山大川以及世界各國的國名和地名。

  在肇慶的活動既是利瑪竇在中國傳教的開始,也是他思想走向成熟和穩定的階段。他潛心研究中國的民情風俗,聘請當地有名望的學者介紹中國的情況,講解經書。為了不引起當地百姓的敵對情緒,他並不急於傳教,而是用西方科學技術、奇器、方物吸引中國人,博取他們的歡心。因為他摸透了中國高級官僚的脾氣,一旦發現外國貨質量更好,就喜歡外來的東西有甚於自己的東西。因此,每到一處,便贈送或展覽陳列當時中國沒有或者比中國質量更好的西洋物品,打動那些官吏及皇帝的心,從而在中國統治階級內部找到了保護人,站穩腳跟。而當時中國一些有遠見的知識分子,為了興教強國,渴望學到傳教士手裡的科學技術。他們認為:「苟利於國,遠近何論焉?「在交往過程中,這些知識分子成了利瑪竇的好友、學生或信徒,成了利瑪竇在中國傳教的柱石。

  利瑪竇在肇慶不停地製造和展覽各種天文儀器,如渾天儀、天球儀、日晷和地球儀等。一方面吸引當地人參觀,另一方面用作禮品贈送當地官員。這些儀器是用銅和鐵製成的,對各層天作了說明,把地球表面的原來形狀表示出來。又在銅板上描出或雕刻各種日晷。還向當地士大夫講解基督教推算日曆的方法。

  所有西洋物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二種,一是威尼斯玻璃製作的三棱鏡,透過它看東西五光十色,被人們譽為「價值連城的寶石」;其二是自鳴鐘,從1583年8月7日利瑪竇把印度省區長送給他的那一座帶到肇慶之後,開始蔚為時尚,利瑪竇生前和身後始終不衰。最能討萬曆帝歡心,並能使利瑪竇可以在北京定居的器物也是自鳴鐘。

  當然利瑪竇為了製造和得到這些物品,克服了許多困難。因為他缺少書,缺少原料,雖然他不停地寫信索要,但總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不過利瑪竇做到了充分利用已有的器物來實現他的目的。但他在談話中從不有意炫耀歐洲文明的先進,他待人溫和、禮貌、文雅。這使得他能與官員和士大夫順利往來。

  利瑪竇在肇慶時結交的高級官員除王泮外,還有廣州布政司和廣東都指揮使。他通過結交達官貴人、名流士人,以交談的方式介紹西方文明和天主教教義。

  通過一系列活動,利瑪竇和羅明堅終於使肇慶成為傳播天主教的一個內地立足點。1585年8月,孟三德神父奉范禮安神父之命令,來肇慶主持傳教工作。此時王泮已升遷嶺西按察司副使,他和繼任的肇慶知府都是浙江紹興人;他倆堅持要神父們去紹興再設一個居留地。當然傳教士們歡欣不已。1585年10月20日,羅明堅神父和范禮安派來的艾美達修士在王泮的一個兄弟的幫助下,取道廣東北部前往浙江。羅明堅等人的傳教一開始比較順利,1586年4月6日王泮的老父受了洗。但紹興的士大夫們在同年6月就設法把這兩人趕回了肇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