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洛克菲勒 | 上頁 下頁


  他們後來懊悔做出這個決定。有一些拿現金的人違反他們和標準公司訂定的協議,懷有可疑的目的,又開設新煉油廠,實行特別劇烈的價格戰,想迫使標準公司僅僅為了它們礙手礙腳而再收買它們。可是標準公司突然加速前進。在洛克菲勒看上一位競爭者的工作場合時,此人就被邀請充當標準公司的一名行政人員,繼續經營他的煉油廠。那些敵對公司裡的任何有本事的人,都被邀請進入了標準公司的「家庭」,因為有如洛克菲勒解釋的,他需要他們。諸如奧利弗佩恩、查爾斯·普拉特、亨利羅傑斯、約翰阿奇博爾德之流,都把公司出售給標準公司後參加了這個「家庭」,在若干年後成了巨富和名人。

  標準公司在繼續發展,1872年增資為250萬元,隨後於1875年又增資為350萬元。把利潤再投資在公司的發展上,因為標準石油公司幾乎完全是不過七個人擁有的。公司富有起來時,他們也富有起來了。它是當時美國不需要向公眾籌款的幾家大公司之一。當其他許多公司,向公眾出售股票,以籌集所需資本的時候,標準石油公司卻依然把資本定得很低,那就是說,按標準石油公司實際資產計算,它的股票比表面上的市場價值值錢得多。

  當然,權力和經濟神通隨公司的發展而俱來。標準公司使用它的神通同那些連接克利夫蘭和賓夕法尼亞西部石油來源、連接它和紐約市東部和海外市場的鐵路打交道,要求並取得越來越大的回扣。當年,回扣作為對大主顧減收運率是合法的方法。這些回扣大部分是弗拉格勒以「外場人員」身分商談的,保證某一年在這條鐵路上交運一定數量的石油。後來標準公司保證交運整列車整列車的石油,製造和提供了自己的大油罐,再後來又在側軌旁邊建造了自己的油槽和倉庫。

  競爭的煉油廠叫嚷這樣的競爭不公道。運輸是銷售石油的最大成本之一。毫無疑問,這些回扣給予標準公司極大好處,可以使它的售價比競爭者低。但是洛克菲勒答辯說,這種做法是合法的,也是合乎道德的。

  從18世紀70年代最初的日子起,當它發展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勢力的時候,標準公司就成為石油業的眾矢之的,嫉妒、怨忿和深仇一應俱來。60年代價格高昂、容易發財的大好時光在70年代商業衰退和「一片恐慌」聲中悄悄溜走,煉油廠紛紛破產的時候,標準公司的競爭者就抱怨競爭不公道,向各州的立法機構尋求法律賠償。他們埋怨標準公司造成了他們的困難。「如果那個時期有人踩了香蕉皮滑跌一跤,他也責怪標準公司。」一位喜歡打趣的人說。

  產油商的處境甚至比大多數煉油商還要壞。原油依然供應過多,競爭劇烈,按照經濟的供求法則,能夠很好規定原油價格的總是煉油商。產油商是依靠煉油商的。當洛克菲勒的公司在煉油商中間占居統治地位的時候,他的確對他們有壓力。在這一意義上,他像搶劫過路旅客的中世紀日爾曼貴族一樣,他們向所有在萊茵河上航行的船隻勒索買路錢,因為他們,控制著沿河那些狹窄的戰略地點。

  老約翰·洛克菲勒成為石油業中被憎恨的人,因為他確實是標準石油公司的智多星。他本人不能理解人們對他懷有的怨恨。他以為,與壓垮他們對比起來,他收買競爭者一向公道又公道。他覺得標準公司買進原油時他付出了公道的價錢。他和他的公司順應了美國的潮流,小企業時代業已過去。由幾百個不經濟、互相衝突的小企業的一個行業已不能滿足一個龐大的國家對於石油的需要。一次工業革命正在席捲全國,提供人民的需要。只有大規模地製造和銷售才能給石油業帶來經濟上的穩定,並以最低廉的成本給美國消費者帶來火油和其他石油產品。

  老約翰繼續在全國各地收買煉油廠,到1879年年底,標準公司作為一個合法實體產生後9年,在美國出售的全部煉製石油中,老約翰·洛克菲勒當總裁的標準石油公司控制了90%以上。

  40歲時,老約翰·洛克菲勒是一個英俊人士,身高六英尺,背脊筆直,相貌端正,棕色頭髮濃密而有波紋,五官的突出部分是又長又直而嚴肅的鼻子,下面長著一簇長長的軍官小鬍子。他幸福地結婚後,幾年之內成了四個兒女的父親,擁有克利夫蘭「百萬富翁路」尤克利德大街上一所住宅和郊區的一個大莊園。執石油業的牛耳,控制一國自然資源的億萬富翁,美國最富有的人士之一,但對一般的老百姓來說他仍然默默無聞。他也寧願這樣,在索斯太因·維布倫研究富裕人士之前很久就避免出風頭和鋪張浪費。金錢本身從來不是他的目的,權力本身也不是。

  二者他都沒有誇耀過。他沒有進入克利夫蘭的社交界,也沒有參加過這個城市的社會或公民活動。政治對他沒有誘惑力。書籍、劇院和藝術一點也引不起他的興趣。他不買遊艇,不加入鄉村俱樂部,不搜求任何古董。他把時間、興趣和精力都貢獻給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家族和浸禮會教堂。在這一意義上他是一位狹隘的人物。或者你可以稱他是死心眼兒、精力集中、一種有偏執狂的人士。

  一位朋友講起一段有所啟示的故事,他和老約翰一起坐車沿著一條鄉村公路走,遇到一個男孩趕著一輛馬拉的雪橇,上面裝著一個桶子。兩個人都注意到這個快樂的孩子在晴朗的天氣裡吹著口哨,歡喜若狂,對此洛克菲勒做鬼臉說:「這個年輕人將一輩子不會有成就。」迷惑不解的朋友問他為什麼,洛克菲勒很快回答說:「因為他心裡不想著趕馬,而這是他的正經事。」他的孫子納爾遜在一篇關於標準石油公司的大學論文中講起他祖父的另一段故事:「他被叫去看一場燒毀一個煉油廠的火災,老約翰並不跑來跑去發號施令,甚至也不幫忙試圖撲滅火災。他站在那裡,手裡拿著鉛筆和紙,在畫新煉油廠的圖樣。」

  他顯然留心自己的事業。他的心思和意志如此有條不紊,以致他不浪費一點時間、金錢或任何東西。

  浪費是罪孽。他的私生活從來不複雜。他按照聖經生活,對妻子是50多年的忠實丈夫,對兒女是負責的父親,沒有跡象表明他對自己的人生作用產生過迷惑或麻煩。他是一位具有豐富常識的務實人士,一名活動分子和一名幹將,而不是一位思想家。

  結果是一種個人的平衡,一種默默無言的自信,一種來自時間、地點和人物觀念的忍耐。這是他的性格特色,似乎只有他周圍的人士那時候才認識到,而且使他得以避免落入其他帝國創建人的陷井。他沒有經歷過崇高幻想、失敗恐懼和篡奪狂想的痛苦。他並不試圖單獨經營標準石油公司。他的話在董事會議室裡並不是法律,他不讓走狗和唯唯諾諾的人包圍自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