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拉賓 | 上頁 下頁


  羅莎開始是和夥伴們一塊在加利利海畔的卡烏塔茲·欽乃裡特安營紮寨,但她受不了那種惡劣的條件,也不習慣「基布茲」那種近似斯巴達式的生活方式。她只好悄然離開,去耶路撒冷投奔她叔叔,隨後又在那裡找到了一份護士工作。在那場耶路撒冷阿拉伯人襲擊猶太人的騷亂中,是老拉賓用他那厚實溫暖的胸膛保護了她。她從驚恐萬分中抬頭,看到的是一雙熱情而又堅定的藍眼睛,她的心弦觸電似地顫抖。隨後,他們便開始了奇遇後的熱戀,不久便結了婚。

  結婚以後,老拉賓在海法市找到了一份郵電局的差事,羅莎也在一家木材商行當會計。當時,英國人解散了猶太軍團。羅莎當會計時的木材行出納,就是後來成為以色列總理的女強人果爾達·梅厄夫人。也就在這時,小拉賓即將出生,羅莎回到了耶路撒冷。伊紮克·拉賓出生後,老拉賓把全家遷到了特拉維夫市,時間是1923年。

  2.家庭的薰陶

  老拉賓把全家遷往特拉維夫市以後,家庭生活才真正走上正軌,逐漸平穩起來。這時候的羅莎,已是一名堅定的猶太複國主義運動的追隨者。在政治才能上,正如經商才能一樣,老拉賓同樣不如妻子。當羅莎被選為特拉維夫市政委員時,老拉賓還只不過是一名金屬工會的積極分子。但這絲毫也沒有影響到他們對建立自己家園的追求。為了建立自己的祖國,他們連自己的家也貢獻出來作為活動的場所。他們明白:家沒有祖國無以成家。每天,來自各個階層的工党積極分子,總在他們家裡討論或爭辯到夜深人靜。

  這時,父母幾乎是全身心投入到對祖國的追求中去了。小拉賓和小他三歲的妹妹拉切爾,已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哺乳之愛。正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拉賓兄妹二人在這種情況下懂事很早,從小就學會了幹各種家務。大人們在慷慨激昂地發表高見的時候,兄妹二人便默默地幹著收拾桌子、添茶水和上點心之類的事兒。他們倆就像兩條小魚,在大人們身旁鑽來鑽去,也聽到不少大道理。

  猶太複國主義思想,從小就潛移默化地在拉賓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已習慣於過這種獻身事業的動盪生活。

  3.堅強的小拉賓

  小拉賓上完幼兒園,就被送進離家很遠的工人子弟學校去讀寄宿。當時,工党的成員把培養自己子女過這樣一種寄讀集體生活視為一種慣例。但拉賓太小,初進學校時真還有些不習慣。白天有小朋友一起學習、做遊戲倒還行,但一到晚上,媽媽不來接,就想家,就害怕,不由得大哭起來。這樣,馬上就引起了其他的孩子們也嚎啕大哭起來。老師們毫無辦法,只好聳聳肩,攤開手,乾脆讓他們來一次哭聲大合唱。這樣的大合唱每年新學期都有一次。

  媽媽何嘗不想自己的孩子,但她們根本沒來看。羅莎實在太忙,同時也沒有必要,孩子是未來國家的財產,必須從小接受最嚴格的集體生活教育。在學校裡,學生們必須自己做飯、洗衣、種菜和幹各種雜活,自私和偷懶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尤其是學校的各種慶祝活動,孩子必須一大早就起床,來回不停地奔忙,整個學校就像一個嗡嗡作響的大蜂窩,只有等戴著白手套的校長確信每一個角落都一塵不染的時候,身著校服的孩子們才能松上一口氣。這一切,小拉賓很快就適應了。

  堅強的小拉賓不怕半軍營式的生活,他只怕媽媽突然撒手離去。懂事的小拉賓已知道媽媽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痊癒已不可能。每當放假回家時,拉賓總是想方設法使媽媽快樂一些,他惟一的辦法便是撒嬌、講故事和送上自己烤的點心。每當這時,母親總是含著淚把他和妹妹摟在懷裡。她沒寵愛過他們,但孩子們最敬重自己,她既滿足又傷感。在孩子們身後,是怔怔地望著他們的老拉賓,他根本聽不進妻子的勸阻,到處借債為她醫治,他在履行自己當初的山盟海誓。對母親的牽掛,使一天天長大的拉賓變得沉默和內向,在孩子們中顯得早熟,他以便願母親活得更長一些。

  4.農業報國

  在上了8年工人子弟學校和2年當地初中以後,拉賓報考了北加利利地區的卡多裡農業學校。當時猶太移民拓墾活動蓬勃發展,急需農業科技人員,報考這所農校便成了大熱門。可惜的是拉賓成績不夠理想,雖然達到了錄取線,但農校通知需複試一次才能決定取捨。這就刺傷了他的心,他在暑假裡拼命地複習,複試中以高分被錄取。1937年秋,他成為卡多裡農校的一名新生,開始了他農業報國的抱負。

  卡多裡農校的氣氛與工人子弟學校大不相同。原有的那種強迫制沒有了,代之而來的是和諧寬鬆的氣氛。儘管學校安排了各種勞動和公益事業義務服務,但管理方式已民主化了。為了表示對學生人格的尊重,考試時教師不在課堂監考。在這種情況下,考場作弊和違反紀律的現象都很少見。老師以討論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和責任感,學生自己管自己,班委會、學生會發揮了很大作用。

  就在他專心致志投入學習的時候,他最不希望出現的不幸事情發生了:他的母親因忙於工作得不到休息而心臟病發作去世了。拉賓在母親彌留之際回到了母親身邊,但她已說不出話,只能睜著眼深情地看著拉賓,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拉賓撲在母親身上嚎啕大哭起來。母親見了兒子,安心地撒手而去了,把一切甜蜜和溫情都變成了令人傷感的往事。

  參加完母親的悼念活動以後,拉賓又回到了學校。從此,他似乎變了一個人:話明顯少了,常常一個人在教室裡苦讀。母親的去世對他打擊太大,他覺得自己長大了,應有一種責任感。他決心像母親一樣,成為一個對民族有用的人。

  正當拉賓拼命用功,增長本領的時候,一場浩大的阿猶衝突爆發了。在拉賓的生涯中,成為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他放棄了農業報國的抱負,毅然棄筆從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