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拉賓 | 上頁 下頁 |
七 |
|
5.「帕爾馬契」出擊 二戰前,隨著猶太人的大批移民來到巴勒斯坦地區,那裡原有的阿拉伯人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他們生活的空間在逐漸縮小,土地、水和其他自然資源越來越緊張,尤其是工作機會空前減少。這樣,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矛盾便尖銳化了。1936年,阿拉伯人舉行總罷工,隨後便發生了阿猶之間的流血衝突,緊張的氣氛一直到二戰爆發方告一段落。 衝突中,卡多裡農校也遭到幾次襲擊,師生們被捲入到衝突的漩渦之中。由於年紀太小,拉賓最初只充當各猶太定居點的傳令兵,後來才學習使用武器。教他們使用武器的教官叫伊加爾·阿隆,是農校的首屆畢業生,由於他勇敢,在當地很有威信,猶太老百姓叫他「加利利之王」。拉賓很喜歡這位性情隨和的大哥哥,阿隆也很喜歡這位聽話的小弟弟,從此他們便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後來又共同走上了將軍和政治家的旅途。 衝突中,學校停課。拉賓被分到一個「基布茲」去鍛煉,白天幹活,晚上擔任警衛工作。後來還被英國當局吸收為「加菲爾」的猶太輔助警察,以保衛猶太定居點的安全。後來學校複課,他竟一時沉浸在「基布茲」的生活中和加菲爾的回憶中而無法安心學習。後來他強制自己靜下心來,這才逐漸平穩地正常化。由於他為理想追求不懈,刻苦用功,畢業時他的成績名列前茅,英國高級專員親手給他頒發畢業證書,同時給他一筆7.5巴勒斯坦鎊的獎金,讓他去買農具。但是,他沒有拿錢去買農具,而是用作組織經費了。所以,他後來還對英國客人說他欠著英國政府7.5巴勒斯坦鎊。 好事總是接著而來,英國政府給了他一個去伯克利大學學習水利工程專業的獎學金名額,這將使他很快就會成為一名年輕有為的水利工程師。誘人的前途在等著他,同學和老師也向他祝賀,但他自己卻陷入苦思。不去吧,這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去吧,那麼建國大業誰來完成?他腦海裡浮現出了父親從俄國到美國,又從美國向巴勒斯坦進發的身影,他仿佛又聽到了媽媽對他的囑咐,他似乎又看到叔叔阿姨伯伯們在他家爭論著……他思考著,度過了幾個不眠之夜。他覺得:此時他不宜離開巴勒斯坦,他應該投入建國的事業。於是,他毅然放棄了這個絕好的機會。 他很快便走入社會,參加了當時猶太青年勞工運動在海法市附近一個「基布茲」裡辦的訓練班,他自己想親手創建一個新的「基布茲」,這樣做符合他為建國出力的理想。但後來他沒有把這個理想付諸實現,為了捍衛猶太家園,他毅然參加了伊休夫擁有的秘密武裝組織「哈加納」。這是一個以自衛和聯防為主要任務的組織,之所以是秘密的,是因為當時伊休夫與英國打交道的是「猶太代辦處」,它與英國人的關係時好時壞,反復無常。當英國人需要它維護自己在中東的利益時,就默許這支武裝,暗中支持它,關係就好;當英國人覺得爭取阿拉伯人更重要時,他們就會壓制這支武裝,雙方的關係就緊張起來。而伊休夫卻始終堅持一點,要儘量接納和安置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移民,誰限制和反對這樣做,就和誰作堅決的鬥爭。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在北非連連得手。為此,「猶太代辦處」決定從「哈加納」組織中抽調一部分人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常備部隊,這就是著名的「帕爾馬契」,帕爾馬契是希伯來語「突擊連」的縮寫讀音。拉賓毫不猶豫地參加了這支部隊,原「哈加納」的一些高級指揮官,如伊紮克·薩德、雅柯夫·多裡和摩西·達揚等均參加了這一武裝。當時形勢很危急,有消息說:法國維希政府已同意軸心國軍隊開進包括黎巴嫩在內的「大敘利亞」,戰略要地巴勒斯坦直接受到威脅。英軍採取果斷行動,快速開進黎、敘,同時請猶太武裝配合。勇敢的「帕爾馬契」參加了配合行動,拉賓和20多個年輕人被召集在一塊聽多裡的講話。多裡簡要地講敘了形勢,他要求大家勇敢地戰鬥。拉賓為此興奮不已,他以自己真正投入保衛家園的戰鬥感到高興。 但開始他們只不過徒手巡邏邊界,直到1941年6月7日,上面才交給他們多少帶點風險的任務。具體任務是潛入黎巴嫩境內割斷敵人的軍用電話。夜深的時候,他們一路急行軍來到了指定地點。在慘淡的月光下,電線杆如一個個幽靈般地排列在原野上,在微風的吹拂下嗚咽著。拉賓年紀最小,但他挑大樑,爬杆割線的任務只能由他來完成。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戰鬥,心兒怦怦直跳。黑暗中,他想像著不知有多少槍口在瞄準他們,要命的是他們只能光腳爬上電線杆去割線。他毫不猶豫,噌噌幾下就爬了上去,掏出鉗子「哢嚓」一聲便剪斷了電線。但不知怎地,他還沒回過神來,就嘭的一聲摔在了沙地上。 他揉著摔痛了的屁股爬起來看了看才明白,原來那電線杆埋得很淺,完全靠線相互拉扯著才「站立」在那裡,線一斷杆子自然就倒了。貴在迅速,拉賓沒有多想,接著又爬上第二根、第三根……每剪一根,都要「咕咚」一聲摔一次,記不清一連摔了多少次。好在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沒有遭到槍擊。儘管屁股摔痛了,但拉賓一瘸一拐地在返程中還是顯得很高興。同時,他再也不會像以前那麼害怕了。然而,戰友達揚那晚上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與敵方交火中,他永遠失去了左眼。無論怎樣,「帕爾馬契」的這次行動是值得驕傲的,但使人氣憤的是,英國人在他們的戰史上根本不提他們參加了這次戰鬥,好像是他們自己趕去湊了一場熱鬧。 當時「帕爾馬契」共有六個連,達2000多人。但在二戰期間卻始終役有派上用場,因為隆美爾的德國兵怎麼也沒有打過來。這樣,在伊休夫領導層內部就有一種看法:當初這支部隊是準備用來與德國人拼命的,現在德國人來不了,再保留它就沒有必要了。這樣,既可討好英國人,又可節省經費。但是,這種看法受到了那些來自「基布茲」運動領導人的堅決反對。最後,伊紮克·薩德提了個折衷方案,即把全脫產的 「帕爾馬契」變為半脫產的部隊,把人馬分到各「基布茲」去,一半時間習武,一半時間勞動。這樣,帕爾馬契隨即「消失」了。一大批官兵離開了這支部隊,他們在允許參加英軍的情況下,都穿上英軍服開往歐洲戰場去了。這種離隊現象在二戰末期尤為嚴重,因為許多人得知親友死于集中營時紅了眼,攔也攔不住。但拉賓沒有走,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本能地預感到:戰後的巴勒斯坦地區,將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到那時,帕爾馬契就是惟一可以依靠的武裝力量。因此,必須保持它的框架不要散掉。 有時候,偉人與一般人之間的區別往往就在乎一種預感。拉賓的這種預感,後來得以證明拉賓眼光的遠大!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