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肯尼迪傳 | 上頁 下頁
一〇


  第三章 勇者之像

  約翰·肯尼迪剛步入政壇時,還是個極不成熟的政客。也許他因病在棕櫚灘休養時,正好可以靜靜地思考一番他政治生涯中走錯的第一步棋。這一著棋,就是約翰·肯尼迪對麥卡錫的態度。

  經過二戰以後,當美國人迎來50年代的時候,美國正處在所謂的「紅色恐怖」時期。全國上下,在參議員麥卡錫的煽動下,正發著反共的歇斯底里症。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輝煌勝利的得意勁兒還沒有消失,美國人對於共產主義在世界某些地區的循序漸進的勝利感到惱火,對於國內主張遏制——鼓吹有限的目標以避免無限的戰爭——感到難以接受,聽來令人生厭。1951年元月《生活》週刊的一篇社論拒絕接受與蘇聯共產主義共存那種「政治哄騙」和「有害謬論」。

  在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從大陸崩潰後,國務卿艾奇遜決定把全部真相向美國人披露。1949年8月5日,國務院發表了一份長達1054頁的《白皮書》,承認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已經由共產黨領導,並宣佈停止援助國民黨,並一一列舉導致這個悲慘結局的一系列事件經過。美國三位將軍史迪威、赫爾利和馬歇爾都曾勸說蔣介石削弱國民黨軍閥的權力,肅清國民黨軍隊內部的貪污腐敗和失敗情緒,但結果無一成功。對日戰爭以來,美國援助蔣介石的數額已超過20億元。但是送給國民黨的美國武器,有75%最後落在毛澤東領導的軍隊手中。

  艾奇遜的白皮書導言中,直截了當地指出:「中國內戰的不祥結局絕非美國政府所能控制,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也是無可避免的。我國在合理的能力範圍內已做的和可做的一切都無法改變這個結局。」

  在美國人對《白皮書》還議論紛紛時,國民黨最後一批殘部從大陸港口坐上輪船逃到臺灣,一架B-29轟炸機從亞洲飛行回來,該飛機的飛行實驗室帶來一批令人十分驚慌失措的照片。本來B—29轟炸機屬常規飛行,其使命是搜集氣體應力材料,它的照片本來只有低級技術人員有興趣。可是,照片沖洗出來以後,卻顯示出清晰的放射性物質跡象。這一切表明在蘇聯某地發生過原子爆炸。這個震動太大了,他們過去對美國人說蘇聯如果能搞成核武器的話,要在50年代末期。杜魯門總統聽到這個消息時,一再搖頭道:「真的嗎?真的嗎?」當他知道真有其事時,他沉重地說:「這就是說我們一刻也不能耽誤了。」

  美國人毫不留情地譴責這一屆政府,亞洲危機和美國失卻核壟斷都是要害問題。蔣介石逃到臺灣後,杜魯門在國內反共右翼勢力的壓力下,曾經公開宣佈:

  「共產黨軍隊對臺灣的最後佔領,將成為對太平洋地區安全的直接威脅。為此,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臺灣的一切進攻,同時要求臺灣的蔣介石停止在空中和海上對大陸作戰。第七艦隊要負責使上述要求得以實現。」

  把第七艦隊像楔子一樣塞在臺灣海峽不讓共產黨解放臺灣,也不許國民黨反攻大陸,從而給美國添麻煩。

  但是,共和黨的極端保守派認定當時可以很容易就打敗毛澤東的軍隊,右翼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親自到國民黨駐華盛頓「大使館」,和主人一起喝得醉醺醺後高呼「反攻大陸」,他們壓迫艾森豪威爾取消杜魯門當初的命令,讓第七艦隊站一邊去,要把蔣介石放出籠子,讓他能夠放手對大陸採取行動。

  由於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國30個師越過麥克馬洪線,美國國內的反共態度更加激化,麥卡錫也就變得炙手可熱。許多政客惟恐背上「赤色」或「親共」的黑鍋而害怕與這位威斯康星州參議員正面交鋒,就連俄亥俄州參議員塔夫脫一類正直之士,也出於黨派利益的需要,甘願支持麥卡錫妖言惑眾。

  麥卡錫這個名字,代表了美國政治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個時期。1951—1954年間,麥卡錫一手遮天,操縱參議院設調查委員會,大肆搜集黑名單,大搞非法審訊,以法西斯手段迫害民主和進步人士,紅帽子滿天飛。麥卡錫肆意踐踏憲法規定的權利,嚴重損害美國在國外的聲譽和形象,使一些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舉凡馬歇爾將軍和迪安·艾奇遜等人,都遭到了最下流的辱駡,無數科學家、政治家、學者橫遭不白之冤,這種思潮被稱為麥卡錫主義。

  參議員約翰·肯尼迪在一次集會上公開宣稱他對參議員麥卡錫有好感。肯尼迪稱麥卡錫為「偉大的愛國者」。

  儘管這樣公開的表態並不太多,但在以後的政治生活中,他一直後悔得要命。在1960年的總統競選中他險些因此敗北。

  似乎很難說清在當時肯尼迪是以一種什麼心態支持麥卡錫的。但有幾點也許值得注意:第一,由於麥卡錫的一手遮天,肯尼迪也不願在這場是非難辨的運動中背上黑鍋。由於麥卡錫的法西斯式的做法,美國的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對麥卡錫的支持是對自己的保護。第二,當時美國相當數量的選民被麥卡錫所迷惑,他們相信美國只有全面遏制共產主義才能夠得以生存,他們對美國國內存在赤化分子深信不疑,一句話,他們深信麥卡錫的妖言,如果約翰·肯尼迪要爭取選民的話,他自然會站到麥卡錫的一邊去。在某種程度上,約翰·肯尼迪經常是為了贏得選民不惜改變立場的。第三,從思想史的角度看,肯尼迪屬￿美國戰後「新的一代」,是堅決主張冷戰,主張美國以國際領袖的身份到處伸手的一代人,他們與約瑟夫·肯尼迪作為戰前孤立主義的一代人有著明顯的思想分歧。所以他才會以一個愛國者的名義來理解麥卡錫的瘋狂行為。

  無論如何,約翰·肯尼迪在麥卡錫主義問題上留下了洗不清的污點。但是這對他的影響暫時還無法覺察。

  麥卡錫對美國一代人甚至都產生了極為不良的影響。但在很長一段時期,美國人並沒有發現。艾森豪威爾在1952年競選美國總統,他到威斯康星州時,有攝影師要求他和麥卡錫倆人合拍一張照片,但是艾森豪威爾拒絕了,他告訴聽眾說:「我和麥卡錫參議員的分歧,我們彼此都清楚,我們已討論過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