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肯尼迪 | 上頁 下頁
九七


  如上所述,國會對外援的反對年年有所增加,總統的惱怒因之也一年年有所增加。有一天晚上他對我說:「他們儘量把話講得十分堂皇,高談什麼首先由我國人民樹立起一個榜樣來。可是在人民的估計壽命為四十歲的國家裡,老年人的醫療照顧有什麼意義呢?如果大多數人是文盲或從未上過學,那麼誰又會對我們的教育計劃獲得深刻的印象呢?我完全贊成幫助貧困地區和失業者,但這些人關心的只是生存。」他經常在記者招待會上或在公開發表的演說中用他希望國會和全國都能理解的詞句來表達這種憤慨:

  任何國家如果在同貧困和絕望作鬥爭中就已耗盡了精力
  ……就很難集中力量去對付外來威脅和顛覆的威脅。我們每
  年花五百億美元去制止共產主義的軍事擴張……而後又舍不
  得花……不到這筆款子的十分之一去幫助其他國家……消除
  共產主義一直賴以滋長蔓延的社會動亂……對我們未說,這
  樣去對付共產主義的恐怖是毫無意義的。

  最使肯尼迪感到自豪的就是建立和平隊。這是他在1960年競選運動中提出來的一個獨特的機構,在他上任後的頭一百天中就成立起來了,其人員都是具有他所號召的那種獻身精神的美國人。和平隊是一支擁有幾百人的骨幹力量,後來發展到幾千人。他們大多數是年輕的志願人員,把美國的活力和技術直接帶給了貧窮國家的人民。他們在那些國家的村莊裡同當地的人民一起生活,講他們的語言,幫助他們開發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除了從助人中得到的樂趣外沒有什麼其他的報酬。和平隊後來成為——至少在發展中的國家內——約翰·肯尼迪的希望與諾言中最鼓舞人心的象徵。

  然而,和平隊的建立不是一帆風順的。自由派人士貶低它,認為它是騙人的玩意兒。保守派人士把它當作「垮掉的一代」派和幻想家的荒誕的避風港而加以否定。共產黨國家譴責它是間諜的外圍組織。許多十分需要它的中立國家的領袖對它非常憎惡並橫加嘲弄。而它自己的支持者,甚至在它還未成立之前,就已經議論著要建立一支聯合國和平隊和一支國內和平隊以及十幾支其他的分隊來使它洩氣。在1961年,遇到關鍵的唱名投票時,共和黨的反對力量無論在眾議院還是在參議院都是很強的。

  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出現於美國知識階層中的一個頹廢流派,以蓄長髮、穿奇裝異服、反對世俗陳規、強調「個性自我表達」等為特徵。——譯者

  但是總統——以及他的能幹的、富於理想的妹夫,和平隊隊長薩金特·施賴弗——細心而堅持不懈地建立起了這支隊伍。他們保證和平隊在國際事務和國內事務中都是非政治性的,並且表明和平隊只開往那些明確地發出邀請的國家。中央情報局要利用和滲入和平隊的企圖遭到了堅決的、成功的抵制。施賴弗以一種只有親屬才具備的那種說服力勸說總統改變了把和平隊置於極不受人歡迎的國際開發署領導之下的決定。申請參加和平隊的人全經過仔細挑選和全面訓練,不合適的人立即便被淘汰。和平隊的國家和地方幹事都異常稱職。總統實事求是、注意實效地描述了和平隊的使命,把這項滿腔熱情的事業委託給了施賴弗。

  經歷了產前的陣痛和成長中的苦楚之後,和平隊終於茁壯地成長起來了。撥給和平隊的款項逐年增加,反對的人也減少了。每一個駐有和平隊志願人員的國家都要求再多派去一些。這些志願人員很少犯錯誤,也很少出事——在東道國的首都之外,他們比任何美國外交人員都更為人所熟悉。他們擔任教師、醫生、護士、農業人員、木匠以及各行各業的各級技術人員——他們成了美國最得力的理想主義使節。他們還使美國對世界上落後地區的生活狀祝有了充分可靠的瞭解。

  總統同和平隊志願人員之間產生了一條特殊的紐帶。今天,他們在某些地區被人稱作「肯尼迪的孩於」——而這個稱呼也很確切地描寫了他和他們之間的感情。有一個和平隊隊員後來寫道,他是真正的「志願人員」。而總統——他一有機會總要一批批接見他們——則說,和平隊志願人員對他的就職演說中關於「不要求任何報償」的訓諭,體現了最熱烈的響應。

  五、爭取進步聯盟

  總統的就職演說裡使用了競選中的另一個口號——成立一個新的「爭取進步聯盟」——Alianza Para el progreso。總統心目中最常想到的大陸莫過於拉丁美洲,同時也沒有哪個大陸比拉丁美洲更為熱忱地感謝他所作出的努力了。的確,許多非洲人對約翰·肯尼迪特別尊重——這是因為他在民權方面的努力,他在參議院發表的關於阿爾及利亞的演說,他最先任命有革新精神的門南·威廉斯為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他提出的改善非洲國家駐華盛頓外交人員待遇和住房的倡議,他對非洲獨立運動的熱忱,以及他給予剛果的阿杜拉、反對葡萄牙的安哥拉人和加納的沃爾特水壩工程的支持。相反,許多拉丁美洲人開始時對肯尼迪早期所作的聽來熟悉的諾言表示懷疑,對他早期反共和反卡斯特羅的強烈調子和他未能任命一個人來負責西半球的政策也感到懷疑。但是後來,他們終於認識到,他稱他們的大陸為「世界上最關鍵的地區」,並不是說說而已的。

  肯尼迪在佛羅裡達州坦帕市發表的競選演說中,第一次公開談到「爭取進步聯盟」這一名稱及其實質。有一天晚上,在總統座機「卡羅琳號」上,他談到了在就職後的頭幾個月裡將集中考慮拉美問題;他要求為這項政策定個名稱。這個名稱對六十年代,應象羅斯福的「睦鄰政策」對三十年代那樣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我建議用「Allanza」,認為它的意義比「alliance」廣泛,還因為我們在亞利桑那州的一些美籍墨西哥人支持者所組織的一個合作保險機構也用了這個名稱。在華盛頓的一個古巴難民,拉美問題專家歐內斯圖·貝坦考特通過戈特文建議加上「para elprogreso」(爭取進步)。候選人很喜歡這個稱號——於是「爭取進步聯盟」便誕生了。

  然而,它正式誕生的日期是1961年3月13日。那天,總統在白宮東廳召集拉美各國的大使開會。在那篇講話中,他以「爭取進步聯盟」的名義披露出的十點計劃,其源出於他在坦帕發表的演說的未宣讀部分、1月份的國情咨文演說,以及1958年12月在波多黎各聖胡安的演說。東廳演說之後——這篇演說由美國之音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和英語向西半球各地播出——「聯盟」在法律上得到了確認,同時他還向國會遞交了一份特別諮文,要求對此給予撥款。

  在這頭一年內,國會為它撥出了資金。泛美經濟社會理事會8月間在烏拉圭埃斯特角召開的一次會議上,通過了「爭取進步聯盟」的正式憲章。一群「新邊疆」人士——除制訂外交政策和負責外援的一般官員外,還包括伯利、施萊辛格、古德溫、史蒂文森、狄龍和其他人士——在政策方面進行了出謀劃策,或出席了邊界以南的各種會議。這在國務院的專業人員中引起了相當的驚慌,並在政策的連續性上帶來了某種程度的混亂,可是它卻在拉丁美洲促成了該地區前所未見的活動與興趣。豬灣事件曾使拉美關係暫時搞僵,但總統在開頭惱怒了一下之後,重又強調了積極的目標。他開始擬訂一個穩定咖啡價格的協議,向邊界以南派送了比去其他大陸更多的和平隊隊員,增加了「糧食用於和平計劃」的運輸量,創辦了一所新的訓練機構,在國際開發署的計劃下他任命了一位專職的爭取進步聯盟協調人(波多黎各的領袖特奧多羅·莫斯科索),並訂出了其他十多種新開創的項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